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玩得快樂
文◎劉耀南
從小有記憶起,只想要玩,因為食、衣、住、行的基本要求低,也都自然接受,沒有什麼特別的念頭要去想食、衣、住、行的問題。
但是在玩的時候,本來都是很快樂,有時卻也有一些不快樂的結果發生,像是一些自己沒有把握的動作,有一些技巧、困難度的事情,自然有一些年長的人會禁止或警告,或他們不會找我去參加那一類的玩耍或遊戲或活動,而我也會另外找一些可以玩的去玩。但是有時也會在旁邊看他們玩。
漸漸有些原因他們缺乏玩伴時也會找我去玩那些我不會玩的活動,而且也會慢慢教我要怎麼樣玩。但是在教我玩之後一起玩或單獨輪流玩卻有一個狀況產生:即玩的時候能被他人(玩伴)接受或不接受,而其實一開始自己都不會想到他人接不接受,只是想玩而已,沒有任何其他的念頭。但是之後當他人不接受我的玩或玩得不快樂時,我會想到二種情況:一是不要玩了,二是不要跟某人玩,但是還是要玩。
漸漸長大了一點,我還是想玩,想要抓住每一個玩的機會,於是自己會找機會去練習那些玩的技巧。像騎腳踏車,一開始是騎三個輪子在附近騎著玩,慢慢地其他的玩伴都換成二輪子到遠地方去玩;我母親也有一台女式的二輪腳踏車,我要求母親教我練習騎,中間摔了幾次,後來漸漸會騎了,也跟著其他人一起到遠地方去玩,騎腳踏車來回都非常快樂。後來學騎機車、開汽車,只是想要到更遠的地方及有需要載人、載一些東西更方便。
但是方便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也要遵守更多的規定與付出更多的時間、金錢去維持或保養車子、租車位、稅金、停車費等,樣樣都有,心中不愉快的感覺就越來越多。因為越是方便,使用的資源多,而且他人也會共同使用時,自然要付出代價及遵守各種限制以避免他人的不愉快。
想想一個人的需求漸漸增加,人人都不斷地在提昇自己的需求,希望給自己更多的方便,於是個人如何選擇適合的需求及適宜的方便,而能得到快樂並且使他人能夠避免不愉快,這就是修行的功課。
最適合的需求是向自己身內求,不是向外求。
最適宜的方便是不與他人共同使用資源。
能夠做到前面二項則能使自己得到快樂,又能喚起他人也能夠做到前面二項,則能使他人能夠避免不愉快。第一項的需求就是提昇三魂的能量,去除體內外靈,消除轉世輪的因果記錄,打通阻塞的穴道、氣道,修補體內因果洞。第二項的方便就是開發自己的眼通及十八種靈物,因為天眼人人都有所以不會與他人共同使用資源。
第一項的「需求」是基礎必須落實,達到一定的標準而且穩定後,才能保證第二項的「方便」能順利運作,發揮最佳的效果,否則基礎不穩當,在運用天眼及十八種靈物時,就不會達到「方便」的要求了。
因此修行的過程是:
自我了解→自我改變→自我實現
修行的方法是:
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相同的錯誤避免再犯(不貳過)
凡是能做到最適合的需求及最適宜的方便使自己快樂,又能喚起他人也能夠做到,就不是錯誤;反之即是錯誤。具體的講,修行有三個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沒有拿到人體使用說明書,共分四冊,即主魂、覺魂、生魂、外靈。
第二個錯誤是有拿到人體使用說明書,但是沒有仔細研究、領悟、運用。
第三個錯誤是有拿到人體使用說明書,也有仔細研究、領悟、運用,但是效果不彰。
改正錯誤的方向有三種:
第一是由事上去改正錯誤。
第二是由理上去改正錯誤。
第三是由心上去改正錯誤。
由事上、理上去改正錯誤是不可能達到不貳過的,由心上去改正錯誤才有可能達到這個目標。但是不貳過不是即刻就能達到的,必須由心上去改正錯誤,再配合事上、理上實際運用才能漸漸達到。
一路走來
