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花與色彩(二)

  • Share this:

色彩的基本認識

「色調」即是色彩的明暗,從色相中加入白色所產生的色調,稱為「明調」( Tint ),白色愈多愈能顯現出明朗、輕快。

色相中加入黑色所產生的色調,稱為「暗調」( Shade ),黑色愈多,愈顯得陰暗沈重。

兩種或多種色彩的配合,有和諧照應產生愉快的感覺,稱為色彩的「調和」,但假如色彩的配合而產生不愉快的感覺,稱為「不調和」。色彩的配合並沒有一定的規律,要看個人的喜好而定,但必需注意幾項基本原則。

1. 「同色配合」:是以同一色系列作不同明度的變化。例如:淺綠、深綠、純綠等不同面積配合,而取得和諧的效果。同色配合感覺上太單調,如適當的配合,會產生柔和、高雅、穩重的感覺。

2. 「補色配合」又稱為「對比色配合」:補色配合會產生鮮明的對照且最具動感,所以多用作廣告宣傳,例如:藍與紫、紅與綠、藍與橙等配合都是補色,因刺激性太強,所以補色面積永遠不要相同,應保持主色和陪襯色之分。

3. 「類似色配合」:就是多種毗鄰色的配合。例如:藍與藍紫、黃與黃綠、紅與紅紫等都是,此種配色會產生沈靜、悠閒的感覺,如感到太單調,最好利用明度高的毗鄰色作配合。

配色

兩種以上的色彩發生新的效果就稱「配色」。當我們看見色彩的時候,絶不會只看見單色,一定是和週圍的色彩同時被看見,由於與週圍色彩是否調和,常會使有些色彩看來很美麗,有時候卻很協調。因此,在進行配色的時候,必須要注意配色是否調和,當然巧妙的使用色彩和作出很差的效果,全部在於配色的是否巧妙。

作品裏花的組合是整體設計上的主要色調,形狀、色澤、材料的品質,如果配色不協調的話,也就會產生不完美的作品。

色彩的感情

色彩的感情方式,由於性別、年齡、個人喜好及生活環境的差異,各有不同。有些人甚至於對某些色彩有特別的感情。這些心理狀態有的是本能的反應,有的是由於長時間的經驗而固定化,有的則對自然、環境、事物的聯想。

色彩也有一般的共同感情,當我們設計、應用色彩時,必須考慮這些引起參觀者的感情效果。

紅、橙、黃等色會引起觀者的興奮感,稱為「興奮色」,也是最活潑、最有光輝的色彩,這些顏色使人看起來有明朗、溫暖的感覺,所以又稱為「暖色」。暖色會引起迫近、刺激的感覺,我們又稱為「前進色」。

藍、綠、紫等純色會給人沈靜的感覺,稱為「沈靜色」,也是最安靜、最穩重的色彩,這些顏色讓人有冷漠、清涼、寒冷的感覺。所以又稱為「寒色」,寒色會引起疏遠和抗拒的感覺,所以亦稱為「後退色」。

如果把花帶進我們的生活起居裏,要注重的是,花材的種類及款式。花的美固然重要,但花材的色澤定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有了完美的整體設計,可是如果將花的色澤擺在不顯眼的地方,看起來會很不協調,一般人在從事押花製作時,通常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使用,而忽略到整個配色的問題,所以要把從配色上所得到的知識,運用在押花創作上,在什麼場所應該配什麼花色上面下工夫。

本文資料摘錄:原色現代押花,袁美雲教授著。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