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觀點

  • Share this:

台積電鴻海台塑 社會新鮮人最愛

畢業季即將來臨,根據人力銀行調查,今年社會新鮮人最想進入的企業以台積電、鴻海、台塑集團位居前三名;同時,卡債風暴則讓銀行的「金飯碗」蒙上陰影,嚴重影響新鮮人加入金融業意願。根據分析指出,隨著中科、南科相繼完工、企業陸續進駐,帶動人力需求,為了吸引人才到中部、南部工作,很多知名科技廠開始調降招募門檻,以往非台大、成大、清大、交大名校畢業生不用,現在開始降低招募門檻,私校畢業生也有機會進入知名企業。至於新鮮人最嚮往的職務,以生產製造名列第一、其次為行政總務工作、電腦硬體及通訊工作、餐飲旅遊工作、研發工作等。 根據調查卡債陰霾籠罩金融業,以往在新鮮人評比中,金融業工作還名列前五名想從事的工作,今年金融業工作已經跌落至第十名。 此外,為了支援消金部門的業務,以往金融業釋出的職務約有五成左右屬於總務、櫃檯人員;今年金融業縮減消金部門、催收部門,所釋出的行政、總務職缺大幅萎縮。隨著七年級生大量湧入職場,低穩定性讓企業主傷透腦筋,調查顯示,企業招募新鮮人最重視主動積極的態度、責任感、承受壓力的能力。 【經濟日報/記者林燕翎/20060527】

新鮮人策略性延畢人數增加

今年度校園徵才活動進入尾聲,畢業生面對校園徵才活動反應不一,但是仍有許多特殊的現象,可以觀察新鮮人求職者面對就業市場的心態與變化,聯合人力網總經理沈瑋表示,今年新鮮人似乎無法從市場景氣獲得助益,求職態度也出現轉換。 現象一:技術性延畢的人數增加 「你什麼時候畢業?」 「不知道耶!」 「那你幾年級?」 「我大四」 「那不是今年畢業嗎?」 「不一定耶,我延畢」 這是今年在校園徵才活動中,很常聽到的對話,也是過去不太有的現象,但是今年卻特別多,而且不只是在北部地區,中南部的學校也時常聽到,「延遲畢業」成為今年社會新鮮人面對就業市場的就業策略。 北部某公立大學學生說:「我很希望能夠在學校多學一些東西,又不一定能夠考上研究所,怎麼辦?最好的方法就是延畢」,以前學分被當那是一件挺沒面子的事,現在讓自己被當,卻成為延遲進入就業市場的方法。 聯合人力網總經理沈瑋表示,「延畢現象」反應出畢業生還沒準備好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因此尋求學生身分做為包裝自己的方式,也藉此尋求原生家庭的持續挹注,這與日本年輕人已經就業了仍然與父母同住,是非常類似的心態。 不過沈瑋認為,這不單純是因為就業市場競爭壓力過大,她表示,成長於富裕生活的下一代,在價值觀上與五、六年級的上班族有很大的差異,這些社會新鮮人也比較希望尋求非傳統的工作型態,也會需要有較大的觀望與摸索的空間,這也是造成他們試圖延緩進入就業市場的原因。 現象二:高熱度參與,卻流於走馬看花 今年畢業生對於校園徵才,仍然維持高熱度的參與,不過在應徵的心態上,則是走馬看花,並沒有做好立即就業的準備。 企業參加校園徵才,無非是希望在校園中能夠直接挑選到適合的人才,但是學生並沒有準備好,將校園徵才視為一次正式的面試機會,因此校園徵才逐漸失去活動本意。 聯合人力網表示,校徵活動是一個非常好的招募平台,但是現在卻只有投遞履歷與收取履歷的功能,甚至企業藉機廣宣的色彩逐漸凸顯,反而招募的功能未能充分彰顯。 沈瑋認為徵才活動環境過於嘈雜,本來就不適合面談,這種活動先天上的弱點,無法讓求職者或是企業能夠莊重以對,企業不妨利用這個機會,提供學生更多更詳盡的資訊,幫助學生選擇工作,讓校園徵才有更多的資訊流通,衍生活動的附加價值。 現象三:知名廠商參與更加精挑細選 過去校園徵才幾乎成為企業競爭的另一個戰場,但是今年顯然現象有所轉變,企業參加校園徵才活動變得更為精挑細選,除了保險業仍然可以看到橫掃全台的現象,其餘的企業都不再以量取勝。 其實參加校園徵才的成本不低,當活動密集舉辦時期,負責招募的企業人資部門,更是忙翻天,為了讓招募更有經濟效益,今年企業更懂得慎選適合的學校參加校徵。 部份企業則是因為生產部門整併或外移,人力需求沒有增加,已降低參加場次的需求,廣輝電子就表示,今年連各地政府舉辦的徵才活動都沒有參加的需求。 比較例外的是金融業參與校園徵才積極度最高,顯示金融業對於目前人才的需求孔急,根據數據顯示,目前金融產業最迫切需要的人才為「金融商品營業員」,佔金融業徵才需求比例的21.9%,其次為「保險理財專員」為15.7%,以及銀行辦事人員14.4%。大量的業務需求,使得金融保險業成為校徵活動主流。

