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是 最古老的魚類之一喔! 又由於它是冷水性的魚類,所以在全球各大陸的寒溫帶地區河流 中都可發現它們。 鮭魚在整個地球的分佈只在北半球溫帶地區的海域與河流。下圖 是由北半球鳥瞰整個半球的圖,圖中顯現鮭魚主 要可以分成兩大家族,一是太平洋鮭(屬名為Oncorhynchus,又 稱為大麻哈魚屬),分佈於中國東北、日本、 韓國、西伯利亞、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與加州地區的環太平洋 域,另一則為大西洋鮭屬(屬名為 Salmo ),分 布範圍除了太平洋沿岸外,亦可達大西洋與地中海沿岸。台灣的 櫻花鉤吻鮭則是屬於太平洋鮭大家族的一支家族 ,名為Oncorhynchus masu,如果再細分出亞種,則有四個亞種家 庭,分別分佈在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東 北與台灣。而台灣櫻花鉤吻鮭族群則是此一家族,亦是所有太平 洋鮭分佈最南限的族群,可以想見當初亞熱帶的 台灣能有溫帶性的櫻花鉤吻鮭被發現多麼的令人難以置信了!
而您要問的是出產於加拿大 美國 英國等地的鮭魚 鮭魚生於距離海洋十到七百哩的河床上 秋季產卵 經過寒冬的孵 化 三.四個月之後 會成長到數吋長的小魚苗 根據不同的品種 分別 在河流或是湖泊生活約一年的時間 隔年的春天隨著冰雪融化被沖 入海中 在大海中鮭魚大肆進食 迅速成長 約二至五年之後長成 為"成魚"就開始準備回到原出生地了
初夏 成群的鮭魚從太平洋游過幾千哩之遙 進入淡水河域 而鮭魚 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原因如謎 據說鮭魚的味覺已高度進化到記得 故鄉溪流的味道 並根據星光的指引 找到出生河流的方向 而且從 不會出錯 真是令人驚奇
一但進入淡水河域之後 鮭魚即不在進食 通常至少要經歷六個月的 時間 沿途要克服 激流 瀑布 落石 斷木及無數的天敵 例如 狗熊 人 類的捕食 只有極少數的鮭魚才能回到故鄉產卵 回到出生地的鮭魚 身上鱗片的養分都一經被自己消化完了 身體成 深紅色 長期逆水而上的魚吻部也變成了鉤吻狀 幾乎是張不開了 一但產卵完畢 鮭魚的生命也立刻跟著結束 屍體隨波逐流 而屍體 日後將成為幼鮭的食物 根據統計通常一對鮭魚平均產下四千個魚卵 但只有八百個幸運的 魚卵 能孵化成魚苗 而且也只有二百條幼鮭能活著進入海洋 多年 後熬過各種危險返鄉產卵的成魚 只剩下十條左右 而其中的八條鮭 魚會在途中遭到補食 最後能回到出生地產卵的也只有二條而已
目前有產鮭魚的國家 都制定保護鮭魚的法條 確保鮭魚能安全的回 到原出生地產卵 例如 加拿大 1.不可丟擲任何東西在河中 或是干 擾侵犯鮭魚產卵之行為 2.沿溪流 河川週邊的花草樹木不得破壞 等 等 鮭魚平均四月為產卵週期 由於個品種的鮭魚而有所不同 所以年年 都有鮭魚迴遊的情節 通常九月底開始至十一月是大批鮭魚返鄉的 季節 而太平洋的鮭魚主要有下列五種 Sockeye Pink Chinook Chu m Coho 而加拿大最佳的賞鮭景點 是位於文哥華的地獄門 每年約有二百萬 條的紅鮭沿著激流進入 弗雷瑟河 還有 鄧肯鎮的卡威奇河與落磯 山的河流都是觀賞迴遊的絕佳景點 鮭魚的種類如下 白鮭亞科 Coregoninae 白鮭屬 Coregonus Linnaeus, 1758 柱白鮭屬 Prosopium Jordan, 1878 北鮭屬 Stenodus Richardson, 1836 鮭亞科 