文◎劉先生 緣起 自從民國九十六年五月一日第一次踏入三重研修中心,至今已經整整一年了。 當初是無意間從網路上看到許師尊的二本著作,大約在相近的時間,也認識一位具有陰陽眼能力的人,他看得出我正在修行,因此邀請我常去找他,他要幫我開啟眼通能力,但我決定先研讀師尊的二本書之後再決定先去哪邊一探究竟。在詳細閱讀許師尊的著作之後,對於相關的內容非常好奇,沒想到有人研究出這麼有系統的理論,於是上網搜尋相關資訊,這才找到了三重研修中心的地址與電話。 在接觸內道靈修法門之前,我從小就在佛教家庭長大,如果從國中起算,學佛與靜坐的時間都已經長達二十幾年,而且靜坐很少間斷,吃素也已經有十八年了,我也曾經練過氣功斷斷續續約十幾年。 由於似乎天生對於修行有所偏好,因此大學時代除了參加佛學社之外,也運用寒暑假到處參訪佛教寺院,參加許多學佛營、禪修營、佛七、禪七,以及各種法會等。曾經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非常地投入,因此包括念佛、靜坐、止觀、參禪、密法都曾認真研修。 我是理工科系畢業,如果道理方法說不通的話,我是不容易接受的,所以在佛教中我的師父也是我精挑細選的明師。因此,我在佛法中受益良多,也曾運用佛法去幫助別人。 不過,有時候難免有些感慨:為什麼明明問題很嚴重,大家似乎都視而不見,卻只有我提出,還被圍剿?自己的運氣似乎不是很好?雖然在別人眼中我的定力不錯,但有時仍會有強烈的情緒起伏?為何只要當天晚上沒靜坐就很不容易睡?…… 在深入了解靈學理論之後,許多謎團終於解開。 內道靈修法門讓我了解:良好睡眠的原理與重要性、植物人會醒來的機制、修心養性的重要性、腦意識氣與靈魂真氣的不同、三魂七魄、六識感應能力、投胎轉世之謎、天堂與地獄的真相、宇宙的起源、有沒有外星人、人往生之後到底去了哪裡、超度的真相、……等。 剛開始接觸大道,很重要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暫時放下過去所知與所學,仔細地研究探討未知的事物,然後自己再去分析、認識、比較、選擇。 佛法 佛,覺也,梵語佛陀耶,含有「覺察」與「覺悟」的意義。 覺察,覺察煩惱障;簡單地說,就是要有對於煩惱已經形成障礙的覺察能力,而且要能有所突破,使這個障礙不會妨害自我。 覺悟,覺悟所知障;簡單地說,所知是有限的,對於有限的所知所造成的障礙要能夠覺知與突破,以免自我設限,淪於自我意識的侷限範疇。 因此,即使是現代不同於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經典的道理方法,也不應先入為主預設立場。更何況,佛教經典由古梵文、巴利文,到中國後翻譯成藏文、漢文,翻譯者使用符合中國習慣語法的方式翻譯;後來,許多修行者以自己的修養詮釋經文,表達自己的修行或理解心得,包括所有的論典和現代各種詮釋的著作。 例如「唯識」,這是中文的習慣語法,但在梵文中是「識唯」。 唯,肯定。 識,了別。 唯識,按照中文的習慣語法,就成了「先肯定再了別」,那是不通的,因為對於人事物與各種現象的表相有了先入為主的成見,要如何客觀地認識呢? 唯識,按照原意是「識唯」,也就是說先從表相建立法相,然後客觀地去認識、了別,最後才能肯定。 以「靈學」為例,如果僅是從表相上就認定是「靈異」、「追求神通能力」,那就很難再客觀地去認識靈學的內涵;如果是建立在「靈魂學」,是一門有系統、關於靈魂的學術理論,則可以客觀地去認識、了解相關的修心養性、人的三魂七魄、人體內的四種氣、轉世、輪迴、因果、傷痛、疾病、無意識、天眼靈力、……等相關內涵。 佛法中的「無我」,並不是否定自我的「沒有我」。 無,在佛法中含有「突破」或「不一定」的意思。 也就是說,每一個自我,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需要不斷突破與超越,才能有所成長與進步。就如同現在如果不會使用電腦,是非常不方便的,但在三十年前,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想像!所以,即使不懂佛法的人,也時常在突破、超越自己的腦意識,更新、充實觀念與知識經驗,讓自己活得更好。 修行,在佛法中的解釋:修正身體、言語、意念上不好的行為,培養好的,並且要提昇、增上。 