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食補薑母鴨少吃吧
薑母鴨是臺灣到處可以看到的 , 但你吃後真的會壯陽嗎 。
答案是否定的,古醫言: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
在古代醫書中出現這樣的警示: 一年之內,秋不食薑;一日之內,夜不食薑。
秋天不食或少食生薑以及其他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依現代醫學的發展,大多數的人感冒,腹瀉,失眠都有服用西藥的習慣,尤其是鼻塞用的抗組織胺,擬交感神經藥物,腹瀉胃腸絞痛用的抗膽鹼性藥物及最常見的安眠藥物等,因這些西藥的共同副作用為口乾,眼乾,其藥性極燥。試想若有位失眠患者在秋燥季節睡前服用安眠藥後,再泡個濃薑茶飲用,想想看。患者的下場是有可能比古人所言吃砒霜的下場還慘。
至於有心臟病是否晚上可吃薑?若是實證高血壓及高血脂或患有心肌梗塞的患者則應注意,反之心陽虛或心氣虛患者,少量的薑反有助於血液循環。
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發油、薑辣素、樹脂及澱粉等。薑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 , 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還有抗菌作用。早上吃一點薑,對健康有利。 但晚上吃,因為薑本來屬熱 , 會讓人上火,勞命傷身,所以不宜吃。
生薑,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薑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薑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 " 上床蘿蔔下床薑 " 一說,說明薑可吃,但不可多吃。特別是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 " 警示 " : " 一年之內,秋不食薑;一日之內,夜不食薑。 " 看來,秋天不食或少食生薑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這是很有道理的。
但以台灣濕氣如此重,筆者認為晚不食薑是對的,秋不食將就不對了,秋斤入寒 . 白露以後食僵補冬是好事,但夜晚一樣不可吃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