Salmoninae 細鱗鮭屬 Brachymystax Gnther, 1866 哲羅鮭屬 Hucho Gnther, 1866 太平洋鮭屬 Oncorhynchus Suckley, 1861 Parahucho Vladykov, 1963 鮭屬 (鱒屬) Salmo Linnaeus, 1758 紅點鮭屬 Salvelinus Richardson, 1836 鈍吻鮭屬 Salvethymus Chereshnev & Skopets, 1990 茴魚亞科 Thymallinae 茴魚屬 Thymallus Linck, 1790
同屬的 亞洲台灣櫻花鉤吻鮭
展鰭宣示領域的成年雄鮭
繁殖季節的櫻花鉤吻鮭雄魚體色呈現深色,而更顯得威武,此時期的雄鮭總喜歡游到水面上,展開背鰭宣示自己的領域,就像是大白鯊在巡弋大洋一般。這段時間也是觀察櫻花鉤吻鮭最好的時間。站在河邊,只要不過份干擾鮭魚活動,都可以看到鮭魚間平行舞蹈、追逐互動的情形。
競爭領域的櫻花鉤吻鮭雄鮭
繁殖季節的雄鮭都忙著爭奪領域以獲得雌鮭的青睞,因此鮭魚之間追逐、碰撞與接近的動作不斷。深紅黑色的身軀代表誘人與危險,在鮭魚個體之間因競爭而顯得具有美感。
水面下的配對舞蹈
由於合適產卵的棲地有限,加上攔砂壩分割效應,使得合適繁殖場競爭更形激烈,因此多數的鮭魚都擠在緩流區或是深潭末端,因此就有機會在水面上看到這樣群舞的情景。其實他們正在不曉得為了哪位美女鮭魚爭風吃醋呢!
配對中的雌雄鮭魚
終於有獲勝者獲得母鮭的青睞,雖然旁邊還有不死心的失敗者尾隨,但是這雄鮭還是爭奪到繁殖權了!之後 雌鮭則開始忙著佈置產卵場,以身體後半部進行煽巢動作,將石礫中的泥沙與附著藻類清除。小心翼翼的把卵產在石礫上,再以煽巢動作覆上另一層石礫於鮭卵上。
繁殖季後力竭而亡的成年鮭魚
繁殖季節結束之際,雖然櫻花鉤吻鮭鮭魚的平均壽命為3至4年,但仍有許多成年鮭魚將因追逐、爭鬥或是產卵後力竭造成傷口感染而死。漫步在河邊,將可以看到許多死亡的鮭魚就這樣完成延續下一代生命的任務,靜靜的安詳躺在緩流之中,投入生命輪迴,成為大自然的一部份。 此照片為郭道仁先生提供。 (放大圖)
櫻花鉤吻鮭成年鮭魚的特性與繁殖行為
櫻花鉤吻鮭魚須成長至二齡以上,才具有繁殖能力。此時體型在25至35cm左右,以 水棲昆蟲 為主食,但亦有捕食
蛙類 、 蟹類 與蜘蛛的觀察記錄,亦有躍出水面捕食飛蟲的行為,平均壽命約3至4年。性成熟的鮭魚下顎呈現鉤吻
狀,雄鮭較雌鮭明顯許多,原本體側的明顯橢圓斑逐漸散成雲班。成鮭可以生存在各類棲地中,但除了繁殖季節
因產卵場的需要而聚集在緩流區外,多喜好在深潭、巨石或林木旁具良好掩蔽河段。每年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下旬
其間為繁殖季節,此時雄鮭體色呈現深紅黑色,雌鮭則顯現土黃顏色。產卵數目多在200粒左右,但風調雨順之年
,則可高達300粒以上。
溪裡面的野生鮭魚
注意看 這可不是一潭溪水而已 而是數以萬計的鮭魚聚集的驚人場面
鬥智鬥力
魚的種類
鮭魚故事
海釣基礎
海釣深入
釣具準備
迴游魚類的產卵生命週期需要依賴特殊的生態環境的條件,牠們需要清淨的水質、恰到好處的含氧量,以及合宜的溫度範圍,當成魚從海洋迴游道內地溪流,沿途必須順利無阻,才能讓它們平安地回到產卵地,當都市文明不斷地發展,對於迴游魚類來說,這些最基本的環境需求卻遭到了人類的忽視與破壞,都市裡的小溪流隨然不大,但對孵化出來的小魚苗卻很重要,如今許多小溪流因為都會發展而消失了,不然就是面臨生態轉變的危機,它可能成為了人們棄置廢物的垃圾場,或因為都市建設而成了下水道,而溪流岸邊整個生態賴以存續的植物景觀則消失殆盡。
