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釣系列-軟絲垂釣樂趣多

  • Share this:

軟絲屬於軟體動物的頭足綱鎖管科,正式名稱叫「軟翅仔」,牠的外型有些類似團扇,也有人叫 牠「扇魷」。牠的外型粗看起來和花枝十分近似,二者最容易的分法是花枝體內有一枚船型骨質 的「海螵蛸」,軟絲體內則只有一條透明的角質內殼。此外,花枝只產在冬末到春天那一陣子, 季節過了就會死亡;軟絲則一多四季都有。 一般說來,軟絲在台灣北部、東北部和澎湖海域只要水中有礁石的地方都有牠的蹤跡,夏天數量 多但體型小,冬天和春天則常有大傢伙;嚴格說來,最佳釣期應該是秋天到早春那一陣子。 通常軟絲比較喜歡海水鹽度較高的環境,尤其是久未下過大雨,岸邊海水清澈且鹽度較高,釣場 又有苦蚵、青鱗之類的小魚大量出現的時候數量最多。 夏天清晨出現的軟絲,通常都是4、5台兩以內的小傢伙,但數量多且索餌強,以下,是資深釣友 的經驗: (一)在裝備方面:釣竿以輕巧為原則,一般在釣點離水面較高的防波堤或岬角,宜使用附小型捲線器的甩竿,其中以18呎以內的1號竿較適用;但在地勢比較低的海蝕平台釣場,則以18呎以上的長手竿較理想。木蝦則以2吋大小最適用,買來後宜先在水桶中作適度的測試,如果下沉太快或尾部翹太高,宜將木蝦胸部的舵鉛作適當修剪,使尾部翹起呈45度角。 (二)在釣場選擇方面:垂釣時,宜選人少比較清靜,垂釣時比較不會受到干擾,水略深而清澈,海流比較平緩的岬角內側、防波堤內緣、海蝕平台外緣水中暗礁多處下竿。此外,小漁港防波堤下方的消波塊附近水域也是理想的釣點。 (三)在垂釣技巧方面:使用甩竿垂釣宜先儘量遠投,待木蝦快沉到底時,先大角度的猛抽釣竿晃一陣餌,然一邊輕輕晃餌一邊慢慢回收;當軟絲抱住木蝦擬餌時,通常會有幾下猛烈的掙扎,此時繃緊釣線,讓牠掙一會,然後慢慢揚竿收線。如果運氣好遇到大軟絲,拉到水面時以撈網撈取。 若在釣點位置離水面近的海蝕平台或小漁港以手竿垂釣,可選礁石邊緣或消波塊縫隙的邊緣晃餌;這種釣法可以清楚的看到軟絲游過來抱餌,垂釣時也更富於樂趣。 (四)在潮水的選擇方面:不論在何種釣場,都以漲潮特別是滿潮前後水位高時索餌最強。 (五)特別提醒:軟絲離水之後通常會噴出墨汁,應提防沾到衣服;如果不小心沾到,應立即洗淨,否則回家後不容易洗掉。 軟絲的肉質極佳,過去以釣來「吃」為目標,現在許多玩擬餌的釣友以釣軟絲為作入門對像魚, 之後發現釣軟絲有極深奧的釣技可探討學習,現在釣軟絲的樂趣已超過吃軟絲。 軟絲全台灣的海邊大都可釣獲,只要有消波塊的堤防都見棲息,水質愈佳的水域愈多,沒有明顯 的盛漁期,但以冬天釣獲的魚體較大。釣友說,過去釣軟絲被認為沒有高深釣技可言,許多人是 在防波堤釣其他魚,發現水中有軟絲游動,才以釣軟絲的釣竿釣獲,單純是釣回家食用。 而釣軟絲不能有搏魚的動作,中魚後好像鉤到水中的塑膠袋一樣,只能扣緊慢慢收線,一出線軟 絲就會逃跑,或者斷足求生,讓釣友只拉上一條「軟絲足」,因此,軟絲缺乏一般搏魚的快感, 不過,其肉質極佳,釣軟絲多數為滿足口腹之慾。 軟絲一般使用木蝦擬餌,是目前公認最佳的方法,不過,在同一釣場、相同等級的木蝦,釣獲的 成績差別甚大,有人在短時間接連上鉤,有人一尾也釣不到,原因就在晃餌的功力。由於釣獲成 績差別甚大,才引發釣友學習動機,加上現在木蝦便宜,大家都玩得起,有人釣出心得而專攻軟 絲,甚至相邀到綠島,釣到家人看到軟絲就怕,唯恐吃多了尿酸增高。 天色未黑前進場 把握黃昏索餌潮和平島釣軟絲仔每日的黃金時段,約從黃昏到夜間9時前後,釣友古振興推斷,礁巖海岸的和平島 釣場,每到黃昏,就會有鸚哥、臭肚、白毛等藻食的魚類靠岸準備找尋洞穴過夜,當地的軟絲仔 也會利用黃昏埋伏在淺水處,伺機狙獵回家的小魚。