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淡水,像是個頑皮的小孩,喜歡在河邊用太陽光玩遊戲,早上的溫馴朝日,騙得各地遊客慕名前來,抱著魚酥蝦捲、外加喝碗魚丸湯,等到中午一過,臉馬上變的跟晚娘一樣潑辣,熾烈的陽光像是火把似的,從天上射下、再由河面反射,直教人想躲沒地方可躲,這悲壯的經歷,我可見識到了。
淡水多雨成候,來淡水,要是沒遇到下雨,那可是很幸運的,偏偏是怕熱的我,遇到炎熱的陽光,渾身像是溶化的蠟像似的,很不舒服,心想,要是有個地方好躲太陽,那該多好!
來淡水小白宮躲太陽?這理由夠牽強的吧?可惜偏偏這是真的,花錢買的一張門票40元拿來躲太陽,這個藉口我也只敢說給自己笑,囧rz。
這裡外號「小白宮」,正式的說法,應該說是「清朝淡水總稅務司官邸」,由於名稱太長不好唸,附近的學生看這棟房子的白色外觀,索性就幫她取個好聽的綽號---「小白宮」。
連招牌也掛上「小白宮」三個字,要是找不到這裡,說要找什麼「清朝淡水總稅務司官邸」,恐怕連當地人都搞不清楚到底是哪裡呢!
小白宮果然很白,淡水的太陽果然很亮,也許就是這麼白、這麼亮,會不會設計這官邸的外國建築師也跟我一樣,都是怕熱一族,被淡水河邊的大太陽曬出了靈感,所以用了大量的防熱、散熱設計,建成圓拱列柱式的迴廊外型,充滿地中海情調的白色明亮塗漆,讓小白宮名字與外型都有著濃濃的異國情調。
曾聽說過以前外國傳教士在日記裡的記載,他們搭船由淡水河口進來,第一眼出現的巨大建築物就是淡水的紅毛城,再來看到的,就是山坡上三棟相距不遠的洋房,依序是基督教傳教士宿舍、馬偕住所、最後就是這間小白宮---「清朝淡水總稅務司官邸」。
他們盛讚淡水是充滿山城水都風味的「東方拿波里」,如今從圍牆外俯瞰淡水河口,的確可以體會到這樣的地理景觀,寬闊的淡水河出海口就在不遠的天際線上,這裡的確是個欣賞淡水河風景不錯的觀光景點。
風景好、氣氛佳,異國的情調造就這裡成為夢想的城堡,尤其是在陽光照耀下,潔白亮眼的外牆,列柱式的外型,真的很吸引人,以往尚未開放的幾次造訪,我從圍牆外遠眺小白宮,圓拱列柱白牆紅瓦,就一直深深地被小白宮的風采所吸引。
小白宮面對淡水河,正好座北朝南,正面外牆有十一個圓拱圈,東、西兩面也各有四個圓拱圈。除了美觀,也兼具採光、通風、與視野良好的多項功能,儘管外頭的太陽怎麼大、風雨怎麼冷,都被隔絕在牆外。
只消推開寬闊的百葉窗,淡水河、觀音山的絕佳美景就完美呈現在眼前,真的不得不佩服這外國建築師的眼光獨到,小白宮的各種巧思的確都是很棒的設計。
圓拱內設有寬敞的門窗,每道大門外都有一個小階梯,挑高的地基用紅磚及石材砌成,周圍留有特別設計的通風口,除了異常堅固之外,還能兼具防潮、防雨的建築功能,拾階而上,也有一種「令來者皆低頭」的威嚴感,這樣的設計概念,也普見於台灣各地殖民地時代的建築上。
小白宮的前身---「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始建1862年7月18日,正式設立於清同治五
年(1866年),設立淡水海關的時空背景,肇因於清朝末年受到列強不平等條約被迫開放的,當時的滬尾港(淡水)是台北城的外港,海關在此設立國家稅收的官員,採取的竟然是給英國外商包收的制度,也就是說,只要包商定期定額繳交給清廷固定額度的稅收,其餘超額的關稅就全部歸洋人所有,接受這麼不合理的制度,也只有在當時腐敗的政局才會出現的怪現象,以現在人的眼光看當時,令人直呼不可思議。
馬關條約簽訂之後,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駐淡水的海關官員見狀捲款潛逃,老早就渡海逃回大陸了,臨行前把所有關務丟給外商全權處理,直到日本人佔領台灣始政,開始想接收基隆與淡水關務,這時候才知道,這些官員竟以公家的官邸當抵押,房地產權都登記在外商個人名下,連同基隆關淡水關兩地累積的債務,日本人前前後後共花了銀幣五萬兩,才終於擺平這個爛攤子,可見當時清朝海關官吏腐敗貪污的嚴重程度,簡直是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小白宮現在已被指定為三級古蹟,斗子牆的青石沾滿了白灰青苔,也為清朝那段荒唐歲月留下了見證。
與青石斗子牆同時存在的前清遺物,還有大門口的這株高大的緬梔老樹,樹齡不詳,但軀幹高大茂密,緬梔花又名雞蛋花,六月花季時,會綻放五瓣白色搭配蛋黃色漸層的花朵,而且整串開滿片枝頭,花型淡雅脫俗。
雞蛋花,這種原產於南洋的樹種,隨著當時洋人開拓亞洲殖民地的船隻登陸,無意間播散在台灣各地,至今在許多殖民地建築庭園裡常見到這種美麗的花,儘管花型看來是那麼清雅可人,但只要回想到殖民地時代的時空背景,令人為淡水這片土地感到無盡哀傷。
