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十三天界

  • Share this:

首創管理中心。取名兜率天宮。為方便宇宙管理。劃分三大天界〈行政區域〉。再分三十大天〈大區域〉。合稱為三十三天界〈三十三行政區域。亦即管理中心〉。其詳情如下:

第一大世界〈欲界〉

1. 地居天: 1. 四王天。 2. 忉利天。

2. 空居天: 1. 兜率天。 2. 化樂天。 3. 夜摩天。 4. 他化自在天。

這六天。預以兜率天為宇宙控管中心。忉利天為管理預備中心。餘為新生命體次級品存放之地區。

〈現佛教稱之為欲界六天。為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等六道之所。謂此界眾生。耽於食色眠之諸欲〉

第二大世界〈色界〉

1.初禪天: 1. 大梵天。 2. 梵眾天。 3. 梵輔天。

此三天預為初創新生命之地。

〈現佛教稱之為初禪天。具尋與伺之二心所〉

2. 二禪天: 1. 少光天。 2. 光音天。 3. 無量光天。

此三天預為第二批新生命誕生之地。

〈現佛教稱之為二禪天。定心微細。無尋伺之所。但感受喜樂二受〉

3. 三禪天: 1. 少淨天。 2. 偏淨天。3.無量淨天。

這三處預創更高層次生命體的地方。

〈佛教稱之為三禪天。此天名定生喜樂地。三界九地之中。以此地為樂受之極限〉

這九天預為靜慮之地。即高層次生命體休息〈維修、保養〉之處。

〈佛教定為四禪天。居住此地的人。只有呼吸之氣。已完全沒有思想。全心進入禪定。直到被喚醒〉

〈以上佛教稱為色界十八天。謂身體、宮殿國土、物質之物。總為殊妙精好。又色為十八界之一。自體持青黃赤白等眼根所對之色境。而差別他法曰色界〉

第三大世界〈無色界〉

1. 空無邊處天。

2. 識無邊處天。

3. 無所有處天。

4. 非想非非想處天。

此四天預為過期。或功成身退的生命體。儲藏之地。此地的生命體。只有軀殼。沒有靈魂〈記憶體〉。但一旦重新輸入能量。以及靈魂。仍可繼續活動。

〈佛教認為。居住於此地的人。已沒有鼻息。也沒有思想了〉

〈此界但有心識而無色質也。始從空處。終至非非想處。凡此四天。但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形質。故以為名〉

此 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合計二十八天〈大地區〉。二十八天之下。再各分有三十三中天。每一中天之下。又區分各有三十二小天。三十三小天之下。 各有三十分天。每一分天之下。劃分有千餘星系。每一星系之下。各轄有萬餘星座。每一星座之下。約治理有百餘萬星球。每一星球。視其需要。各擁有若干護星 〈即衛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