因此,即使沒有參加任何宗教,只要不斷調整自己,讓自己減少不好的觀念、思想、言語、行為,培養好的,甚至提昇,都可以說是在修行。 各種宗教的修行方法,可以說都是修腦意識氣,為了修心養性,保持純的腦意識氣,因此有許多戒律與規範,約束教徒或修學者的行為。在過去古老的年代,大家意識都比較單純,因此比較容易依之修行;但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強調訓練與運用腦意識,想要很單純並不容易。 以佛教而言,當初釋迦牟尼佛研習印度十一大學派,自己修行證悟之後創立第十二大學派的佛教,是個有較完整修行系統的宗教;所有經典都是應機說法的記錄,針對當時的時空環境與聽講者而說。佛教的觀點:「人人皆有覺悟的本能,人人都有成佛的機會。」 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前曾告訴弟子:「未曾說法。」 內道靈修法門 以前我對基督教一直無法接受的就是「信者得永生,不信者下地獄」,而且無論如何修養,也不可能成就和上帝一般的境界。在了解靈學理論之後,得知肉體死亡後主魂(靈魂)是永生的,覺魂與生魂則會回到地府界天磁場清洗歸檔或飄蕩於冥冥空間;我們的靈魂光,都曾經參與創造宇宙物質世界。 因此,各大宗教的教主因當時的時空環境,指引教徒修心養性,卻很難用語言文字來描述自己所達到的境界,也很難引導信徒或學習者完成和自己相同的成就,因為當時所處的環境的知識水平並沒有電腦、記憶體、電波、磁場、能量、……等的知識與觀念。 現在我有幸加入大道,研修內道靈修法門,一路走來,從剛開始基於好奇而自己找上門,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觀察道場狀況、志工、助教、教練等,加上研讀靈學寶典與常常來抱珠,以及聽CD與看DVD、上課等,而且這裡沒有神像、沒有燒香、沒有符咒、沒有個人偶像崇拜、不是宗教,因此我確認這是個正派的好地方。 後來停掉了二十幾年的靜坐,依然可以順利入睡,原本容易肩膀、腰背痠痛也獲得改善,以及許多觀念的釋疑,我更加認同大道。 內道靈修法門,是個簡單、有系統、安全、可印証的修行法門,因為每個人體內都有玄機,這是「大眾都可以修行一世就有所成就的修行之道」,因此簡稱「大道」,除了可以解決自己的因果、病苦等問題,能力足夠之後更可以渡人、救世,幫助許多疑難雜症的病人,研究宇宙、科學、醫學……等。 我睡覺睡了三十多年,總算知道自己每天睡覺的時候,在完全無意識的狀態下,主魂全力出動靈魂真氣照顧我,真是非常感恩! 我也終於知道為什麼我只記得這輩子年紀稍大以後的事情,前世的事情都不記得,原來是因為覺魂是出生之後新培養的,所以只有記錄這輩子的事情。 我也了解為什麼努力修行,但是有時負面的情緒會被放大到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甚至難以控制,原來外靈的影響是如此巨大,甚至包括因果與疑難雜症的啟發…… 在這個外靈干擾非常嚴重的現代,我有幸能夠在深入探討佛法之後進入大道,了解並體會內道靈修法門,包括修心養性的狀況可以測定心角,身體狀況可以調整與改善,精神狀況越來越好,日常生活少了很多束縛,活得更自在! 從昔日的宗教修行,一路走來到今日的內道靈修法門,就如同我們從平地開始爬山,在平地時看到一番風景,走到山腳看到另一番景象,爬到半山腰可以看到視野遼闊的山下景色,爬到山頂則是海闊天空、一望無際。 完整的信心,包含了自信與信他。只有自信而沒有信他,容易流於狂妄自大、傲慢偏見、驕縱跋扈;只有信他而沒有自信,容易流於消極依賴、貶損自我、推卸責任。 吸收消化別人的知識經驗,去蕪存菁,成為自己的知識經驗,實際行動、體會、印證、改良、提昇,自然就會有信心,而且還要不斷突破與增上。 非常感謝許師尊、劉老師、吳老師、教練、助教、一起走在大道之路的所有同修,我們除了自己獲得好處、提昇能力之外,更要隨緣、盡心推展大道,因為還有很多的靈魂光正在等著和我們相遇呢! 各位看倌!當我們遇到偶像、明星,甚至是親朋好友、同學同事、老師學生、各行各業有所專長成就者,乃至德高望重、各宗教修養有成就者,是不是多少都會想親近、握手、簽名、合影留念?因為我們都想沾沾光、與有榮焉!您也想沾光嗎? 「我想沾光!」 「身處黑暗?」 「混沌未明!」 「大道救世!」