冬季剛過花期未至,光禿禿的老樹脫去所有的綠葉,等待著夏日驕陽的到來,像是在迎接新時代的到來,我猜,只要等到六月的花開,想必這株緬梔樹戴上鮮花,就必定是小白宮裡最鮮豔的視覺焦點。哪天有人想當六月新娘的,可別錯過了老樹下的這場雞蛋花饗宴。
賞花的遊客就別再找了,小白宮裡種花的地方除了那株緬梔樹以外,就只有這塊位於前庭的小花圃了,各色的百日草在烈陽下照射下,花團錦簇繁華茂盛的迎接遊客,為這棟白房子注入了綠色以外的鮮豔色彩。
走在圓拱列柱的迴廊下,陽光被檔在外緣,空氣相當清涼舒爽,白牆紅門的視野賞心悅目,由於小白宮會定時展出各項藝展,所以來到這裡,常可看到不一樣的裝飾品,最近正在展出剪紙藝術的作品展,可以看到窗戶上的透明玻璃,都被貼上了花樣繁複的作品,這也是小白宮的另一番風情。
除了窗戶可以展示剪紙作品,門楣上也不會錯過,三大張花紋繁複的剪紙精緻作品,就貼在入口的地方,像是門簾、也像是農曆春節討喜的桃符,從正面看起來,或許只是一張平凡無奇的紙雕,要是從後面透光來看,竟然可以變成神奇的光雕作品,這是我的第一個小小的發現。
其實類似的雕花藝術,早就被建築師留下伏筆了,在迴廊的盡頭,我在地上磚雕的拼花圖樣上,發現的這麼美麗的花紋,原來早在一百多年前建造小白宮的時候,就已經存在這個美麗紋路的磚雕作品,只是好像沒人發現,被默默地丟在迴廊的盡頭。
拿小白宮當藏寶圖,其實這範圍不大的院落埋藏了許多寶藏,更多的古物與軼事等待著遊客來發覺欣賞,或許是我想像力太豐富,也許是我感情太細膩,我很喜歡用這樣的心思去看古蹟,去發現到古蹟不為人知的秘密,儘管或許就在某個不起眼的小小角落裡。
小白宮後院的小土丘,看起來只是一片平凡無奇草皮,其實這是個藏寶無數的地方,從收票亭後面墨綠黃直紋的「仿大清平信郵筒」,還可以發現在土丘凹陷的好幾個大大的圓形坑洞,原來就是清法戰爭滬尾之役(1884年),法國軍艦從淡水河面向岸上砲擊所留下的彈坑遺跡,砲彈坑洞既深且大,至今清晰可見,可以想像當時砲彈爆炸的破壞與震撼力,真的是雷霆萬鈞。
此外,還有清朝遺留至今的「關稅局屬地界碑」、「日據時期消防栓」等,都等著大家去尋寶,要是來尋寶都找到了,不妨再回到迴廊起點,廊下的小桌子有準備紀念戳讓遊客當紀念。
迴廊下圓拱列柱的光影整齊的排列,黑色與白色之間的協調和諧,看起來就是那麼的舒服,小白宮外牆的白色代表純潔神聖,也象徵著愛情的完美無瑕,圓拱列柱的異國風情,讓新人們不用出國,就能感受到地中海的浪漫情調,如今,小白宮早已成為新娘婚紗攝影的最佳景點了。
難怪小白宮不大,名氣倒是不小,觀光客的門票收入不說,光就新娘婚紗攝影的特別收費,攝影組每個人收費100元,票價好像有點昂貴,看起來是以價制量,其實還是嚇阻不了想來拍攝婚紗的新人。
難怪淡水三大婚紗景點---紅毛城英國領事館、淡水河邊榕樹下、最後的景點就是這裡---小白宮。尤其是這條小白宮著名的圓拱列柱迴廊,這是婚紗界專業攝影師指定必拍的景點。
儘管是非例假日、就算是太陽正大的午後時刻,還是可以看到來這裡拍婚紗的新娘新郎,隨著攝影師的擺弄,散發出百媚千嬌的風情,背景就是要在圓拱列柱迴廊拍攝,聽說在這裡拍攝婚紗,愛情會特別堅固、婚姻會更加甜蜜,因為會擁有愛神丘比特愛情的神箭的加持。
瞧,這新娘子幸福甜蜜的神情,我沒說謊吧?可是瞧就瞧,但大家請別往新娘腳丫子看去---穿幫啦!新娘禮服下那雙專門用來愛情長跑的白布鞋,不聽話給露出來了。
人家的喜事快被我鬧成喜劇,新人的婚紗差一點就被我弄成「大家來找碴」,看來我還是滾遠一點,躲到小白宮的觀景台來欣賞他們好了,免的被拍進婚紗照裡面去了,不小心變成路人甲還算小事,萬一被當成靈異照片,說是小白宮的「清朝阿飄」顯靈來謠傳,那我可就出名了!
咦?有人心中還是有疑問,文章都要結束了,還是想知道---「為什麼小白宮的圓拱列柱迴廊,會是婚紗界專業攝影師指定必拍的景點?」
注意到我在文章第一句話了嗎?---「午後的淡水,像是個頑皮的小孩,喜歡在河邊用太陽光玩遊戲」,我早就已經暗示了,秘密就藏在陽光裡。
為了展示我的重大發現,也趁機跟大家一起揭開小白宮圓拱列柱迴廊的神秘面紗,我特別拍了這張照片並且加以標示,讓大家清楚地看到,這把由太陽光影所顯現的「愛神的箭」,還有由圓拱列柱鎖住的「那一串串用愛情連貫成的心」。
傳說,能看到這樣神奇現象的人,就能擁有甜蜜堅固的愛情,也一定會永遠幸福快樂,因為丘比特會用神箭串起愛人珍惜的一串心!
盼望您也看的到!
-------------( 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