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7(六)冷水坑→七星山嶺→竹仔湖→陽峰古道→橫(半)嶺步道(下)(G-12)

  • Share this:

100.5/7(六)冷水坑→七星山嶺→竹仔湖→陽峰古道→橫(半)嶺步道(下)(G-12)

***類似路線圖,僅供參考!!!

1. 陽明山陽峰古道 ~ 全體隊員用完 美味可口 的午餐 , 嚮導阿宏安排 趴友們走一條 古意盎然的古道( 有經日治時代大屯瀑布水管路 ) (其中一段是 陽峰古道 )

2. 「陽峰古道 」 是清朝時 , 竹子湖通往士林、天母 一帶的古道,陽金公路開闢後,這條古道才逐漸沒落。這條古道路線長短適中, 自然風光與人文遺跡兼具 ,景觀豐富而多元 !!!

4.大屯瀑布~ 位於陽明溪的上游,溪的兩岸皆有步道可爬往大屯瀑布。溪岸陡峻,石階陡上,這段路是否為陽峰古道的舊路呢?(古道專家"Tony有所質疑?)

5. 瀑布高約三層樓~ ,瀑流不斷。 瀑布前有一跨溪古橋 ,橋墩 以安山岩為石材 ,古意盎然,為日據時期遺跡。這座 古橋為「第一水管橋」 ,據北投生態文史資源網的考證, 是台灣第一座為了輸送自來水而設置的水管橋。

6.日據時代在竹子湖~ 附近發現 「第一水源」 ,於是開鑿取水井,以水管引水由青春嶺,經大屯瀑布,至紗帽山南麓的「第三淨水廠」,然後循天母水管路,引水下山,供應台北地區民生用水。這座古橋屬於「草山水道」系統的一部份,歷史已超過70-80年。

7. 臨溪觀瀑 ~從青春嶺陡石梯走下來, (有 400級 陡下階梯)附近有步道可與陽明公園相通。山壁上鑲著一塊大理石花崗岩混合石板, 寫著「青春嶺」三個字 。

8.往下爬 ,有一 黑舊的鐵水管橫過步道 ,水管呈 45度斜角 衝往山下。石階轉而與水管平行而上, 可以想像陡峭的程度。

9. 第一水管橋 位於大屯瀑布前,跨越陽明溪。與第一接續井落差約 100公尺。第一水管橋是台灣第一條為了輸送自來水而建造的水管橋,橋身全長21公尺。收到第一接續井的水以後,由第一水管橋再輸送到第二水管橋。水管橋橋柱,將迎向水流衝擊的一面設計為錐形,是利用「流體力學」減低阻力,整座橋至今保存很好,具高度保存及教學價值。(本文與下圖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http://www.tonyhuang.idv.tw )

10.小黑仍然堅守崗位~ 小黑是隸屬"悠閒居野店"一品護衛!這加野店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碩果僅存的真寶之一了!

11.陽明山公園花鐘對面步道~ 往前山公園公車總站

12.陽明山的小隱潭~ 是較少人去的地方,這小隱潭就在 陽明公園噴水池前幾十公尺, 由淡淡乳白色的水色就可以看出來, 上游的水源必有溫泉成份 ,是微微硫磺味的溫泉水質, 夏天這裡應是非常好的納涼處 , 如果你不經意錯過,下次來時 倒不妨留意一下這可人的小地方。(下圖選自~上弦月秀)

(上圖 直立照片土逗拍攝 ,因為其他專業家行家拍得比我好太多啦!故要區別也!)

13.陽明山國家公園大門入口~ 記憶中好像大門不是長這樣子 !可能太久沒蒞臨此寶地了!(現在已取消收票了吧!)

***還好"螃蟹樹"(橫著長) 生長在"國家公園內!不然~若在市區道路檔道,早被砍了!!!

14.這塊招牌標語~ 要是能再多幾個擺在 ”湖田國小步道”上,可能”LuLu及阿綢朋友就步會滑倒了!!!

15.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趴友們互道珍重再見)~ 今天大隊趴友走到 陽明山公園公車總站前 ,就兵分兩路了,有 滑倒受傷的學長 及 新加入陣容的趴友 也滑一跤,全體趴友們都祝福兩人”安安康康”早日康復”!!!(另一隊跟隨領隊”珠珠姐”及”嚮導阿宏”續往”橫嶺古道”達天母圓環)

16.陽明山公車總站小公園~ 附近就是橫嶺古道的入口處啦 (要細心觀察才找得到喔!)步道平緩好走,是一條迷人森林幽徑。沿途偶見塑膠水管、竹林、姑婆芋,愈走愈感驚奇,沒想到就在陽明公園入口附近,竟隱藏著這麼一條質樸的泥徑古道, 橫嶺古道 ,為紗帽路 頂半嶺 至 陽明山後山公園 之間的古道,前段為石階及柏油路,後段為幽靜的竹林山徑,比天母古道更佳, 可說是陽明山地區最佳的步道 。

17.橫嶺古道進入後~路旁的”石堆” (不知有何難言之隱? 因沒有立碑及任何說明 ,國家公園可能不管此段?) 橫嶺古道精華段 ,途中有「 台北市保安林界 」水泥樁!

