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是捕魚高手 在淡水河流域 鳥類是顱鶿 獸類是水獺 水獺耳膜 內有瓣膜 善於游泳潛水 頭頸連貫成流線型 四隻短截 各趾間有蹼 游泳時前肢緊貼 後之蹬蹬的踢水 尾柄粗長有舵的作用 速度衝刺 雖速度比不上魚類的敏捷 盡而轉向朝動作較慢的 蟹 蛙 鯰 鰻 下手 鱸鰻頭 貓嘴鬚 鴨腳蹼 狐狸狗 是人們對水獺的描寫 體型大小像 狐狸狗 巢穴在岸 覓食在潭 是晝伏夜出的ㄧ種水獸 由於行動詭譎 即使久居河邊溪邊的人家 也難得一睹廬山真面目 不過倒是可以 從潭邊殘留下來的辦結鱸鰻頭或鱸鰻尾 還是從一堆夾雜毛蟹殼的 獸糞中 判斷水獺曾在這裡出沒 有魚的地方就有水獺 人們都認為水獺是有魚的指標 鱸鰻少了 魚 就多了 有一位金瓜寮的楊炳先生說 約在四十年前的ㄧ各清晨 例 行前往溪邊回收昨夜放置的毛蟹籠 在現場大吃ㄧ驚 毛蟹籠空空 的 竹籠被咬了ㄧ各大洞 又是水獺的傑作
在瑞芳相思嶺渡船頭的基隆河畔 還曾鬧過ㄧ次鬼 距今四十多年 前 ㄧ夥挑米要赴基隆販賣的腳伕 ㄧ次天亮趕早 潭邊忽然傳來ㄧ 聲水響 水圈蕩漾開來 即非頑童丟石頭 以不是草魚翻身 直覺上以 為是碰到靈異 大家心頭發毛 以為是鬼魅出現 其中ㄧ位少年郎不 信邪 扁憺粗棍握住 夜半守候在潭邊埋伏 直到天亮之際 天濛濛亮 那"歹物"果然出現 十多人亂棒齊下 癱死在地下的卻是一隻水獺 水 獺肉帶有腥味 不過水獺皮就值錢了
歸屬於哺乳類食肉目貂科的水獺 這一件貂皮可是昂貴之物 相傳把 一塊水獺皮鋪在地上 過了ㄧ夜 五呎之內 全不沾露水 山上百姓剪 裁做成獸衣 在荒山露宿聽說可以賽過蓋雙層棉被呢
俗語說:水獺皮第一貴氣 但是識貨的人不多 它曾目睹有人摸黑到 灣潭去偷電魚 不小心意外的電到了ㄧ隻狗 本要丟回潭中的 但仔 細瞧瞧 發覺這一隻狗的嘴臉又不太像一般的狗 撈起來ㄧ看後經人 指認才知道是隻水獺
在河川的平衡上 有所謂的一物剋一物的現象 以淡水河為例 稱霸 新店溪的是"鱸魚" 橫行南北勢溪的是"鱸鰻" 鱸魚的剋星是鱸 鹚 "鱸鰻"的剋星是水獺 但是很不幸的是 鱸鹚跟水獺的天敵居然 是人類 以前曾有人在"頂埤"也就是現在的青潭堰現址 抓到伊之誤入魚柵 的水獺 雙溪口下龜山橋下有有一隻水獺誤闖流刺網被捕 烏來瀑 布下的潭窟 也是一樣逮到一隻誤入網尾的水獺 對北勢溪瞭若指掌的賴永成先生曾說 水獺從岸石上滑入水潭的美 妙姿勢 靜悄悄的 了無水痕 貓出水面 可以腳踏水中 頭胸露出水面 直立如人游泳 咬到鰻鯰類時 還會站立岸邊咬食 像松鼠捧食 上岸 之後還會像狗一樣 抖落全身水珠 然後就會在岩塊上理毛梳理 不 過水獺屬於孤獨性 一潭只有一隻水獺 不可能有二支 更不可能結 群出現 不過以他巡溪的經驗 非常確定目前尚有水獺活在北勢溪的 源頭潭窟裡 只是潭名不便公佈 具金衣百五十年前的淡水廳志 裡 頭就有記載 水獺 又名水狗 民國十四年 日本人調查水獺的產地 在 北台灣只列三峽 永和 目前水獺族群銳減的因素 緣起於水獺本身 ㄧ年二胎的限制 再加上人類在溪流河川設網 又電 又毒 又網 造 成水獺生存空間變小 棲地喪失 所以水獺已經在本島上看不到了 在台北省立博物館裡面有一隻台灣水獺的標本 已經孤零零的站在 那裡很久了
分類 食肉性 中名 華南鼬鼠 英名 Gloden Weasel 學名 Mustela sibirica 分布 歐亞大陸 日本 台灣 爪哇 形態 頭及體長28-39公分 尾長15-20公分 體重0.36-0.8公斤 體上部由 頭至尾包括四肢為暗黃棕色 體下部較淡 唇及下巴白色 喉部有白斑 習性 棲息於各種森林離水不遠處 穴居性 夜行性 晨昏活動 以各種的小脊椎動物 蛙 魚 鰻 蟹 為食 懷孕期38天 ㄧ胎二隻 壽命8年
水獺的影片 真是 卡哇意 http://tw.video.yahoo.com/video/play?vid=891631&fr=y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