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是誰?

  • Share this:

小兒連著兩晚發燒,輾轉的夜裡,蠢動的是孩子不安不適的身子,及一個揪心掛肚的母親。

用圖畫說故事的活動正在開展,籌畫的故事媽媽已經日以繼夜,全家動員為這次的活動出心盡力,答應從旁協助的我無法在緊要關頭抽手,於是,就要斷糧的魚肉要補、小二的孩子要早早起床、生病的幼兒要託給先生餵藥陪伴。鬧鐘響在調好的六點五分〈已經寬容自己多躺五分鐘〉,草草梳洗後下樓準備孩子的早餐、昨夜準備好的便當,再上樓一趟,確定孩子已經在第二輪的鬧鐘聲中醒來,再取走買菜金下樓、出門、徒步向市場邁進。

拖籃拉著,幾大袋魚肉水果在露水未乾的清早嘎嘎做響,七點出門,七點三十分,我已經回到家門正好趕上準備出門的先生、孩子。小兒已醒,被安撫好在房內看電視;記掛著學校的活動,才罷一車食物的我,隨即換上外出的揹包塞進正要發動的車裡。

滴水未進的身子加上整夜斷續的睡眠,沿途還轉頭面對著偶而帶便當的孩子:『便當記得要拿到隔壁班蒸喔!』、『放學後記得自己先裝滿水壺的水再去上籃球課喔!』,後座的孩子只虛應地點頭、並不支聲。

下車了,穿著運動服的孩子上身披披掛掛成不規則形, 最裡層的T-shirt大剌剌地晃在褲檔間,呈現一副沒有母親照料的匆忙模樣。左手便當袋只提一邊把袋,午餐在孩子手中搖搖欲墜,右手拉著應背在背後的書包肩袋,渾身不對勁。兩手沒得閒的我走在孩子後頭,恨不能有另一隻手。於是,這樣的話跳出來了:

哥哥,東西拿好!不然我不敢讓人家知道你是我的兒子喔!

終於騰出半隻手的我順勢幫孩子掛好提袋、揹好書包,正要伸長手臂幫孩子整衣時,導護義工招呼著要我們過街了。

紅磚道上,孩子邁著比尋常更快的步伐走在我的前頭,裝著水壺的那邊書包背袋一直吊在手臂與肩牓中間。一個踉蹌,紅磚的交疊處,孩子曲膝跪跌下去。停了兩秒,我在第一時間沒有出手,直覺告訴我:『他可以自己站起來。』迎面走來的婦人反而轉身關心地問著:『要不要緊?』,孩子已經起身了。

繼續沉默,母子倆一前一後走在圍牆旁的紅磚道上,雨,似有若無。

走廊上孩子正要上樓,我貼近孩子身邊將露出來的一截T-shirt塞進外套裡,孩子回了一句話,校園廣播聲中我沒有聽清楚:『什麼?』

『妳是誰?』

孩子的回答,走廊間恨恨的表情中,孩子第二次的回答。

孩子繼續上樓,我的腳步續向活動中心,心中依然交戰著要不要上樓確定孩子的便當?要不要央請老師或童學幫忙不常帶便當的孩子?

牙一咬,得給孩子機會學會照顧自己,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懸著心的我來到了活動中心內的圖書錧,正待坐下平息一早的紊亂,突然意識到週二的晨光故事角落該不會是我的班吧?翻開筆記本後愕然發覺排到的正是我。孩子的『妳是誰?』依然揪著我的心,卻由不得我多放心思,隨手拿起一本繪本,開始在空無一人的故事角落溫習起來。

接著,學校的莫札特紀念活動中,第一場的『魔笛』音樂講座請來了相熟的故事媽媽當講師,幾個故媽聞聲前往觀摩並為她加油打氣,精彩的演說及導聽之中,孩子的『妳是誰?』依然重擊著欲平息的心。

音樂饗宴後的心得分享、歌劇入門引導、晨光茶敘、下學期課程討論、表決、翻案、再表決,孩子的『妳是誰?』一而再、再而三地敲著我的腦門、心坎,一直站在黑板邊邊記錄會議內容的我,幾度水眼迷濛、心無所依。

午餐時間,十二點過五分,拋下正在餐敘的媽媽們,我拔腿奔向孩子的班上。

孩子正打開冒著熱氣的便當,輕手輕腳的我隨即讓班上幾個孩子的『睿敬媽媽』喊現了原形。貼在孩子耳邊:『便當好不好吃?』『媽咪告訴你,你還是我的好兒子喔!』

望著便當的孩子姿態不變,輕點著頭,側身望著他的我,望見他眼前一片水濛,跟我的一樣。

不是誰又是誰的我,終於找到了那顆遺失一早的,母親的心。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