秋天到加拿大卑詩省旅遊,前往欣賞鮭魚迴游與產卵地,是一趟不可多得且獨特的行程。鮭魚從太平洋兩千五百哩外迴游至加拿大內陸河裡,逆流而上尋找牠們的出生地,並且交配產卵的奮鬥史,已經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故事,但唯有深入加拿大卑詩省內陸地區,在特定河流旁的景點區,旅客才能親眼見到鮭魚迴流扣人心弦的景觀。在每年不同的時間、季節裡,各個景點所呈現出來的生態景觀不盡相同,可能是迴游鮭魚奮力上游的奇景、或是即將順流而下到太平洋的鮭魚苗。
在加拿大地區,共有五種主要的鮭魚種類
這五種鮭類,被列為加拿大聯邦政府「鮭魚保育計劃」的主要對象。這個計劃從1977年即開始實施,致力於保育這類當時已逐漸稀少的魚類,並試圖幫助她們繁殖至正常的數目,因此當您來到卑詩省參觀鮭魚迴游的景觀時,可以看到在這個計劃之下所建設的魚苗孵化場、為迴游而建的魚梯、產卵水道、以及各種相關的介紹場地與設施。 當然,鮭魚迴游不僅止於本介紹中的景點,在卑詩省其他內陸河河流流經之處,旅客也可看到正在迴游的鮭魚,在此特別提醒您,若您行經過這些水道區,請不要驚擾到牠們。
鮭魚生命週期
扣人心弦的一生
鮭魚迴游的故事,敘述起來總令人在驚訝之餘感到一點淒涼,像是宿命的安排,鮭魚天生本能地堅持從大海迴游到出生的地方交配產卵,鮭魚群集逆流而上,回到內陸裡的各大小河川與溪流中,無論中間的水流是多麼的湍急,地形多麼的險峻,牠們都要在死去之前回到出生地繁衍孕育下一代。其一生的故事,從出生、成長、順游進入海洋、在迴游至出生地,就像是一個週期旅程。
鮭魚生於離海10到700英哩的河床上,秋季產卵,卵通常產在好幾呎的冰雪之下,經過寒冬,孵化成透明的孵化卵。鮭魚若在一個良好的產卵環境中,大約有百分之二十的卵會孵化成為魚苗,其中又有百分之七十五能夠安然游回到大海中繼續成長。
經過三到四個月,小而虛弱的身軀在河床上,長成約一英吋的魚苗,然後根據不同品種的鮭魚,有的在河流,有的在湖裡生活一年,隔年的春天,隨著冰雪融化,流衝入海,這時期的鮭魚我們稱為幼魚。
接著在擁有豐富食物的海洋生活,鮭魚大肆地進食,並快速成長,約二到五年後(根據不同品種而有年數的不同)長成成魚,在太平洋裡成長的鮭魚,肥碩的身體呈現閃閃的銀白色。
再初夏時,鮭魚成魚面向她們淡水的家,逆流而上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鮭魚的味覺以高度進化到記得淡水家鄉的味道,並根據星光的指引,找出迴淡水河浴的方向) ,但是一到了要回老家的季節,牠們就停止覓食,全靠體內所儲存的豐厚脂肪和蛋白質維持生命,鮭魚從大海逆流游迴河川上游,中途必須躍過瀑布和急流,穿越重重困難,平均每天要游29公里,這時候牠們的外觀會轉變成為準備產卵時期的深紅色。
到了終點,鮭魚的身體還會產生化學變化,牠們的頭變成深綠色,公鮭會長出隆起的背和鉤狀的鼻子,母鮭膨大的復中則藏了大約4000顆卵。
一旦到達了它們出生的淺河床,鮭魚開始配對並且會為了搶奪最佳產卵地點而彼此爭鬥,母鮭喜歡選擇在流通的水域,用尾巴奮力拍打河床,並於沙礫中挖一個約十八英吋的深坑洞產卵,公鮭一面在卵上射精,一面趕走其他來犯的鮭魚,最後公鮭跟母鮭會一同將卵覆蓋起來,接著繼續往上游,重複爭鬥與產卵的過程,直到精疲力盡而死亡。
鮭魚的生命旅程,直到產完卵才算完滿的結束,在此之後便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而未受精的卵和鮭魚的屍骸,則成為了鳥類及食腐肉動物在冬季來臨前的大餐。
卑詩賞鮭熱門景點 Watch the Salmon Run In B.C.
