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客氣,所以有壓力

  • Share this:

志工受訓第二天,受邀演獎的台大教授孫中興先生在壓軸的課堂中說過一句話:『因為客氣,所以有壓力』,分享的是與教授結縭約二十載與近一年來才與他們同住的雙親間的關係,這句話正巧映照在我與夫家長輩間相處的微妙處。

上週,公公再度入院治療纏擾多年的肝腫瘤,婆婆礙於為人妻的義務與責任不得不捨棄回加州小住的計劃,在醫院與家中來回奔波。肝臟電燒完成的當日,公公隨即要求院方快速再做一次肝臟血管的栓塞治療,於是接連著兩天的治療前後婆婆一直陪在身邊,外子則往返醫院與家中並無留下陪宿。週五晚間公公療程告一段落,外子輪替婆婆留宿在醫院,臨睡前九時半左右,自醫院的電話鈴聲響起,公公在電話那頭問著婆婆正在做些什麼?一旁相陪的外子正要驚嘆父母親的好感情時,公公接著說出了重點:『沒什麼事啦!就是有一點發燒,妳早一點休息。』於是隔天一早婆婆隨即又趕赴醫院,向來多慮難眠的婆婆,勢必又過了輾轉的一夜。

而醫院那頭是這樣的,公公輕微發燒但堅持不要用藥、不打點滴要自然退燒,與外子的閒聊中說到了婆婆近來有輕微的憂鬱症,話題的目的是要晚輩們多多關愛她;不久前,我們才體會了公公如何地關愛他的妻子。

婆媳多年,生活重心莫不是圍繞在公公的肝腫瘤,關於生死的心理預告讓人掀起許多沉年往事,婆婆有時會娓娓道來,我總是靜靜聽著時而陪著垂淚;或者是孩子們的到來牽引的諸多心思,這無疑曾帶給這個家庭許多歡喜與樂趣,卻也帶出了些許教養的不同版本問題;接著,很有限的,兩代,應該說是三代間的相處課題,我週旋在外子、公婆與外婆之間,帶著原生家庭教給我的方式事奉及聆聽、觀察,多年來如同在崗位上盡忠職守的員工,兢兢業業。這些,多虧了親子間的些許客氣,因為客氣,容易努力討好,因為客氣,必需隱藏情緒,因為客氣,必需承認貼心話只能選對象訴說,縱然只是關心的提議,也無法如同對親生父母的直言不諱,婆婆對我,關心照料全套,心思仍然多所保留。就在幾天前的時報副刊,讀到了我曾對未婚的妹妹提過的為人媳的應對小方,將夫家長輩視為上司、老闆,盡量配合、盡心滿足,儘管存在著逢迎的壓力,但長期相處下來多能相安無事。

肯定有人仍覺得客氣不一定出現在大部份的家庭,我的例子其實多了許多的幸運。如果不是公婆的明理、開通及包容,再客氣的媳婦也不一定得人疼惜的。客氣的出發點來自於維護共同生活的安寧與平靜,每當我看見婆婆笑盈盈的臉對著我小心地說東道西,心中總是滿滿的感謝,謝謝她的委身相就,謝謝她的悉心討好,也心疼她背後所承受的許多壓力。

許多人都問我:『生女兒好啊!怎不為自己日後有個貼心的人說說話而試試生養個女兒?』我總要這樣答:『不了,將來把媳婦當女兒疼就好了。就像我的婆婆對我一樣!』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