服裝避開六大禁忌 求職加分!

求職旺季即將來臨,社會新鮮人踏出校門的第一項挑戰,就是「面試」。 就業率逐年創新低,職場競爭激烈,應徵面試,衣著裝扮可不容馬虎。 穿上合宜的「面試裝」,不但對自己的所學和專業有加分作用,且可讓自己在應對進退之間更有信心,盡早找到理想的工作。 這年頭工作難找,非得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找到工作。社會新鮮人若能得到「面試」的機會,可千萬不可馬虎,謹守「社會新鮮人衣著的六大禁忌」,就能通過最後一首關卡,成功踏入職場。 就業情報人力資源副理游瓊惠分析時下社會新鮮人在面試時,衣著打扮常見的錯誤,規納出「六大禁忌」,作為社會新鮮人在求職面試時的參考: 禁忌1》髒污和皺褶 骯髒、破舊、皺得像酸菜乾的服裝,也許很「酷」,但絕對不適合穿去面試,如此裝扮會讓人覺得妳個性吊兒郎當,沒有誠意。此外,時下流行仿髒污、故意抓皺褶的前衛風服裝,也不適合。 禁忌2》裝可愛或太花俏 妳無法忍受一成不變、特愛「與眾不同」,瘋狂迷戀粉紅色系的娃娃裝……。忍下來,這場面試決定你的一生,暫時把內心裡的「粉紅狂」收起來,把身上的粉紅娃娃、繽紛花朵、絨毛玩具、公主髮夾一一取下,乖乖去面試吧! 禁忌3》渾身名牌 參加面試,衣著裝扮的確要花錢打點,但不代表就得要渾身名牌。渾身名牌,常會給人「敗家」、「個性嬌縱」、「不肯吃苦耐勞」的負面印象,就算是應徵精品業的工作,也不必如此。不過,拎一只材質好一點的名牌包,是被許可的,但最好品牌的Logo不要太明顯。 禁忌4》太過性感或裸露 妳的身材可能非常性感火辣,但在面試時,最好還是包緊一點,以免火辣的身材,蒙蔽了面試官的眼睛,只看見妳的身材,沒看到妳的才華。 禁忌5》不化妝或過度濃妝豔抹 也許妳是自然主義者,不愛化妝,但面試時,最好還是上點妝,適當遮住黑斑、雀斑和黑眼圈,讓自己的氣色好一點。不過太過濃烈的濃妝豔抹也不合適,會讓妳顯得太過匠氣,也要避免。 禁忌6》露趾鞋 流行的「露趾鞋」,一直是時尚圈爭議的焦點。雖然很多人認為露趾鞋已可登大雅之堂,國外女星甚至還穿去赴宴呢!不過,專家還是建議能免得免,因為妳不知在面試場合上,會不會遇上八股又思想老舊的面試官! 【民生報/記者陶福媛報導/20060516】

