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臘樹「亦毒亦藥」

  • Share this:

高雄醫學 大學 藥學系教授林忠男著手木臘樹抗發炎研究,發現木臘樹汁液會造成過敏,但同時具有強烈的抗發炎效果,可發展新的抗發炎藥物,讓木臘樹「亦毒亦藥」。

林忠男說,科學研究發現木臘樹含有類黃酮化合物,稱為「漆黃素」(英文Fisetin)。漆黃素首先被發現存於草莓中,為啟動長壽基因的化合物之一;據科學人雜誌報導,漆黃素可保護正常小鼠的神經元,防止神經細胞死亡。

高醫大藥學系副教授顏銘宏表示,木臘樹的科學研究才起步,它雖含有漆黃素,可防止神經細胞死亡,但也含有許多尚未被發現的其他毒性,且所有生物活性尚未經過嚴謹檢驗,民眾切勿貿然使用,否則恐引發中毒危險。

木臘樹別名山漆、野漆,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向陽處均適宜生長。每當秋末冬初霜降或寒流過後,葉色轉紅,鮮豔的紅葉映著深藍天空,是秋冬季節觀賞樹種之一。

林忠男表示,木臘樹汁液所含的過敏性成分「漆酚」,接觸空氣後,經由酵素催化會氧化變成黑色,聰明的老祖先會將葉片的先端打碎,沾汁液來寫字。芒果樹和木臘樹同為漆樹科植物,也都含有「漆酚」過敏性成分,有些人被芒果樹汁液滴到皮膚,也會變黑及過敏,因此有些過敏性體質者也不能吃芒果。

木臘樹果實有臘質,可製蠟和肥皂,果實亦含有豐富單寧(Tannin),具收斂作用可入藥治咳嗽、慢性腹瀉及傷口潰瘍出血。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