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話說 今天是2009/12/23,有位越籍同事參加-公司促銷活動"買sym機車遊台灣"的中獎顧客旅行團,遊 台灣返回越南,一早到辦公室帶著拌手禮,每單位發一盒三葉葡萄,差不多70-80%的同事都吃得不亦樂乎?
2. 此時我心想,平時放假返越,絞盡腦汁,不知要帶什麼小吃或特產?讓他們嘗嘗台灣食品的口味,所以帶過小魚甘花生(配酒).大溪豆甘,花蓮薯,七七巧客力...等,他們都表現平常,未露喜悅色,如今大概瞭解原因何在? 歸納之-要融入越南人的飲食文化- 酸酸.甜甜加辣辣,保證他們喜歡!
3. 像我們台胞-帕胖-少甜食, 怕三酸甘油脂-少肉類,怕膽固醇-少蛋類及內臟, 可是越南人飲食- 喝咖啡,糖務必加,且加多, 吃河粉或buon(米台目),有加雞鴨鵝之心.肝..等的小吃,你吃河粉若要加蛋,沒特別說,老闆一定幫你加兩個蛋黃(蛋白丟掉),2005年剛出差至河內,住在東方酒店,那時酒店沒提供早餐,就和同事去小巷內早餐店吃早餐,我點了油條和蛋花湯,結果老闆端來的蛋花湯是 熱湯+兩個未熟的蛋黃(沒有蛋白),因初到越南語言不通,也不好意思問,後來時間久了,逐漸瞭解,因越南在改革開放前(1990前),人民生活刻苦,似台灣5-60年代,平常人家要吃一顆蛋,都很不容易,而且蛋黃是主要的營養來源, 所以您要加蛋,就給你補營養-加兩個蛋黃,至於蛋白呢?不知去向, 那像目前的臺灣人,飲食質量過好,只吃蛋白,少用蛋黃(為了您的健康).
4.以上是小弟個人的小小體驗,請參考,有機會訪越南,可體會一下!!
nhieu hon 祝福!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