鮭魚回游產卵是加拿大西海岸重要的自然生態現像之一,每年九至十一月的生殖期間,成熟的鮭魚從原來的銀白色變成淡紅色,成群結隊溯河而上返鄉產卵繁殖,其隊伍甚至達萬條之多,非常壯觀,這一場驚心動魄的鮭魚生態奇景,更是卑詩省秋季最熱門的旅遊話題。 卡皮拉諾鮭魚養殖場 Capilano Salmon Hatchey 每年夏天至秋季有成千上萬的銀鮭自大海游回到產卵地的卡皮拉諾鮭魚孵卵所。當克裡夫蘭水壩(Cleveland Dam)建立後,大溫哥華水源管理局每天提供5萬立方公尺的清水到孵卵所,以協助鮭魚回游及人工增產計劃。鮭魚卵在此收取、受精並培養,魚苗在培養池內養大,每2,500個魚卵收取後,除了人們捕捉以及喪生於大自然外,有2隻成魚將會游回來產卵。 菲沙河 Fraser River 是世界著名的賞鮭地點,沿途可參觀銀鮭孵育場、紅鮭魚、粉紅鮭產卵道與自然溪流,單數年是粉紅鮭兩年一次大回游,大約有一百至一百五十尾粉紅鮭會回到Mission 和Hope之間的河床產卵。最佳賞鮭時間為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 威化溪 Weaver Creek 每年十月可觀賞到六萬尾紅鮭準時回到它四年前誕生的故鄉威化溪及產卵道(Spawning Channel),估計今年將有三萬尾紅鮭及五萬尾狗鮭(Chum)陪伴它們歸鄉,回游的紅鮭是從小生活在威化溪下游的哈里森湖。 黃金溪省立公園 Goldstream Provincial Park 位於維多利亞西北方12英里加拿大橫貫公路上。公園內的茂密森林,為鮭魚維護河岸的水土保持、保持適當的水溫以及躲避猛禽的掠食,是目睹四萬尾野生狗鮭在溪流產卵的最佳地點,狗鮭產於北美洲西岸,大多生活在大海三至五年,才回游至其出生溪流產卵,幼鮭孵化自海岸短小的溪流石頭間,在春季直接游向大海,通常這種遷移在一、二天內完成。公園內並設有野餐桌、自然教室、自然解說步道。最佳賞鮭時間:十月中旬至十二月。 考威琴河省立公園 Cowichan River Provincial Park 位於鄧肯南邊的Glenora區羅伯森路。考威琴河在最近被指定為省立遺產河流,以保護野生銀鮭、國王鮭、狗鮭及鋼頭鱒、彩虹鱒等魚類生態。 郵票河省立公園 Stamp River Provincial Park 位於亞伯尼港(Port Alberni)北邊14公里,四號高速公路通往海狸溪路(Beaver Creek Road)上,每年八月開始可觀賞近五十萬尾的紅鮭、銀鮭、帝王鮭魚躍上魚梯的景觀。公園設有二公里長的健行步道可往河邊賞鮭。 亞當河 Adams River 在歐墾那根地區的亞當河,每四年有最大規模的鮭魚回游產卵奇觀,回游的鮭魚大約有二百萬條以上。觀賞鮭魚回游產卵的最佳地點在休史瓦普湖畔最大城沙門岸市以西四十六公里處。最佳賞鮭時間為九月下旬至十月中旬。 史威夫特溪Swift Creek 在喬治希克斯地區公園設有觀賞台可觀賞國王鮭迴游生態,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可看到五至七歲的鮭魚聚集在此地產卵。 威爾斯格雷省立公園 The Wells Gray Provincial Park 是卑詩省重要的鮭魚生態保護區,也是鮭魚主要的產卵地,設有觀賞台可以仔細觀賞鮭魚生態。最佳觀賞地點為貝利河道(Balley's Chute)、四里急流(Four Mile Rapid)、馬胡河(Mahood River)。最佳賞鮭時間為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
鮭魚拚死拚活就是為了產下一些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