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討論「相對論」的研討會上,有位仁兄天馬行空地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大肆發表,足足
講了一個小時。
這時,終於有人起身說話了:
「這位老兄,你可知道,在我聽過你的見解之後,我認為你在這方面真的比愛因斯坦本人還要來得
偉大。 因為依據統計數字,全世界只有十二個人懂得愛因斯坦的這項理論-------但是,卻没有誰懂
得你在說什麼!」
莎士比亞說:「猿猴爬樹爬的愈高,醜陋的紅屁股愈容易被人瞧見。」
只裝一枚硬的瓶子響得很,裝滿硬幣的瓶子卻悄然無聲。
没錯,吹噓自己知識的人,等於是在宣揚自己的無知。
很多時候我們都看不到自己、看不清自己,甚至不認識自己,又急於表現自己
就好像青蛙跳下水一樣
不通! 不通! 不通!
一位熱心的弟子表示,想把自己所領悟的道理教給別人,他問大師對此事的看法。
大師說:「等過些時候吧!」
每隔一段時間,這位弟子都會提出同樣的要求,而大師每次都是同樣的回答:「再過些時候吧!」
幾年之後的某一天,弟子實在按捺不住,他對大師說:
「每次您都說過些時候,那麼我到底要等到何時呢?」
「當你不再急著想教別人的時候。」
盧梭曾說,懂得少的人喜歡多談,懂得多的人則寧可少開口
因為懂得少的人認為他知道的一切都很重要,迫不及待要去告所有人
反之
懂得多的人則知道還有太多的事不懂,所以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開口
柏拉圖也說過:
「聰明人說話,是因為他有話要說; 愚蠢的人說話,是因為他想說。」
你愈是急切地想發言、想發表意見和看法,就愈可能說些蠢話,不是嗎?
嗯!
別忘了
「聽生智慧,言多懊悔。」
愈是深的河,就愈是寂靜無聲
我想.....我該閉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