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文武火
什麼叫做「文火」?哪些藥物需要文火煎煮?
「文火」是煎藥火侯的一種,俗稱小火或慢火,因其火力較弱, [ 俱 ] 有能使 煎鍋內外溫度上升緩慢,及防止藥氣快速蒸發的優點。
煎藥除了「先武後文」的煎煮法需要用到文火煎煮外,常用的補益藥材(如 :黨參、黃耆、茯苓、山藥、扁豆、大棗、五味子、補骨脂、巴戟天、杜仲、仙茅、山茱萸、生地、熟地、蓮子等),質地較硬的中藥飲片(如:川貝母、鬱金 、莪朮、川楝子、附子等),礦石、貝殼類的藥物(如:石膏、陽起石、珍珠母 、牡蠣等),也皆需以文火慢煎,才能發揮藥效。
中醫素有「久煎取其熟而停留」的理論。現代臨床實驗證明,文火久煎能提 高有效成份的煎出率。所以一般治療虛損疾病的滋補藥劑及治療慢性病的調理藥皆宜選用文火緩煎。
什麼是「武火」?哪些藥物需用武火?
「武火」是另一種煎藥火侯,俗稱大火或急火,由於它的火力較猛,能使煎 鍋內外溫度急速上升,縮短煎藥時間,但也因而有容易讓藥溢出煎鍋的缺點。
通常,煎藥除了「先武後文」煎煮法中,需要先用武火煮沸外,治療傷風感 冒常採用的發散解表藥材(如麻黃、桂枝、銀花、連翹、薄荷等),通便攻下的瀉藥(如大黃、檳榔等),及其他各種 [ 俱 ] 有芳香氣味、且含有揮發性物質的藥材,都需要用武火急煎取其藥氣。
中醫素有「急煎取其生而疏蕩」之說,依現臨床藥理 [ 言 ] 究也證實上述理論 的正確行,即中藥如果煎煮時間太長,或內含揮發性成份隨水蒸氣擴散太過,不 僅會破壞一些有效成份,也會降低應有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