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的 四月三日 ,王財貴(昆仲創投執行副總經理)的大兒子在台灣大學的甄試錄取榜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該年九月他將正式成為台灣大學的新生。在得知喜訊的當晚,王財貴就動手寫下一封給大兒子的信。
兒子:
恭喜你考上大學。你已經滿十八歲了,從我的認定,你已經是大人而且可以也必須獨立自主了。……離開父母的耳提面命後,自省能力是你將來能否快樂的關鍵。所以在離家之前,希望你去「內觀中心」,練就自我察覺及保持心的平衡的能力。以減低貪婪、恐懼及無知對你思考的干擾。之後,我會給你人生第一筆財富:一百萬元,讓你在財務上能獨立。財富是在現今社會生存的必須「燃料」。你將來是否幸福、快樂,除了內心感覺的必要條件外,如何創造管理及運用財富是充分條件。
首先,得讓你對這一百萬元有一些感覺:這是我們從美國回來,工作七年後才有的積蓄;是爺爺奶奶賣了一輩子菜後,晚年的保命錢;你去麥當勞打工,每天做八小時,一星期五天,不花任何錢,要六年才存得到。
只要有財富,就必須理財,這是一輩子的功課。趁年輕的時候學會理財技巧,效益比老時再學高得多了。這就是我要把這一佰萬元一次先給你的動機。你現在就得面對人生很重要的功課-理財。
考上國立大學是你理財的第一課。高中的努力幫你賺得了三十幾萬元的盈餘,讓你有本錢可以做人生的理財功課。所以,你大學的努力,會讓你未來有比較好的待遇工作,也會有多一點的盈餘。有盈餘才有資格談理財。
如何花錢是你的第二課。社會的誘惑很多,商人會想出各種點子來讓你覺得花錢是理所當然的。我當然不希望你虐待自己或當一個吝嗇鬼。關鍵在於分清楚哪些是你「需要」的,哪些是你「想要」的。
如何規畫這一佰萬元是你的第三課。第一部分是你的學雜費,這是必要付出且不操控在你的。第二部份是你的生活費,你可以做部分的操控。第三部分是剩下的,這是你完全可以操控的。假如你管理得好,增加的收入,還可以用來補充生活費的開銷,而讓錢愈花愈多。去找一本理財的書好好讀一讀,並且養成習慣閱讀每一期的商業性雜誌,以此充實你的理財概念及技巧。……勇敢地去問去學,因為這些都是現今社會的「常識」。
上大學後,我希望你搬出去住,去學習生活上的獨立。你可以自在地去闖蕩,有問題再回來問我們就可以了。
再三年,你母親就可以退休了。我們會利用再過來的十年,趁有體力的時候,去做我們這輩子不做會覺得遺憾的事,把這一輩子所賺的錢花到剩下保命錢……。
最後希望你這一輩子健康、自在、安詳、快樂、幸福!如你覺得受用,把這套理念傳給你的子女們。
父筆 4/2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