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帖中藥分幾次服用最恰當?
目前臨床所服用的中藥湯劑一般都採取每日一劑、每帖分二至三次服用為原 則,因為藥劑在血液中有效成份濃度,隨著時間長短而起變化。
常用的方劑在人體內被完全排清,所需時間約三至六個小時左右,而當藥劑在血液中的有效濃度 已無治療作用時,就需再補充新的藥劑。
所以,一日之中從早到晚分為二至三次 服用,其目的是要讓藥劑的有效成份能平均分佈於體內血液中循環。
不過,如果是病情危急者,除了增加服藥帖數之外,另外可以把服藥間隔時 間縮短,例如改為三至四小時服用一次、晝夜不停,以使藥力持續,頓挫病勢。
但是藥性峻猛的方劑,例如辛溫發汗峻劑(大青龍湯、麻黃湯)及寒瀉重劑(三 大承氣湯)等,通常皆以得效後就適可而止,不必吃到完,否則可能會造成汗瀉 過度、損傷元氣。
因此,一帖藥到底要分幾次服用才恰當,必須根據病人的病情,及所處方劑藥效強弱而定。最安全的方法是遵守醫生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