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九十年讀朝陽科技大學時 , 因為體育課考太極缺考 , 最後老師要求補交報告代替考試 ,於是就寫了這篇文章,最後老師給了 89 分的高分。 ----------------------------------------------------------------------------------------
隨著工作繁忙、應酬也多了,在身材漸漸走樣後,我就很少運動。上一次 為了減肥新買的球拍和球鞋,還一直擺在後車箱。我不喜歡上體育課,因 為從幼稚園的唱遊、國小的團康活動,一直到大學的體育選修課,都是我 的噩夢!四肢健全,可是一上體育課,我立刻變成肢體殘障 。
「我討厭和一群人跑在一起!」真正讓我感到難過的事是,我討厭跑在一 大群人的後面!因為我跑不動!本來我就是運動神經不太發達的人,手腳 不能像腦袋一樣動得快似乎是天生的。
美國心臟學會與世界衛生組織在 1992 年及 1995 年相繼提出警告,運動不足所產生的疾病,耗費了無數的社會資源及納稅人的錢。國內的有關單位也不止一次的呼籲國人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大學體育課程除了賣專業技能之外,也賣給健康。體育課算不算學分不重要,但是卻能使學生有更紮實的運動技能、運動保健,還能提昇生活品質。
日本五體不滿足作者乙武洋匡的故事轟動日本社會,乙武一出生即被醫生判定為原因不明的「先天性四肢切斷」。但這樣一個四肢不全、斷手短斷腳的輪椅青年,卻能運用有限的條件,樂觀的、盡情享受生命的不完美,展現又帥又酷的個人風格。「殘障只是我身體的特徵,沒有必要為身體上的特徵而苦惱。」大家心中都有一種錯覺,認為像乙武這樣的人,應該加入的是那種文藝性的社團,而不是運動性質的社團,乙武的老師在體育課活動上,絞盡腦汁設計一些花樣讓他能一起參與,並以各種方式來強迫他運動,以避免他心理上的依賴與生理上的肌肉萎縮,乙武也令人意想不到地加入了籃球社,學校當初是認為反正乙武也不會上場比賽,讓他加入也不要緊,但沒想到老師給了乙武上場的機會,還讓他表演了「超低空運球」的絕招,到了高中,乙武加入了衝撞機會更大的美式足球社。
和乙武比起來,我慚愧多了,連體育課都上不好,原本還想藉著練習太極導引,透過正確、細膩、和緩、循序漸進的運動,保持經脈活絡,追求身體的健康,讓一些身體疾病不藥而癒。
練太極拳不僅有益於體魄的鍛練,而且有助於道德精神修養,既能健身延 年益壽,又能提高人品道德思想。它具有所有健身運動的長處,如不受時 空限制、不分年齡性別、不需任何道具設備、不增日常生活的金錢負擔, 所以它是最適合推廣的全民運動,既合乎社會經濟原則,又符合人體運動 的科學原理,太極拳的確是一種很好的養生運動。
林口長庚醫院一篇研究論文顯示,練習太極拳兩年以上的老人,大腿股四 頭肌的激勵明顯增加,不易跌倒,因跌倒引起的併發症也相對減少。連美 國衛生署最近也資助研究太極拳,希望藉太極拳改善帕金森氏症的症狀。
打太極拳不僅有益健康,也可增加下盤穩定度,減少失足跌倒的機率。 這項從民國八十七年即展開的研究,分三組進行。第一組是二十名未曾練 過太極拳的林口長庚志工。第二組是十八名練習太極拳約兩年的老人。第 三組則是十八名練習太極拳約十年的老人。後兩組每天清晨,都在台北市 一所國小風雨無阻練習楊式太極拳。研究人員以電腦平衡測試儀定期測驗他 們的平衡度。林口長庚醫院復建科表示,身體的平衡系統分別受到來自視覺 、前庭感覺及身體本體感覺的影響。經測試發現,第一組的平衡感雖不差, 但第二及第三組表現更好,顯示練過太極拳的老人,平衡系統退化速度較慢 ,身體穩定度也較好。林口長庚醫院復建科解釋,太極拳是一種慢速度且講 求規律性、協調性的運動,有助於延緩身體平衡系統老化,半蹲馬步可以促 進大腿股四頭肌的肌力,打拳時心神收斂、注意力集中,可以訓練出敏捷的 反應 。 值得一提的是,練太極拳永不嫌遲,不管是年輕小伙子或老人,只要練習超過 兩年,平衡感即顯現出來。實驗組的所有老人中,每天至少練習一個小時, 即時過年過節也未曾間斷,研究期間,除了平衡感增加,他們也很少生病, 健康狀況良好。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報導,醫界已知道,老人若經常站起來走動, 他們摔傷造成髖骨骨折的機會就愈小;現在連國家衛生總署 (NIH) 都資助這 類研究,探討中國古老運動太極拳,是否能協助老人防止摔跤,紓解老人化 問題,並改善帕金森氏症老人身體狀況。髖部骨折再老人死因中名列第七。
因此,即使能把發生率降低百分之十,從經濟角度來看,一年即可省下十億美元。 過去研究顯示,太極拳能使健康硬朗的老人,摔跤危險減少近百分之五十。太極拳是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套柔中帶剛、可快可慢的拳術,他能用來自衛,也能用來 強身,它亦能降低血壓、改善平衡、增加習拳者的舒適感。國家衛生總署 (NIH) 也贊助一項研究,探討太極拳能否幫助帕金森氏症病人。帕金森氏症患者都是老人 ,是一種腦部退化疾病,患者會出現顫抖、僵硬、動作遲緩等症狀。
年長者盡可能維持身體功能,不要失去太多的能力,太極拳是一種極佳的團體治療、 團體靜坐以及團體運動。不過研究者表示,即使太極拳是最安全的運動之一,有興趣 習拳者還是應該找尋專為老年設計的課程,並先與醫師討論再開始練拳。練太極拳不 僅有益於體魄的鍛練,而且有助於道德精神修養,既能健身延年益壽,又能提高人品 道德思想。它具有所有健身運動的長處,如不受時空限制,不分年齡性別,不需任何 道具設備,不增日常生活的金錢負擔,所以它是最適合推廣的全民運動,既合乎社會 經濟原則,又符合人體運動的科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