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膳食纖維是啥麼 !?
纖維一詞在過去的營養學中是指植物性食品中,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而排出體外的那一部份。被認為不但不能成為熱量的來源且會降低營養素的利用效率,所以它被蔽而遠之。換言之,它被定位為食品的「渣」。因此,營養學者一直認為纖維是廢物,而忽視了它對健康的重要性。近年來學者一窩蜂的去研究它,乃起源於英國的伯克特醫生,花了半生精力研究非洲土著的飲食和健康,發現他們飲食中含纖維特別多。他們也不患歐美人的文明病,例如:肥胖症、盲腸炎、膽結石、大腸癌、心臟病、痔瘡等。他大膽的提出一個假設,就是高纖維食品有防止這些文明病的功效。所以膳食纖維變成是追求健康的流行趨向,以下就來談談膳食纖維。纖維是由複雜的碳水化合物與天然聚合物如木質素組成的。植物就是靠這成分來支撐它的形狀,結構與力量,就如穿插密織,由細線而成布料。纖維的種類很多,然而由於食品的不同,它所含的種類也不同。到目前為止,它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不過可以定義為「不能被人類的消化酵素所消化的食品中的高分子化合物」。
■ 膳食纖維的種類,及其食物來源
( 一 ) 水溶性膳食纖維:包括有果膠、植物膠、粘質、半纖維質。
果膠具有很強的保水性,在蘋果、柑橘類水果,香蕉、草莓、青豆、乾豆、紅蘿葡、高麗菜、花椰菜、南瓜、馬鈴薯中含量豐富。植物膠其保水性、粘性都很強,在燕麥、大麥、乾豆、車前子中含量頗豐。粘質是存在於海藻中,如寒天,是保水性和粘性都極強的多醣類。
( 二 ) 非水溶性纖纖:主要由纖維素、木質素、半纖維素(這都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在未加工的麩質、全麥麵粉、豆類、根莖菜類、高麗菜、小黃瓜、青花菜、甘藍、蘋果、梨子中均含有豐富的非可溶性膳食纖維。動物性的有含在蝦或蟹類甲殼的幾丁質。它會原封不會地穿過小腸,使糞便變重而能加速通過腸道而排泄體外,也是非水溶性纖維。
■ 膳食纖維的功用
1. 可在體內與膽酸結合,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同時減少罹患膽結石的機會。
2. 延長食物在胃部停留的時間,使人產生飽足感,減少熱量攝取,及減慢食物消化和營養素吸收,可以預防肥胖。
3. 減低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所助益。
4. 可改善血脂肪的濕度。
5. 在結腸內能刺激水分和電解質的再吸收,改善腹瀉的現象。
6. 如腸中有致癌物存在,由於糞便體積變大,可沖稀致癌物之濃度,停留在腸中時間短,使致癌物迅速排出體外,與腸壁接觸時間減短,因此可減少患大腸癌的可能。
7. 糞便量的增加可以維持腸道內正常人內壓,預防因腸道內局部壓力增加所導致的痔瘡,而膳食纖維因促進腸道蠕動,可避免腸道缺乏刺激而變弱,
預防乾硬糞便壓迫腸壁所導致的憩室症。
總而言之,膳食纖維對人體具有產生飽腹感,預防肥胖、增加糞便量,使糞便濕軟易排,減少通過腸道時間的作用;而水溶性纖維質還具有其它代謝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延緩胃腸排空,減少葡萄糖吸收,增加膽酸排泄,改善腹瀉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