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藝術博覽會主題定為「藝術與科技」,今天一家科技公司在博覽會場上展示新媒體藝術─藝術家的畫作轉換為數位影像以網路相框呈現,推出「數位畫廊在我家」的新概念。
推出「數位畫廊」概念的沅康科技公司表示,此次與「首都畫廊」的紅膠囊、徐畢華,「99度畫廊」的邱顯德、陳顯棟,「家畫廊」的余承堯、林壽宇與「羲之堂」的李義弘、李小可等合作,將八位藝術家的傳統畫作轉換為數位影像,代表著新媒體藝術時代的來臨,未來藝術也可以更普及、更貼近一般人的生活。
此次與八位藝術家的合作只是一個開端,科技公司指出,未來此一系列網路相框的研發除本身技術外,更將提升內容涵蓋面,除目前現有的名家畫作、攝影作品和藝文影音外,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都將持續擴充。
科技公司說明,這項技術透過網路就可接收並播放各種影音、圖片資訊;在內容上,透過其「摩客生活家(www.UrMOCO.com)」網站上的個人相簿、音樂電台、視覺藝廊等單元來豐富內容;在運用上,透過強大的處理軟體即可處理所有繁瑣的資訊內容;在顯示上,不僅可以單獨播放顯示,更可透過改組彼此串連形成多樣態顯示組合,成為功能強大的顯示器,不單僅是數位相框
青年藝術家邱建仁繪製的油畫作品「五口」,將他小時候的生活照片為藍本,繪成生活記憶片段,新寫實派的畫法在300公分x200公分的畫布上活躍呈現,開展當天就被一對夫婦以65萬元買走。買畫的女主人意猶未盡,隔天又帶著女兒以15萬元,買走另一幅油畫。國家美術館另以20萬元洽購他的作品「歇息」。
面對這樣的銷售成績,還是台北藝術大學學生的邱建仁高興地說:「這筆錢足夠讓我的工作室,至少撐兩年」。
無獨有偶,青年藝術家賴易志創作的視覺藝術品「空白系列」,以仙人掌製成心的形狀,象徵人心明明是充滿熱情的,卻像仙人掌一樣長著刺,時時防衛著,有些寂寞、有些矛盾。作品一掛出就被台南一名醫師收藏家以20萬元買走,國美館也以同樣價格買走同版作品。賴易志說,聽到買主對他說:「我對你作品有信心」,讓他更有信心走下去。
青年藝術家,作品很搶手
藝術家吳耿禎連結童年記憶與親情力量的感召,還有曾在中國黃土高原流浪的經歷,以工業化的木夾板發展出立體作品「木谿山行旅圖」,以36萬元售出。何孟娟「我有無比的勇氣」系列,一共畫了8幅,到昨天止,賣到只剩兩幅,每幅售價約8萬5千元,相當搶手。
女青年張恩慈以刺繡完成的作品「白雪公主」,畫面還帶有自雪公主的眼淚,寓意白雪公主不一定是每天都快樂的,她也有悲傷的時候,這一幅150x150公分的作品,以15.8 萬元售出。
國外藝術家的作品銷路也不錯,香港知名藝術家葉錦添的一幅「LiLi2」攝影作品,是他首次在世貿一館展售,就賣了18 萬元,讓代理他畫作的畫廊嚷著要再多進一些他的作品來展售。國際知名藝術家Siluio vigitatro創作的「天使與魔鬼」一組三件,也以75萬元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