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某些藥在煎煮時要「後下」?
所謂「後下」就是在其他藥物即將煎煮好、取汁之前的三至五分鐘左右,把 要後下的生藥材一次入鍋攪拌,熬取有效成份。其必須後下原因有二:
1. 防止揮發性成份蒸發過多
一般含有芳香性及揮發油的藥材,如:桂枝、薄荷、佩蘭、白蔻仁、砂仁、肉桂、沉香等,皆屬輕清發散藥,有效成份容易隨水蒸氣擴散掉。例如薄荷若煮 的時間太長,藥液中「薄荷油」及「薄荷醇」的含量必將減少,直接影響其消炎 、止痛功能。
2. 防杜有效成份在煎煮過程中被破壞
有些中藥材的有效成份能迅速溶解在水中,如:鉤藤、大黃、番瀉葉、青蒿 、徐長卿等,這類藥如果久煎,其化學成份可能發生變化。譬如大黃煎久了,所含的「茵 酉昆 甘戈 類」化合物就會被破壞,而降低了瀉下的功效; 而鉤藤如 果煎煮的時間超過二十分鐘,其降血壓的作用明 [ 險 ] 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