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的護法
各位同修大家好 請放掌
古人講的勿諂富 、 勿驕貧 , 這句話在現代的社會裡面 , 大眾都把它忘記了 ,
尤其是工商社會 , 對於出錢的往往都逢迎巴結 , 那麼以一個學佛人來說 , 這個呢 對道業有極大的傷害 , 所以在戒律裡面講到 , 四種邪命 自 活 , 這是無論出家人 、 在家人都應該要注意的 。 裡面有一個叫方口食 , 什麼叫方口食 ? 方是方法的方 , 這方口食就是你喜歡結交豪貴 , 見到有錢的人去巴結他 、 去討好他 , 從中得到利益 。 那麼 有錢的人也喜歡這些人來巴結 , 顯示他自己的我相 、 我見 , 說好聽的話 , 叫做他有理想 、他 有抱負 , 實際上在佛門經典裡面來看 , 就是我相 、 就是我見 , 所以現在大多數學佛的人都忽略了這一點 , 在道場碰到這個出錢的護法居士 , 總是不按規矩來 , 對他都特別開 緣 , 那麼這個出錢的居士算不算護法呢 ? 那就不算了 。 護是護持 , 法是正法 , 法是還有戒律的意思 , 如果因為他出錢 , 你對他有一絲毫的分別心 , 特別為他破壞四眾的規矩 , 破壞四眾的的和合 , 那麼這個人就不是護法 , 他是來毀壞正法的 , 所以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要用清淨心來看待 , 他出錢 、 他護法那是他修他的功德 , 他做他做得到的部分 , 我們到道場來念佛 , 用清淨心來看 , 用清淨心來禮佛 、 來念佛 、 來修行 、 來做義工 , 你跟他的功德完全一樣 , 沒有一絲毫差別 , 甚至你的功德還超過他 , 為什麼 ? 他那個是外財 , 自己內心的貪瞋癡不一定放得下 , 你認真努力在境界上鍛練自己的功夫 , 把你的我執我見給放下 , 這是內財布施 。 外財的身外之物啊 , 他不在意啊 , 你叫他捨掉在意的 , 他不一定捨得掉 , 所以勿諂富 、 勿驕貧 , 你縱然福報很大也不要看不起別人 , 這個呢都是我見 、 都是我相 , 這對修行 、 要修清淨心 、 要成佛道 , 這都有很大的障礙 。 我們想到無量壽經裡面講的法藏比丘 , 他還沒出家以前 , 世人稱他為世饒王 , 什麼叫世饒王 ? 他是轉輪聖王 , 轉輪聖王再分四個等級 , 金 、 銀 、 銅 、 鐵 , 他是屬於金輪王位 , 金輪王是轉輪王裡面最富有的 , 而且呢他還是金輪王裡面最富有的 , 所以世間人稱他為世饒王 。 他的國土豐饒 , 古人講的兵強馬壯 , 富有財寶 , 又有大智慧 , 他沒有一絲毫的傲慢心 ,我們 福報再大也沒有他大 , 我就簡單講個他的財富有多少 ? 他有一個藏臣 , 什麼叫藏臣呢 ? 我們現在講的 , 幫他管理他的財富 。 當轉輪王要布施的時候 , 藏臣拿出鏟子地上土一鏟 , 這土就變成黃金了 , 他的福報有這麼大 , 他的藏臣 。 藏是寶藏的藏 。我們福報再大也沒有他大,他的輪寶一日一夜可以周巡一泗天下,只要有不受持五戒十善者,隨時可以把他 蕩 平,沒有人打得過他,論武力、論這個財力,這世間他最豐足,那麼這些東西法藏比丘統統都不要,全部都放下。我們現在如果有一點小福,就自高自恃,那也只是把人家不要的垃圾撿起來而已,沒有什麼好高興的,這些東西都是佛菩薩所捨棄的,都是障礙我們修道的。佛菩薩捨棄的是輪迴,我們撿起來的是輪迴,所以人家十劫以前成佛,我們無量劫來迷惑顛倒,生死無窮,這是很明顯的一個對比。那麼錯在哪裡呢?就是在這一念心不清淨,諂富驕貧,所以在佛門裡面你做布施,你清淨心布施,沒有人知道那最好,這功德你才累積得起來。像有人到廟裡面,捐這個柱子還在上面刻名字,人家禮拜的時候都拜到你了,福報全部都消光光,這一般人不曉得其中的厲害,消到沒有了,那就要還債了,本來無量的福報,你名字一寫那變成有量了,有量就有盡,有盡當福盡的時候,那你就要受果報了,所以我們要相當的清楚,用清淨心來布施,那所以一般的同修居士,有能力的你就做,能做什麼就隨份隨力,不要去羨慕人家的福報,這個也是心不清淨。那麼在道場的執事,也不要因為你跟那一個同修比較好,或是他是大護法居士,你就破壞佛教的規矩,破壞道場的和合,去隨順他,那麼這個人就不是護法,所以希望大家要能夠注意,不要變成毀壞正法的。尤其現在功利主義深植人心,出錢的就是老闆,出錢的就是這個股東,這觀念在佛門不適用,大家都是佛弟子,我們的老闆是誰啊?是阿彌陀佛啊!我們幫他做事情。像修淨土的人,自稱為彌陀弟子,不管你有錢沒有錢,你都是彌陀弟子,所以不要諂富、不要驕貧,這個兩種錯誤的心態,真的是障礙佛教的流通,障礙自己修行也障礙正法,希望大家在這裡要能生警惕,今天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