人生如品茶

  • Share this:

品味人生,如同品茶。不同的人生階段,對茶義的詮釋也不盡然。 少年時,父親愛茶,總喜歡把自己享受的感覺讓女兒品嚐。初識茶滋味,覺得很澀,還有淡淡的苦味。於是我在父親戲謔的目光下趕緊漱口,喝糖水。還撒嬌的揍了父親一拳。認為喝茶就是「自討苦吃」,從此,我對茶「敬而遠之」。因為,那是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歲月,幸福著,快樂著,單純的心如透明的水晶。 真正與茶解下不解之緣的是高中。那時學習很辛苦,晚上常常打瞌睡。父親便端來一杯濃茶,他說可以提神。為了前途,顧不了那麼多了,一杯茶,一飲而盡。苦澀的感覺浸透了我的靈魂。我想,當時我的神情一定很痛苦,不然,父親不會捧腹大笑。接下來,睏意真的逃走了,但是卻換來一整夜的失眠。而且,還鬧了很大的笑話,第二天,我竟然在課堂上睡著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也正是那時我才真正瞭解了失眠的痛苦。後來,就再也不敢很晚的時候喝那麼濃的茶了。慢慢的,不覺得茶有那麼苦澀了,慢慢的,茶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茶,曾經苦澀了我的少年,卻清醒了我的青年時光,更重要的是淡化了歲月的艱辛! 煩惱時,她像老朋友一樣,相惜相伴,無怨無悔,輕言細語,在我的心河上涓涓流淌,撫慰受傷的心靈;如快樂音符,如優美的旋律,調動你愉悅的神經,使你忘記惆悵 ; 像淡雅的水墨畫,讓你的視覺展開遐想;如詩一般,扣開心扉,使心兒豁然開朗! 夜晚,捧一杯清茶,靜靜地坐在電腦前,輕輕的享受舒緩的音樂,悄悄地述說著心事,遠離喧囂與繁華,獨坐一隅,享受著簡單的快樂。孤單卻不孤獨,因為,心中有「老友」相伴。「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得一「知己」足矣!此時才真正理解明人徐渭《徐文長秘集》中描繪了一幅幅美妙的品茗圖景:「精舍、雲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鳥間,清流白雲,綠蘚蒼苔,素於汲泉,紅妝掃雪,船頭吹火,竹裡飄煙。」 茶,可以平撫心境,可以啟迪智慧,可以怡情修身。 手中有茶,耳畔可傾聽絲竹之聲,眼前可見幽篁松月,鼻中可聞天籟花香。心中有四季,夢裡聽清音。 一茶在手可品萬物,品雨,品花,品詩,品畫,品人生!茶意本菩提,真心品真意! 一縷香馨,繽紛了我的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淨化了我的心靈,芬芳了我的人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