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博覽會

  • Share this: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從八月二十九日至九月二日在台北世貿中心展演一館展出,各具特色的藝術品導覽,吸引不少民眾參觀。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九十七年八月三十一日

在黑暗的展覽空間裡,一串串棋格式拉開的LED簾幕,流動的光影在簾幕間不斷前行,仔細看,隱約可辨識出像是行人與車輛在城市間的移動。站在簾幕外看的人,彷彿是置外觀察著芸芸眾生,而眼前移動的光影,卻更像生活在城市的人腦海中存留的記憶畫面,那麼切身卻看似疏離。

美國藝術家吉姆.坎貝爾新作《街角》。藝術家對城市生活的感受與呈現,以科技為媒材探究人文的議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策展人以「遊」為主題的展覽內容:21世紀的當下,人的內心想什麼?怕什麼?因此做了什麼?

另外, 澳洲 藝術家尚恩.格萊德維爾,年紀雖不滿四十歲,卻是近來在國際藝壇急速竄紅的人物,這次展出「瘋狂麥克斯」系列新作〈向曼地曼地前進〉,雙螢幕投影將機車騎士於白晝及拂曉時分的極限演出同時呈現,沒有特定的方向與終點,卻也彷彿超越過去與現在。

其他參展藝術家還包括韓裔「錄像藝術之父」白南準、 肯亞 及 德國 雙人藝術團體「英格麗姆萬吉羅伯特胡特」,及台灣知名當代藝術家陳界仁。

,今年共有一一一家國內外畫廊參加,國外畫廊有四八家,占約總數的五成,為博覽會歷年之最,其中更有卅九家國外畫廊是首次參加台北藝博會

今年台北藝博會的展出內容包括傳統寫實、現代抽象、科技藝術等等,作品數量和類型相較於過去多元許多,展場共規畫成「經典展區」、「當代展區」、「電子錄像區」、「台灣製造:新人推薦特區」、「日本當代特區」等,以及由策展人胡朝聖策畫的年度主題特區「遊:藝術與科技」等七大區塊。

今年的藝博會中可以見到科技藝術類作品略有增加。今年度推出的主題特區「遊:藝術與科技」,展出美國科技藝術先鋒級藝術家蓋瑞.希爾(Gary Hill)、已故韓國藝術家白南準、美國藝術家吉姆.坎貝爾(Jim Campbell)、 澳洲 當紅藝術家尚恩.格萊德維爾(Shaun Gladwell)以及台灣當代藝術家陳界仁等人的多媒體藝術。此外,參加藝博會的如韓之演藝術空間也展出白南準以鋼琴為元素的立體作品,及美國James Cohen Gallery帶來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的影像創作,都為台北藝博會增添不少當代性與科技味。

老電視堆疊出巨大的錄相機器人,造價4千萬的〞波依斯之聲〞,是韓裔已故藝術家,白南準的經典之作,諷刺人類對科技與影像的,過度依賴,中國風加上電腦燈光設計,創作出光采炫目的作品,一件件多媒體創作,突顯出了本次,〞藝術與科技〞的主題。 韓 藝術家白南準1990年作品,私人收藏,價值4000萬 台幣 。

鮮豔的色彩、刻畫出台灣農民刻苦耐勞之虞,逗趣又旺盛的生命力,這是藝術家林文強的作品,畫裡頭歡喜的氣氛,似乎也透露出這一兩年、台灣藝術市場的蓬勃現象。往年人氣低落的藝術博覽會,今年呈現出超強的發展,不但有111家國內外的畫廊參展,今年國外來參加的畫廊數目,更是多過於往年。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