富邦金佣薪制 大改革 富邦金控將組織改造列為今年第一要務,除引進關鍵績效指標(KPI)管理制度外,最近又根據各事業單位在金控跨業經營的「價值鍊」所占產能貢獻,調整佣薪制度,首波鎖定台北富邦銀行的財富管理部門及轉投資的富邦銀保。 推動這項計畫的靈魂人物就是富邦金控新聘任的財務長鄭慧明。據了解,首波進行革新的是財富管理部門,為使客戶名單價值進一步提升,台北富邦銀行各分行都設下基本產能目標,依達成率來計算獎金,即多領的獎金的差異化必須超過基本產能。 富邦金控除致力壯大版圖,為使根基穩扎穩打,近年來兩度進行大規模改革,一次是金控成立之初提出「3C理論」,分別是有效的資本管理(capital efficien-cy)、跨售(cross sales )、降低成本 (cost down),其中資本管理的部分,除三年前陸續調整產險、證券等資本外,今年4月以來,再度調整產險、銀行、證券等資本。 第二次的改革是今年初以來實施「Project One」計畫,並聘請知名管顧公司麥肯錫規劃KPI制度,第一波實施的包括銀行、證券、投信,保險、投資等公司則擺在第二波。 與KPI相關的是,富邦金控正在推動跨售價值鍊的薪酬制度合理化,將長期地、逐步調整各事業單位間的運作價值。所謂「運作價值」是指員工的待遇須搭配公司整體業務目標的達成率而定,即明確釐清各員工在跨售產品的價值鍊中的貢獻度。 有別於第一次3C改革,強調的降低成本,是著重在實體物品的節約能源,如辦公室文具之節省,富邦金控此刻進行的降低成本,著重在於「合理性」。 依照今年初製訂的「Project One」計畫,富邦金控子公司組織正逐步虛級化,取而代之的是事業群的概念。傳統上,金控旗下各子公司為求本身獲利提高,即使面對關係企業,還是極力爭取對自身有的報酬率,不見得合理,卻在集團內產生「超額費用」,造成運作效率不彰的問題。但在事業群制度上路後,這些積習必須一併改掉。 此外,富邦銀保也在這波檢討之列。由於該公司並沒有業務員銷售保單,事實上,還是靠理財專員銷售,因而被檢討超領的業務獎金。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報導/20060529】

彰銀進軍財富管理 擴大徵才 即將取得財富管理證照的彰化銀行,繼向外聘任陳惠玉出任財富管理業務負責人後,22日也對外發布徵才令,預計招募三位財富管理主管,以及數十位財富管理的種子部隊,將為全省171家分行,建置超過200位以上的財富管理顧問與理財專員。 彰銀主管表示,受到去年行員不當處份客戶基金事件,在全面強化內控內規後,已於日前通過金管會考核,得以提出財富管理業務執照的申請,預估將於近期內取得執照。 但為了一舉打響財富管理業務,彰銀決定擴大徵才,根據彰銀財富管理部門的規劃,除負責人陳惠玉外,預計將徵求「管理、營運、企畫」等三個部門主管。 而這項主管職的徵才,也打破「彰銀百周年來內升的傳統」。 【經濟日報/記者黃國棟報導/20060523】

