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就學年齡,就要考慮是要給小孩辦緩讀,還是要直接讀小學 ; 是要她讀普通班,還是特教班 ? 其實我在華近六歲時也曾為這個問題煩惱一陣子。
後來到婦幼醫院附設民生中心做手冊重新鑑定時,我把我的困擾告訴醫生,醫生笑笑說,不是你想辦緩讀就可以辦緩讀,還要教育當局看小朋友的狀況才能判定可否緩讀。我很警訝這跟我想的不一樣,我以為程度愈差,就愈須辦緩讀。但醫生告訴我,緩讀的意思在於 : 若是緩讀一年能讓小朋友從特教班改到普通班這樣就可以,若是緩讀一年仍不能到普通班這樣緩讀一年就沒有意義,所以教育當局不會通過的。
我想依華是重度而且到快六歲還只會發幾個音,仍不會用語言表達她的意思,這樣就算過了一年,也可能只能讀特教班 or 資源班。而且她的治療也都下午,上小學不會影響她的治療課程。聽說特教班是依各人的程度來定進度,不像普通班是全班二、三十人一起上的。而且特教班師生比是 1:4 ,不像普通班是 1:35 。比較之下在特教班華較能受到照顧。所以我決定讓華直接上小學的特教班。這是我的做法。但不是每個小孩都這樣。
有一位媽媽在三月時就先辦緩讀一年,但到了快開學時她覺得小孩可以跟上普通班的進度,就直接讓他上小學普通班,雖然得辛苦一點盯他的功課,但媽媽覺得很值得。
另一位小朋友程度大約與華相同,爸媽一直想讓他上普通班 or 資源班,所以想辦緩讀,但經過教育當局的評估,認為辦緩讀對小孩而言沒意義,他爸媽十分的失望。
我覺得我們得視小朋友的發展情況來做判斷,那一個對他較好就走那條路。不要怕被貼標籤,因為所有的外人都不能陪我們走一輩子,只有我們自已才能做最後的判斷。若他人無法替我們承擔這個擔子,那他們憑什麼影響我們的後半生。所以家長們不要怕,勇敢的走出自已的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