18.湖山路的叉路口 ,也就是「 橫嶺古道 」的入口,由上往下走 當然是比較愜意舒適 的,尤其是這橫嶺古道在竹林中,走起來有著陣陣的涼意,走在寬闊的泥土徑上, 舒適的泥土緩衝著下坡腳的支撐力 ,這在已經幾乎 「石階」遍佈的陽明山區 步道中,已經是 少有的泥土路徑 …走起來十分愜意………

18-1.走來從容而舒適 ~約10-20分鐘而已,到另一登山口、附近有一「 天上廟 」,廟前有開闊的廣場。這是往半嶺步道之路, 過半嶺步道再接「 半嶺產業道路 」(有大南小巴), 出中山北路七段 219巷 ,最後轉接抵達天母圓環 。

***嚮導阿宏~ 對趴友們 鉅細靡遺的解說 ”陽明山”(草山)”地理形態”

19.古道接步道要搞清楚喔!~ 高又上層靠陽明山公園的 是古道 ,往山下靠天母的 是”步道” 差一個字”就差很多年喔!!!(天上廟前廣場環境清幽, 有如”優勝美地” 般) ***這張是吳Sir帥照~ 太棒了 !”要推”

20.* **嚮導阿宏~ 對趴友小文詳細的解說 ”橫嶺古道”及”半嶺步道” 的”差異點”

21.天上廟前的廣場 ,石桌,石椅加上席地而安的趴友們,短暫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約10分鐘的充電後,全體趴友打起精神,跟隨”領隊”及”嚮導”的步伐,邁向”半嶺步道”了!!!

22.天上廟前的廣場 ,石桌,石椅加上席地而安的趴友們,短暫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約10分鐘的充電後,全體趴友打起精神,跟隨”領隊”及”嚮導”的步伐,麥嚮”半嶺步道”了!!!

23.天上廟前的廣場 ,石桌,石椅加上席地而安的趴友們,短暫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約10分鐘的充電後,全體趴友打起精神,跟隨”領隊”及”嚮導”的步伐, 邁向”半嶺步道”了!!!

24.半嶺步道~ 位於台北市天母地區半嶺產業道路 翠峰橋與紗帽路頂半嶺之間 ,沿途為石階及水泥路,有水圳相隨。

24-1.土地公廟後側溪流池塘中~ 在曬完下午的艷陽後,大肥鵝也要伸伸懶腰啊!

25.「半嶺水圳步道」 (半嶺步道)的登山口在中山北路7段219巷 「翠峰橋」附近的福德宮 (土地公廟站牌)此行隨嚮導阿宏是從陽明山公園 ”橫嶺古道”往下走!。 半嶺水圳步道」的 歷史比水管路還要悠久 。1904年的《臺灣堡圖》, 已可看見這條水圳路的身影 ,而 天母水管路則是遲至1928年(昭和3年),因興建草山水道系統才鋪設的。

26.趴友們可真有眼光呀 ! 這座橋真是粉重要喔 !除了是” 半嶺水圳步道 ”的”起點”~旁邊的”古橋”仍讓世人” 懷古思幽 ”呢!

27.翠峰橋頗為新穎 ,經查約為2009年完工, 翠峰橋旁的一座古橋, 想必過去久遠的年代,人們是經由那裏的 古道前往”天母士林”!!!

28.路旁的陽光瓦舍餐廳 ~外牆的粉刷, 頗有地中海的味道 ,這餐廳原為”鄉村故事”, 改名夜濤紗再改為陽光瓦舍 ,門前階梯花木佈置讓人不得不讓愛拍者”多拍幾張”了!!!。

29.咖啡茶坊 (鬼店) 台北天母往陽明山途中 路標指引 ,有一處鄉野僻靜的 咖啡茶坊(鬼店). 從那榕林密密中可居高 俯瞰台北晨昏灯夜之景 ,是約會賞景的好景點! 鬼店除了環境僻靜外,更有鬼意別類之園區.是另類舒靜休閒 (用餐 咖啡.喝茶.約會.賞景.民宿.露營.烤肉) 的好去處! 鬼店備有(鬼相面具)供來園朋友們拍照取用....是另類留影之用途!

30.天母聖安娜之家~ 本堂創始於民國四十四年, 由荷蘭 ”遣使會” 的和民望蒙席在 露德之家 現址開堂傳教,四十八年秋天, 菲律賓仁愛會修女來台 主持露德之家慈善事業,並協助傳教, 聖堂即遷至現址 (露德之家及聖堂現址其中 包括聖安娜之家 在內的大幅土地,均為我熱心教友, 夏景如女士慷慨奉獻 ),迄今已過銀禧之年 !

31.天母創意市集~ 已邁入第 5年左右的 天母創意市集 ,打出名聲,每到周末,總是 聚集大批人潮,帶動周邊商圈繁榮 ,原本蕭條的天母逐漸復甦,店家業績因此成長3到5成, 甚至還有藝人來擺攤 。天母創意市集 除二手雜貨外 ,還有 創意飾品、精品服飾 周六還有 樂團演唱 熱鬧非凡!

32.原站名「 石牌 」的捷運車站 該名稱 意指石碑 當地在 清治時期 為 漢人 與番人( 原住民 ) 聚落的交界處 因此 設置石碑作為分界 (該石碑目前仍保存於本站 出入口前廣場 )。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