所以釣友最好在天色未黑前進場,一方面把 握黃昏時的索餌潮,一方面也提早瞭解釣場周圍的地形,比較好在入夜後掌握釣場安全。 如果錯過黃昏時段,就得看海流動作,和平島的軟絲仔通常在最高潮和最低潮位沿岸潮流暫停的 時候不會索餌,得等到海流再次流動才會隨水進入小海灣內索餌。夜間9時前索餌較積極,再錯過 這個時段,就最好稍微休息,等黎明前的最後一波釣況了。 近日軟絲仔體型不錯,木蝦假餌通常得用到4寸大小,隨著時段和月色多試幾種顏色,總之「多換多試」到第一尾軟絲上鉤,才固定使用當天的假餌。如果索餌魚訊中斷,也不妨換隻假餌再出竿。和平島陸岬的釣位較高,而且腳邊有崎嶇的暗礁,使用12台尺以上的拋投竿比較不會讓母線掛到 岸邊,9台尺以下的假餌專用竿,則只能在風平浪靜的時候比較好用,風浪稍大就得退到造船廠邊 的防波堤或往八斗子、鼻頭方向另覓釣場。而且短竿比較不易岸邊起魚,得配合撈網或頭足類專 用的撈鉤才比較好用。 和平島三支主要陸岬釣場中,最靠近基隆港口的一支,近期風行夜釣白帶魚,只要看釣友使用較 粗長的遠投竿,夜光棒拋投也較遠就可知道,持短竿的軟絲釣友最好不要過去湊熱鬧。當地釣場 雖還沒到擁擠程度,拋投前最好回頭看看,以免假蝦的鉤刺誤傷身後的同好。 木蝦假餌前裝用的夜光棒,大小和亮度不太會影響軟絲索餌,但夜光棒裝得太靠近木蝦時,容易 引來白帶魚攻擊,咬斷釣線就會讓木蝦失落。 木蝦和夜光棒的距離,可以視當晚釣獲的軟絲仔體型略做調整,一斤下的小軟絲可調到120公分, 二斤上的大軟絲可以將夜光棒和木蝦間距調遠到150公分。夜光棒雖對釣況影影不大,但可以增加 釣友在黑暗中操作釣組的方便性。 和平島軟絲釣場不時會有章魚上鉤,釣上的章魚要妥善保管,釣場邊已發生過多起章魚從蓄養潮 池內開溜,或咬破塑膠袋開溜的案例。章魚生命力極強並且可在陸地運動一段時間,最好先「處 決」後再裝袋關入冰箱保鮮。 軟絲仔的學名是萊氏擬烏賊,俗名雖經常被寫做「軟絲仔」,其實其體表並沒有曳絲一般的軟 條,依基隆方面的俗稱應寫做「軟翅仔」,因為軟絲仔外套膜周緣的鰭長得像翅膀。 軟絲仔在台灣北部產卵時間大部分落在陽曆4月至11月間,但在較溫暖的南部和澎湖,週年都有繁 殖行為,頭足類生物成長迅速,軟絲仔剛孵化的時候還只有豌豆大小,但一年內就可能增長到重3 至5台斤的大型個體。正因為頭足類動物的這種特性,所以包括外洋性的槍魚則、魷魚和近海的小 卷、透抽等頭足類,幾已被稱為「未來人類海洋蛋白質最有希望的來源」。 軟絲仔和大部分頭足類,大部分都被推定只有一年的生命週期,但近年在台灣海洋生物學界雖也 投入不少「耳石定年」的研究,由於軟絲仔幼年期的耳石成長速度不定,所以,超過5台斤的超巨 大軟絲,生長年齡還有研究的空間。 在台灣產的章魚、花枝(烏賊)、透抽、小卷、軟絲仔和魷魚等頭足類海鮮食材中,軟絲仔算是 身價和肉質滋味都排名第一的食材,由於難以用專業的漁法大量捕撈,所以大都在產捕的港口就 銷售。也就是海產餐廳的水槽中的軟絲仔大部分都是活體供應的原因。 軟絲仔本身對淡水耐受度差,外表皮又極薄,淡水容易破壞組織張力滲進其組織,即會破壞其肉 質。所以釣獲保鮮時千萬不要碰觸到冰塊所溶出的淡水。 對許多老號來說,肉質Q中帶脆又多鮮汁的軟絲仔,最好的料理方法,就是「不要烹煮」,去皮 切片劃花,再用紫菜捲起的「軟絲仔沙西米」永遠是最膾炙人口的吃法。

這就是軟絲

這是釣軟絲的木蝦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