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17(四)花蓮往台東看炸寒單
(1) 因為可以看到太平洋的第一到曙光
而把他命名為「曙光橋」
~~~~~
(2.) 紅色的 菁華橋 靜臥在 美崙溪 上,它原是一座小型吊橋,橋下曾經留下許多花蓮人泛舟賞景的美好回憶,如今菁華橋仍是 迎接晨曦的最佳景點 ,而一旁美崙溪出海口右岸,則有一間雅致的灰色庭園建築「菁華林苑」,這棟老屋其實有一段相當傳奇的命運。右上方就是知名的 "松園"
(3.)花蓮的 炸蛋蔥油餅 也是很熱門的一項美食 在小小的巷子裡就有 兩攤在互拚 ! 兩家似乎有什麼故事在其中.但也 互有支持者 !(不錯吃!但 不敢吃流質蛋黃 請注意!)
(4.)「鯉魚潭」 的得名說法有二: 一是因為側邊 山嶽 形似 鯉魚 ,故山與湖同齊名為鯉魚,有「鯉魚山上有鯉魚,鯉魚潭裡水中游。」俚語的稱呼。另一種說法源於最早活動於此處的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因為登至山頂往下看, 潭的形狀就像是一隻剛捕獲的鯉魚在跳躍 ,所以以此名之。
(5.) 石梯坪漁港石梯坪位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以北約2公里處 ,為東海岸一處風景優美的海岸區,「地形與地質」是此處的最大特色,因經海蝕作用剷平後, 其所隆起的突岬 ,經長年的侵蝕形成海蝕階梯,有 縱橫交錯的海蝕溝 及散佈在海蝕階梯上的 大小壺穴 ,有許多海邊生物棲息其間,其形如階梯一般 故稱為「石梯坪」!
(6.) 花蓮"長虹橋"建成於民國58年,長120公尺, 是台灣第一座懸臂式單拱預力混凝土橋 。 由遠處看,猶如一道長虹跨越山壁綠波而得名。上橋俯瞰,可見 秀姑巒溪 徐行入海,偶有鷗鳥盤旋,更顯寧靜安祥。位在秀姑巒溪的河口,大港口、靜村就在南北各約五百公尺開外, 現巳成為泛舟活動 的登岸據點。
(7.) 令人震撼的 台東元宵節炸寒單 活動,曾於西元1983年時被禁止,與炸寒單相關的民間活動全都停擺,直到1989年,由 在地人李建智先生 推動復興工程,昱年元宵節再度舉辦睽違七年的「炸寒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