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至一歲嬰兒成長與遊戲

  • Share this:

本blog所發表之文章皆由www上之分享資源.並無他用.若有任何侵權之疑慮時.請通知本人!!!在此至上萬分歉意!!

零至一歲嬰兒成長與遊戲

親子互動的重要性 父母要了解0~1歲的嬰兒是以感覺、動作為主,因此親子互動關係對嬰兒EQ與IQ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在此時期是教育的最佳良機,錯過了很難再回頭喔! 0~1歲的嬰兒是處於感覺運動期,他們透過感官(視、聽、味、觸…)功能和動作協調,一方面認識自已的身體形象,另一方面認識外在的環境,慢慢的累積自己的經驗。 如果父母親在此一時期與寶寶有較好的互動關係,給他較多不同的經驗刺激,則寶寶會自我形成較多的基模去應變新的事物,也因為經驗增多,較有安全感與自信心,對寶寶的EQ也有良好的發展。 寶寶的視、聽、味、觸覺特色 0~1歲寶寶的視、聽、味、觸覺特色── 視覺 :剛出生的寶寶視力清晰所及範圍為18~25cm。 聽覺 :寶寶出生時耳朵的功能己發展完全,但耳膜仍脆弱,不宜接受太強音波。 味覺 :由於寶寶尚未接觸太多的口味,所以寶寶的食品皆以原味為主(以原味品喂哺寶寶,保持寶寶的健康〕。 觸覺 :寶寶安全感的主要來源地。 零至一歲寶寶動作發展 0~1個月: 肌肉重覆動作、功能性遊戲。 1 ~2個月: 手臂揮動且雙手互相觸摸。 2~3個月: 抓握反射現象消失。 3~4個月: 抓取物入口。 4~5個月: 兩手各自抓取物品。 5~6個月: 玩弄物品及翻身。 6~7個月: 將抓取物品雙手互換及爬行。 7~8個月: 手指之姆指與食指分化,能以姆指配合食指動作,雙膝式爬行。 8~9個月: 抓、撿小東西,咬、吃、舔……等。坐時可攀物站起。 9~10個月: 拍手、可扶物品側行移位。 11~12個月: 說拜拜、親親別人、單獨走數步。 親子互動與遊戲 在嬰兒成長的每個階段中,會慢慢發展出不同的功能,因此父母可針對此與 寶寶至動。 如: 一個月大的嬰兒主要是肌肉重覆動作的功能性遊戲,不妨利用一些軟軟的、顏色鮮艷的、搖起來有聲音,最好是可以放在嘴裡咬一咬的玩具來增加寶寶對自我概念及外在環境的認識。 六、七個月時寶寶發展出物體恆存的概念,此時寶寶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當媽媽躲時他不會哭鬧,反而會笑的很開心,因為他知道媽媽並沒有不見。此時即是建立信任感最好的時期。 八個月大時寶寶喜歡撿小東西,透過實際操作去探索外在世界,因此可訓練他撿起玩具放進洞裡並適時的給予稱讚。 接近一歲的寶寶喜歡玩扮演遊戲,如打電話、醫生遊戲或扮家家酒…等。 透過想像及物件的轉換法,可以減少寶寶的自我中心增進人際關係,因為他可以站在別人立場想像事情。 另外寶寶有模仿能力,透過大人照顧他的方式運用到他人的身上,與他人互動,此時父母給予適時的鼓勵與支持,會使他有較好的社會行為。 研究中發現,寶寶在晚上睡覺時會重覆思考白天的一切活動,而這時寶寶仍在學習,因此白天適時的鼓勵與支持有助於寶寶晚上的學習與睡眠,若此時寶寶因為白天學習的挫折而哭鬧時,可給他熟悉的毛毯或玩具,使他覺得有安全感。 促進寶寶EQ與IQ的發展 在視覺方面 ,給寶寶看線條簡單、顏色鮮艷的東西,可以促進眼球肌肉的運動發展。 在聽覺方面 ,給寶寶聽的音樂不宜太過刺激,因為初生嬰兒的耳膜很脆弱,很容易受到傷害,最好是節奏較慢的音樂,如演奏曲之類,不但有緩和作用而且還可以安定寶寶的情緒呢!根據研究,寶寶最喜歡聽的是人說話的聲音,因此可以讓他聽故事錄音帶。 在觸覺方面 ,可說是寶寶最重要的感官發展,如果寶寶觸覺敏銳,對自我概念建立良好,則對他進一步探索環境、操作玩具及動作的發展、學習有正面的影響。反之寶寶觸覺安定感不足、情緒不穩定,不但會妨礙他的學習,對他以後的人際關係發展也會有影響。因此父母不妨時常觸摸寶寶,加強寶寶的感覺訓練,可使寶寶的全身感覺敏銳度較高,增加神經連結。訊息傳導快,自然反應及學習能力也會較強,而且也有安定情緒的功能。 愛與關懷 這些感官刺激不需刻意的去做,在平常的照護上,如餵奶、換尿布、洗澡時,便可充份發揮。 寶寶喜歡別人不斷的撫摸他,因為這樣使他有安全感。 適時的讓寶寶感覺到愛與關懷,可以建立他的信心及安全感,寶寶會較主動的去探索外在世界。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