外商西進 我軟體研發式微 全球資料倉儲領導廠美商安迅(NCR)Taradata事業部總裁科勒(Mike Koehler)日前在海南島三亞市舉行的亞洲高峰會中宣布,Teradata將在北京成立研發中心;並在大連成立全球諮詢中心。 現場的大陸業者沒有太多驚喜,似乎這是理所當然;台灣業者則是一陣悵然。外商在台灣拚行銷、衝業務,一談到研發的投資,就紛紛望向大陸,甚至印度市場。 不只是NCR,三年前游揆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計畫時,希望五年內能促成30家跨國企業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當時多家外商為了響應政策,紛紛宣布投資計畫;但不久又陸續在大陸投入更大規模的研發中心及人才培育。 而這項鼓勵外商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的計畫,也在閣揆換人後,不再有人提起;已經設立的研發中心,持續投資者未受到鼓勵,是不是無疾而終者,也不會有「關愛的眼神」。 大陸人才濟濟

科勒表示,大陸每年畢業的工科大學生約36萬人,在美國僅有7萬人,就人才來說,大陸的供應相當豐沛,再者大陸市場龐大,吸引Teradata繼續加碼投資,並培育更多人才。北京研發中心是NCR除了聖地牙哥與加州兩地以外,唯一非位於美國的研發中心,主要的任務將開發Teradata資料倉儲核心產品,並提供大陸市場更多符合當地需求的產品。 另外將在今年夏天就會開張的全球諮詢中心,將設在大連,這個中心將專精於資料倉儲與商業智慧軟體,主要的服務範圍是北亞地區,與近期成立的印度(服務範圍為美國)、巴基斯坦(服務範圍為歐洲)相互支援。 根據統計,包括英特爾、微軟、IBM等,從十年前開始,就已陸續在大陸設立實驗室或研究中心,近年還有戴爾及惠普在大陸成立設計中心及軟件研發中心。大陸廣設的軟件園區及源源不絕的軟體人才,加上龐大的市場後盾,對外商形成強勁的吸引力。 兩岸政府的態度都希望外商在拚業績之餘,也要培育當地的人才,創造更高的投資價值,帶動當地產業的發展。只不過大陸有龐大的市場基礎;印度則有強勢的軟體委外訂單支撐,最重要的是,這兩地的人力成本都相對低廉。 台灣鬧人才荒 反觀台灣的人才分布,台大、清大、交大總是科技廠商爭取人才的重點學校,但每每在新的研發中心揭牌後,市場就開始進入搶人大戰。每年畢業的上萬位理工科學生,品質良莠不齊,科技業者持續抱怨的人才缺口,永遠沒有補足。 就連全球搜尋網路龍頭Google在台灣設立工程研究所,初期所招募的人力也相當有限。研發人才的培育,並非一蹴可及,基礎教育訓練,加上實戰經驗的累積,以及國際視野的養成訓練,都是重要的「養分」。 過去在兩岸分工架構中,大陸是世界的工廠,台灣則以強化研發為主,不過,這樣的分工並非長久不變,現在大陸也強調「技術創新」,來自國際大廠的研發資源已陸續移轉。 台灣的軟體人才,從過去有硬體製造重鎮的「加持」,到現在僅剩下虛無的「創意」,許多一流的人才,更在政策的引導下,往「兩兆」(半導體及光電)產業靠攏,在缺乏政策的鼓勵,與產業成長的支撐下,軟體的研發能量,也僅能眼睜睜的看著流向大陸及印度了。 【2006/05/25 經濟日報/記者 何佩儒】 台積海外徵才 蔡總敲鑼 台積電17日將於聖荷西舉辦今年首場技術論壇(Technology symposium),總執行長蔡力行16日股東會完後,立刻趕赴美國,演講主軸環繞在最新65奈米製程技術,為台積電海外宣傳加持。 台積電近年積極進行海外布局,並將延攬海外專才列為國際化重要指標之一,台積電預估,今年外籍員工增加將更明顯,超過40位以上,並將逐年持續提高。 台積電認為,要國際化,首先人才要破除劃地自限,提升國際人才比重,蔡力行說:「要真正成為世界級,就要有世界級的人才」。今年台積電已首次舉辦遠距徵才說明會,人力資源副總張秉衡表示,海外人才當地工作過,較有國際視野,語言能力則是加分。 不僅人資主管精心構思延攬海外人才策略,台積電各部門高階主管也全力總動員,深入北美知名學府,包括北美總裁Rick Cassidy及多位研發主管都曾帶隊入柏克萊校園,與學生對談。預料台積電首場將在聖荷西舉辦的技術論壇,65奈米最新技術也將為台積電海外人才號召力加分。台積電目前外資持股約七成,相當於一個「外資企業」,負責國際人才召募的人力資源組織資深處長曾春良指出,對台積電來說,除美國發行海外存託憑證(ADR)外,另一項國際化指標就是外籍員工增加。 【2006/05/16 經濟日報/記者宋丁儀】

