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剛開通時,報導的記者有連帶報導鐵路週遭的生態環境的影響,雖然青藏鐵路完成是一項創舉,不過人們以乎太過在意人類的極限可以發揮到何種程度,而去忽略了這背後我們所要付出的代價?或許這代價只是無形的演變,是大自然的消減,但卻不知道大自然的反撲會對人類帶來什麼影響!看到各國媒體爭相報導而大批湧入青藏高原,透過鏡頭,我所看到的青藏鐵路只是帶來外來觀光客的便利,而野地動物眼裏所透出的茫然與驚恐卻是令人擔憂的;生態一旦遭到破壞就無法回到最初,而人類要得到多大的教訓才會學乖?或許到那時一切就來不及了!
我並沒有像那些致力於環保工作者的偉大胸襟,我也沒有多大的能力去改變什麼事;我只知道自然界的造物者是很公平的,祂提供了萬物之靈的人類所需要的一切,祂也設下屏障來保護提供自然界萬物資源的大地之母,而當我們為了滿足人類的慾求與便利而作的一些所謂的創舉,我真的不知道那到底是聰明還是愚昧呢 ?
鐵路帶來人潮 青藏高原遭污染破壞
(中央社台北二日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副所長沈吉今天表示,青藏高原湖區面積正持續萎縮;隨著青藏鐵路開通,人類活動增多已使湖區污染加劇。
新華網報導,沈吉在江西南昌舉行的「第十一屆世界生命湖泊大會」上說,根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對青藏高原長期實地調查,顯示青藏高原湖泊正在萎縮。
其中,海拔四千七百五十公尺的可可西里庫賽湖,湖岸退縮約五百公尺;青海湖自一九五零年代以來,湖泊水位以每年七點五公分的速度下降,目前已降約三點八公尺,湖泊面積收縮約六百七十平方公里。
沈吉說,冰川消融現象導致個別湖泊面積擴大,但監測資料顯示,由於氣候變暖變乾,高原冰川融水補給量趕不上湖泊蒸發總量,導致湖泊面積萎縮。
專家並表示,青藏鐵路對高原湖泊帶來負面影響。
沈吉說,高原湖泊的湖水流動性差,基本處於全封閉運行狀態,任何污染物都需要極長的凈化時間,甚至永遠不可能被凈化;隨著青藏鐵路開通,人為活動肯定增多,相應的污染也將加劇,這將對高原湖泊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基因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他說,「湖泊是青藏高原最大的旅遊資源,也是最脆弱的一種生態系統。如果無序開發,遊人過度進入,湖泊很有可能喪失基本的生態功能。」
沈吉認為,在適當限制旅遊規模的情況下,全面調查青藏高原湖泊生態背景;趁人類活動尚未完全破壞高原原始生態時,測試出代表自然變化的背景值,並對高原湖泊的生態環境和生態容量作評估,研究高原湖泊的生物多樣性和特殊性,以便對高原湖泊進行調查、保護和研究。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湖區,湖泊面積佔中國湖泊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二。
初步統計,面積大於一平方公里的湖泊有一千零九十一個,總面積約四萬四千九百九十三點三公里,主要分佈在海拔四千公尺至五千公尺範圍內。 951102
轉戴: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102/5/5zq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