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局 病患覺醒了嗎

  • Share this:

看病看不好、住院住不完的醫療品質!全民健保實施11年來,民眾滿意度高居不下,不過,根據醫療品質調查卻發現,同一個人在同一天內重複就醫的比率上升一倍,30天超長住院、出院14天內再住院的比率也提升,醫療品質堪憂。

常有民眾抱怨,現在怎麼病都看不好、藥都吃不完、住院才出院又病發又住院停不了。這並非只是個人感受,因為根據健保局內部的醫院醫療品質調查發現,「門診重複就診率」在五年之間,變為原本的二倍。

粗估健保一年的門診量為3.5億次(平均每人每年13次),其中卻有很多是病看不好,不斷逛醫院的結果。根據健保調查,一個病患在一天之內,在不同醫師、醫院處重複看病,從90年的13%,到了95年第二季成長到25%。

健保局官員解釋,可能是因為現在的科別分得比較細,病患一天內掛好幾個醫生的診。但是他也不否認,可能是病患覺得病一直看不好,所以不斷找不同的醫師治病,在各科別、醫院間流浪。

用藥浮濫往往歸咎病患愛吃藥,可是從健保局「門診用藥日數重複率」調查發現,五年內,用藥天數重複率也從16%上升到25%。

可能是病患藥還沒吃完,就又上醫院拿藥,或是在不同醫師處拿藥,藥物使用沒有整合,導致病患拿了一包又一包的藥物回家,不僅吃掉健康,也蠶食健保資源。

出院本是開心的事情,但是根據健保「住院案件出院後14日內再住院率」發現,同個病人14天內再住院的比率上升一個百分點,顯示併發症可能沒有控制好,或是急著趕病人出院的結果。而30天以上的超長住院率也成長1個百分點,官員婉轉解釋,可能是疾病複雜度增加,所以住院天數變長。

在用藥品質方面,過去國人藥吃得又多又雜,在新的調查中,略有改善。90年平均每一包藥裡就有3.54種藥品,95年微微下降到3.34種,下降雖然不多,卻是正面的發展。此外,門診打針、抗生素使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釋出的表現,也都比五年前略微進步,尤其以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釋出進步最為顯著。

評: 健保制度見仁見智 但此時引起的結果 可以考慮美國一種制度: 該地區的人口某數及預算給予若干醫師 但這些醫師必須想辦法不讓居民生病  若生病且須轉診的醫療費用皆由此預算中支付 超過則醫師團體負責 但若居民沒看病 也沒關係 這些預算照付---想辦法讓居民不要生病 醫師就賺到了

你會選那種醫師 及醫療制度呢?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