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疾病(1)

  • Share this:

高血壓 概述

高血壓 病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 / 或舒張壓增高 (>=140/90mmHg), 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以器官重塑為特徵的全身性疾病。 休息 5 分鐘以上, 2 次以上非同日測得的血壓 >=140/90mmHg 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臨床上很多高血壓病人特別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較多的伴有高血壓,因此將兩者稱之同源性疾病。 其原因如下 :

高血壓與糖尿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遺傳基因 ; 糖尿病病人血管對具有升壓作用的血管緊張素敏感 ; 糖尿病易引起腎臟損害,腎臟受損害後可使血壓升高。 此外糖尿病人由於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損,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壓。

由此可知高血壓與糖尿病都與 高血脂 有關,因此防治高血壓病與糖尿病都應該同時降血脂。 患者明白了這個道理後,對比同類產品之間的差異化優勢。 目前社會上購買的降血壓藥、降血糖藥大多是單一功能,而降血脂藥大多對肝臟有一定損害作用 , 的研製正是根據其病理特點設計的,在降血壓、降血糖的同時還降血脂,從而起到標本兼治的功效。

高血壓六大危險信號

頭疼:部位多在後腦,並伴有噁心、嘔吐感。 若經常感到頭痛,而且很劇烈,同時又噁心作嘔,就可能是向惡性高血壓轉化的信號。

眩暈:女性患者出現較多,可能會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時發作。

耳鳴:雙耳耳鳴,持續時間較長。

心悸氣短:高血壓會導致心肌肥厚、心臟擴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這些都是導致心悸氣短的症狀。

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早醒、睡眠不踏實、易做噩夢、易驚醒。 這與大腦皮質功能紊亂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肢體麻木:常見手指、腳趾麻木或皮膚如蟻行感,手指不靈活。 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麻木,還可能感覺異常,甚至半身不遂。

這些症狀都是高血壓的危險症狀,專家建議首選中藥治療。 西藥副作用大,依賴性大。

【高血壓的並發症】

高血壓病患者由於動脈壓持續性升高,引發全身小 動脈硬化 ,從而影響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造成各種嚴重的後果,成為高血壓病的並發症。 高血壓常見的並發症有 冠心病 、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腎病、周圍動脈疾病、中風、左心室肥厚等。 在高血壓的各種並發症中,以心、腦、腎的損害最為顯著。

心力衰竭。 心臟 ( 主要是左心室 ) 因克服全身小動脈硬化所造成的外周阻力增大而加強工作,於是發生心肌代償性肥大。 左心室肌壁逐漸肥厚,心腔也顯著擴張,心臟重量增加,當代償機能不足時,便成為高血壓性心髒病,心肌收縮力嚴重減弱而引起心力衰竭。 由於高血壓病患者常伴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負擔加重的心臟處於缺血、缺氧狀態,因而更易發生心力衰竭。

腦出血 。 腦內小動脈的肌層和外膜均不發達,管壁薄弱,發生硬化的腦內小動脈若再伴有痙攣,便易發生滲血或破裂性出血 ( 即腦出血 ) 。 腦出血是晚期高血壓最嚴重的並發症。 出血部位多在內囊和基底節附近,臨床上表現為偏癱、失語等。

腎功能不全。 由於腎入球小動脈的硬化,使大量腎單位 ( 即腎小球和腎小管 ) ,因慢性缺血而發生萎縮,並繼以纖維組織增生 ( 這種病變稱為高血壓性腎硬化 ) 。 殘存的腎單位則發生代償性肥大,擴張。 在腎硬化時,患者尿中可出現較多的蛋白和較多的紅細胞。 在疾病的晚期,由於大量腎單位遭到破壞,以致腎臟排泄功能障礙,體內代謝終末產物,如非蛋白氮等,不能全部排出而在體內瀦留,水鹽代謝和酸鹼平衡也發生紊亂,造成自體中毒,出現尿毒症。

高血壓診斷

高血壓病人的初次體檢應盡可能包括以下內容:

1 、 血壓。 兩側血壓對比核實,

取較高側的數值。 如果兩側血壓的差值大於 20 毫米汞柱,較低的一側有可能是肱動脈以上的大血管特別是鎖骨下動脈發生了狹窄,狹窄的原因最常見的是動脈粥樣硬化、阻塞。

2 、 身高、體重及腰圍。 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壓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正如俗話所說,腰帶越長,壽命越短。

3 、 用眼底鏡觀察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動脈的變化可以反映高血壓外周小動脈的病變程度,外周小動脈硬化程度越重、心臟的負荷越重。

4 、 有無頸部血管雜音、頸靜脈怒張或甲狀腺腫大、腹部血管雜音及腫塊、周圍動脈搏動等,以排除繼發性高血壓。

5 、 心肺檢查以及神經系統檢查等,了解有無高血壓所致的心腦血管並發症。

高血壓病人的常規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1 、 血尿常規。 如果出現貧血、血尿、蛋白質等,應考慮為腎性高血壓,或者高血壓病導致了嚴重的腎功能損傷。

2 、 血生化。 如血鉀、血鈉、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等。 血鉀低有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 肝腎功能的檢查有利於醫生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降壓藥物,血糖血脂的檢測可以了解有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

3 、 心電圖。 有利於了解高血壓病患者有無高血壓病所致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有條件的高血壓病患者,可進一步選作以下檢查:

1 、 動態血壓 24 小時監測。 此檢查不僅能真實地反映各時間點的血壓狀況,而且能揭示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特點及晝夜變化規律。

2 、 超聲心動圖檢查。 該檢查能幫助我們了解心臟結構和功能。

高血壓患者後期要重視三項檢查

一 . 查血小板

二 . 查尿

三 . 查眼底

(1) 有地理分佈差異。 一般規律是高緯度 ( 寒冷 ) 地區高於低緯度 ( 溫暖 ) 地區。 高海拔地區高於低海拔地區 ;

(2) 同一人群有季節差異,冬季患病率高於夏季 ;

(3) 與飲食習慣有關。 人均鹽和飽和脂肪攝入越高,平均血壓水平越高。 經常大量飲酒者血壓水平高於不飲或少飲者 ;

(4) 患病率與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壓力呈正相關,與體力活動水平呈負相關 ;

<span style="BORDER-BOTTOM:windowtext 1pt;BORDER-LEFT:windowtext 1pt;PADDIN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