外資:高科技人才將會出走

立法院初審通過員工分紅配股用市價八折課稅,外資券商主管表示,員工分紅配股是薪資課稅,對股東和全民都是好事。不 過,荷銀證指出,員工分紅配股用市價八折課稅,員工的薪資要被課高額稅捐,將導致許多產業對未來的長線規劃出現變動,使台灣的高科技人才出走海外,也會迫使高科技資深人才出來創業。 外資主管表示,國外雖然沒有分紅配股,但是卻有股票選擇權,股票選擇權課稅,是以約定價格與市價的差額來課稅,並列成費用。 另外,外資指出,公司的員工分紅也即將費用化,外資一般預期,公司將會改採選擇權和現金的方式來獎勵員工,不過目前立法院,尚未對選擇權的課稅做出決議。 【2006/05/23 經濟日報/記者陳盈羽】 競爭五力 – 創新 彼得 .杜拉克(Drucker)在『創新與創業精神』一書中提到,創新是一種系統化且具有目的、有組織的變革,而創新的本身-創造了資源。 時至今日,創新與創業精神早已咸認是今日組織、經濟及社會賴以存續的重要活動。英代爾( intel)創辦人安迪葛洛夫在『10倍數時代』中 提到, 「策略轉折點」。 【 沒有人欠你一份工作,更沒有人欠你一份事業.我們置身於成功與失敗都以 10倍速進行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混亂與變化加速的時代,機會不斷湧現,卻又瞬息消失。在10倍速時代,行動準則與節奏是不同的。上一個小時造就你的因素,下一個小時就顛覆你。無論企業或個人,都必須掌握這個節奏,否則就必須接受沒頂。 】 摘錄自,安迪葛洛夫『10倍數時代』 創新是 台灣的世紀工程,人人必須體認創新無所不在,而獨特、新穎、有價值的創意應以豐富的資訊與知識為基石;而每個人、企業與國家都必須認知到台灣走向知識與創新的急迫性與產業轉型的關鍵性,才能使台灣的經濟再造另一波的高峰;使年輕人能充分的發揮所長、貢獻所學與努力經營台灣。當你還是常試去改變別人的同時 ! 要立於不敗之地,改變你自己吧,讓創新不只是個『名詞』!

