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有許多種 野生的蛤粒 又稱為 文蛤 會隨著生長地域的不同 顏色會有所變化 再福隆海水浴場的左側海灘 出產一種約掌心大小 的野生文蛤 說實在的知道的人並不多 就算是當地漁民在內知道的 也不超過十人 就連附近的澳底漁港的眾海腳 也不知道有這麼一各 好所在 這種文蛤 俗稱"粉僥"或是"蛤蜊"純然野生 外殼光閃如鏡 與市面上 所販售的泥苔外裹的文蛤 就是不一樣 在東北較一帶 出產野生文 蛤的地方 有很多處 另外一處在宜蘭縣境內的頭城海灘 頭城海灘 是屬於黑沙 出產"黑蛤蜊" 幅隆海灘是黃沙所以是"黃蛤蜊" 黃沙蛤 的塊頭比較大 大約四粒就有一斤重 同樣是在東北角 隔壁的和美金沙灣 就是找不到半粒蛤蜊 而北海 岸的白沙灘 也找不到半粒的文蛤影子 淡水河以南的西海岸 出產 的儘是黑沙蛤 福隆海灘才有黃沙蛤 稀奇就是稀奇在這一點 更稀 奇的是 這裡的文蛤不是用網子撈 不是用鐵鈸耙 而是潛水下去用 手摸的 福隆龍門的漁民說 文蛤的呼吸管頂端露出十 會在沙面上 形成一各小凹洞 是黃沙沙面才看的到 黑沙就看不到了 摸蛤的人 利用巿前方是 俯視海底沙面小凹洞 找到目標之後 一個倒栽蔥的 潛下去 用手指挖下去 一顆沉甸甸的文蛤 就應聲入袋了 說的很容 易 難就難在那個小凹洞 必須是內行人才認得出來 且摸蛤時還有訣竅 小凹洞會在漲潮一小時後才會開始露出來 退潮 就縮回去 而且陰天才會露 晴天不露 雨天不露 風浪大不露 大潮水 不露 然而這些氣象海潮資料 也只有當地漁民才有辦法掌握的住 所以珍貴就在這裡 絕不是大陸文蛤所能比擬的 現在這種野生的 文蛤數量也少很多 一個鵝掌大小的野生文蛤 澳底的海產店搶著 要呢 鹽花酥烤 一顆野生蛤蜊 一顆要價四百元 還要看運氣才吃的 到呢 而淡水沙崙 淡海這一方面的蛤蜊 是屬於花蛤蜊 當地漁民常在退 潮之際 在海灘上用鐵鈸來耙 將繩子套在肩膀上 雙手用拉的 若是 感覺到鐵鈸碰到硬硬的 八成都是蛤蜊 又稱為 粉堯 而西濱海岸 線 從八里到新屋沿岸的咕咾石區域 都有 石蚶 可以抓 但是需要 工具 一跟螺絲起子加上棉布手套 就可以了 一手將潮間帶的石頭 翻起來 一手用螺絲起子翻弄細沙石 往往石蚶就是躲藏在石頭下方 另外在沙灘區也可以摸到 花蛤 當地人稱為 花蛤仔 ㄧ般人稱為 海瓜子 漲退潮都能摸到 ㄧ般海瓜子都藏於沙底約一呎左右的地 方 最容易識別的方式就是 當手伸入沙裏時 有感覺沙是冰涼的 那 就對了 不過現在隨著野生的蛤蜊數量越來越少 但是市場的需求卻越來越大 所以養殖隔離就變成主要來源 也有一部分是來自對岸大陸沿海的蛤 蜊 說真的論肉質 還是咱門台灣的蛤蜊滋味甘甜 大陸出產的蛤蜊只 是個頭比較大而已 味到差了很多 而台灣從台南至彰化沿岸所出產的 也都是以米黃色的花蛤為主 蛤殼上有條形花紋 所以基本上魚販所 說的也沒錯 都是蛤蜊 只是因產地的不一樣 而有花色上的差異 當然 產地不一樣 滋味也會有差啦
這是海瓜子 不要看錯囉 海瓜子中間部位比較薄 文蛤比較厚
文蛤的一種 下圖
台灣產的 文蛤 與 海瓜子 下圖
用鐵拔工具來挖文蛤
簡單的手工具也可以挖文蛤
這就是福隆有名 鵝掌大小的黃沙蛤
物以稀為貴 一人份四百元 還要看運氣才吃的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