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意識篇 ( 轉載 )
建築物本是多元組合體,結構體施工縫、繼打處、造型接縫、相異材料的搭接、建築設備之安置,平面、立面開口處等,其中只要有環節或介面疏忽,就有漏水的機會。
● 防水工程失敗原因:
1. 事先無整體的防水規劃與設計。 2. 材料的選擇不適當。 3. 前、後續工程配合不良,施工時機錯失,造成完整性不足 4. 施工品質不良。 5. 素地不良勉強施工。 6. 造型沒有防水意識,勉強防水。
7. 不當使用與缺乏良好的維護。 8. 防水機能設計不足。
● 如何提昇防水工程品質:
1. 事先完整的規劃設計。 2. 適當的材料、工法選擇。 3. 有效的品管行動。
4. 正確的施工方法。 5. 合理的預算。 6. 正確的使用與維護。
● 各部位漏水原因與對策:
一、屋頂:
1. 混凝土本身的龜裂。 ( 防水層應設計具有抗裂機能 以上 )
2. 節點應補強部份,如給水管、電線、電纜管、消防管。
3. 開口處應補強部份, 如管道間、梯間、工作孔。
4. 女兒牆及施工縫的部份。 ( 防水末端應設於女兒牆 R C 面 )
5. 水錶區的位置, ( 最好設計在壁面上 ) 。 6. 冷氣、機電設備基座防水的缺失。
7. 屋頂增建物防水失敗影響。 ( 增建前應事先防水規劃設計 ) 8. 屋頂落水頭、排水系統。
二、外牆:
1 牆體本身混凝土自體或因地震、沈陷而產生龜裂。 2. 磁磚打底層,水泥砂漿未適當養生。
3. 以為外牆面飾材的防水效果(例如磁磚、石頭漆等)。
三、門窗:
1. 崁縫使用吸水性質材料,或塞縫不實。 2. 窗框變型或老化造成本身防水性不佳。
3. 窗框與外牆的界面沒有防水措施。 4. 窗框安裝不良勉強防水。
四、浴廁
1. 素地不良勉強施工。 2. 牆面防水施工高度不足 3. 地坪防水層施工於水泥砂漿層或防水層強度不足。
4. 節點施工不良 5. 認為貼地磚就會防水,沒有防水措施。 6. 其他冷、熱水管問題。
五、花台:
1. 素地整理不良勉強施工,防水層厚度不足、不均勻 2. 防水層施工於粉刷層,容易造成防水完整性不足。 3. 忽略了保護層或防水層厚度不足。 4. 導排水不良,造成花台變水池。
六、水箱(池):
1. 部份混凝土強度不夠,抗水性不足。 2. 素地不良勉強施工。 3. 施工縫未做補強處理。
4. 各節點排水口、進水管及出水管應補強。 5. 水池應以 R.C 結構較適當。
七、地下室:
1. 部份混凝土強度不夠,抗水性不足。 2. 施工縫未做補強處理或裝置止水帶。
3. 結構體內防水應選用正確、適當的負水壓防水材。 4. 因長期與水接觸,開口處、節點應有防水措施。
5. 應考慮防水及預防小滲水的導水措施 ( 二次防水 ) 。
● 影響防水品質的要項
1. 結構體施工的確實性 2. 防水設計的完整性 3. 防水施工的容易性 4. 材料工法的適應性
5. 施工品質的確保性 6. 防水末端與保護層的設計
以上舉例,皆影響防水工程的品質,換言之監造一個成功的防水工程,應起於良好的規劃設計,止於完善的保護措施,期間應有周詳的施工計劃與管理,有計劃的品管行動,使設計與實務能相結合,確立工程品質之可靠度,提早發現問題,使工程品質達到要求。因此,監造者對於防水工程,從施工準備到完工過程,應有相當的認識,更應具有完整的防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