「導航計畫」替暑假工讀加溫 聯合新聞網 隨著暑假慢慢的接近,企業對於工讀生的需求也逐漸釋放出來,根據聯合人力網網站的資料顯示,五月份截至目前為止,大約有一千五百筆工讀機會,接近七月份工讀機會的需求還會向上攀升,工讀機會至少會超過二千五百筆,聯合人力網預估今年的暑期工讀熱度上升。 與一般的社會印象有出入,目前為止的工作機會,以行政事務工讀為主,在工作機會中佔了82.5%,這些工作包括:key-in、總機、文書、客服、技術工讀……,範圍很廣。雖然餐飲服務類次多,卻也僅佔26.25%。銷售業務類的工讀機會最少,約佔11.25%。主要的工讀生需求產業以補習班、安親班、餐飲店、銀行、保險公司為多,其他都散佈於貿易、資訊、科技等類型企業。 聯合人力網表示,企業對於工讀人力的需求長期性大於階段性,也就是說企業希望尋找的是長期日間工讀生,寒暑假的企業工讀需求比較少,但是在人力供應上卻相反。總經理沈瑋表示,這與學制改變有很大的關係,現在夜間部大為縮水,平日工讀的人力也跟著銳減。 今年的工讀薪資還有中上的水準,平均可達時薪100元左右,如果還有技術要求的工讀機會,時薪更達120元以上。越接近暑假各遊樂園臨時人力的需求越高,日本來台短期營業的臨時遊樂園,更是工讀人力的需求大宗。 事實上,政府對於學生工讀也十分注意,行政院勞委會福利處從94年開始就積極推動「勞工子女希望之路導航計畫」,透過政府的力量,邀集知名大廠釋放各種工讀機會,讓有工讀意願的困境家庭子女,在政府的協助下,有一個學習的工讀機會,這個計畫預料會再創造出一千個以上的工讀機會,替今年的暑假工讀市場加溫。

育嬰津貼 受雇勞工均強制適用 勞委會規畫的「育嬰留職津貼」出現重大轉折,原本規畫卅人以上企業才要強制實施,目前已修正將所有受雇勞工均強制適用,勞工只要提出申請,雇主不得拒絕。不過,為避免雇主人力調度困難,勞委會傾向同意雇主可以定期契約工、派遣勞工替代。 勞委會主委李應元日前指出,勞委會研擬發放「育嬰留職津貼」,待六月的經濟永續成長會議有共識後,可望於年底前提出「就業保險法」的修正草案。新制短期將以投保勞保的婦女為推動對象,中期再擴及軍公教,最後擴及所有婦女。 勞委會規畫的「育嬰留職津貼」分「留職津貼」和「復職津貼」兩部分,育嬰假期間每月可領一萬零八百元的「留職津貼」,最長六個月;復職後工作滿六個月,可再領一筆一萬六千二百元的「復職津貼」。 【2006/05/24 聯合報/記者徐國淦】

不動產經紀人證照 比律師難考

房地產市場熱絡,房仲店面如雨後春筍展開,業界面臨「經紀人執照荒」。房仲公會全聯會昨天拜會考試院長取得共識,今年可望恢復已停辦的經紀人特考,錄取率也可望提高至8%。 不動產經紀人考試有普考與特考兩種,特考從民國88年起實施五年,93年關上大門,現在只能透過普考取得證照。 但由於房市回春,經紀人執照變得搶手,去年不動產經紀人普考,有超過4000人報考,實際到考人數近2000人,但最後只錄取35人,錄取率僅1.85%,比律師還難考。 根據法規,每家房屋仲介店面至少要有一張不動產經紀人執照。不動產仲介業營業保證基金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應傑說,目前有上繳營保基金的房仲業者約有3800多家,而國內已取得不動產經紀人執照的約8000多張,但其中有半數未出來執業,可以簽證的經紀人約4000多人。 由於房仲業者不斷展店,店數逼近經紀人數,也讓經紀人執照行情水漲船高,據傳一張經紀人證照月租已從2萬元喊到5萬元。 王應傑說,房仲公會全聯會、不動產仲介業營保基金委員會昨天下午前往考試院,與考試院長姚嘉文溝通,並取得共識,今年可望恢復停辦的經紀人特考,一年有兩次考試(普考加上特考),而且錄取名額也會增加,「至少要有8%的水準,不能比律師還難考」。

不過王應傑也說,雖然錄取名額可望增加,但也會加上專業科目不得低於50分的規定,紓解執照荒之餘,也不會濫竽充數。 與考試院長溝通完後,房仲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蔡豪再率隊拜會行政院長蘇貞昌,訴求法拍屋買賣不要課徵營業稅,不過蘇貞昌表示這部分要財政部再研究。 【聯合報/記者林韋任報導/20060525】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