行醫一年餘 文◎蔡昇宏醫師 行醫至今,已過一年餘,經歷內科與精神科的洗禮,看見過飽受身心折磨的病人,人生無常,與生老病死的生命旅程。 生與死,是自然的現象,也是每個人必經的歷程;老化,當然也是自然的過程,好比春夏秋冬、四季變換;然而病呢?病苦,是自然的嗎?是每個人都必需經歷的嗎?或許是吧!但……也未必是如此。 生命將殘,危惙之際,難道就一定得接受病苦的折磨嗎?曾經照顧過末期病人,其身心所遭受的痛苦,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痛苦…哀號…哭泣…卻也喚不回什麼,只是不斷的埋怨:為什麼是我?為什麼要這麼苦?憤怒…否認…到最後,也只能默默接受這無情的事實。而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除了心靈上的支持之外,似乎也無法多做什麼…畢竟,西方醫學是有極限的,對於絕症,藥物的幫助又能有多少?能做的可能就是安寧治療,起碼讓病人在生命最後一程,可以減輕痛苦,比較舒服的離開人世。 在內科,病人的過世並不算少見,隨便一個感染,就可能造成敗血性休克;只是一口痰卡住,也可能讓長期臥床的病人瞬間結束生命。曾經在凌晨急救病人,只因為病人突然心律不整,急救30分鐘後,還是挽不回病人的生命。家屬悲傷哭泣,哭成一團,醫療人員也覺得無力,無法扭轉病人的病情。 一樣米養百樣人,病人百百種,家屬也是百百種,曾經聽過家屬抱怨:「為何住院這麼久,狀況都沒起色?」會有這樣的想法,本是人之常情,但是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卻必須殘酷的告訴家屬事實。事實上,已經遭受破壞的細胞,是不可能再恢復原狀的,能做的只剩下不要讓病情再變得更差,如此而已。器官用久了,當然功能會下降,要讓老化的器官,再變回年輕時的狀況,這已經不是人可以辦得到的事情了,而且也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在精神科,病人不像在內科一般,飽受肉體上的折磨與摧殘。然而,他們的心靈,卻也不亞於內科病人,經歷過坎坷與痛苦的故事…… 曾經照顧過一個病人,飽受憂鬱症的折磨,同時不斷的想上吊,不斷的自責:當初為何疏於關心,大姐在對面屋內上吊了都不知情。面對這樣的病人,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努力的開導與心理治療,希望能讓她走出陰霾。一天,她說她想通了,她不該如此傻,希望我們給她一個機會,讓她出院,她希望重新展開新生活。身為專業人員的我們,雖然覺得病情變化怎麼如此快?一度以為是藥物發揮了功效,經過兩三天觀察後,還是同意讓她出院。 誰知…她出院當天,就上吊了。幸好絲襪斷了,因此她自殺未遂,撿回一命。然而,身為專業人員的我們,卻也十分氣餒,我們很努力想拉她一把,幫她走出陰霾,誰知她卻不想獲救,一心想死。主治醫師開導我們說:我們就像運動員的教練,我們只是敎運動員如何調整姿勢,以獲得更佳成績;若運動員失敗了,我們也毋需因此而自責,好像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幫助他獲取高分,那是他自己的問題,我們不需要跳下去幫他比賽。 看盡了人生的無常,會覺得生命好脆弱,但也體會到生命的可貴。佛家有言,人身難得。想要生而為人,是不簡單的,其機率就好比一隻盲龜,每百年浮出水面一次,而在浮出的那個當下,卻又要讓頭穿過碰巧漂過來,中間有洞的浮木,其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肉身那麼難以獲得,自當好好珍惜。然而,一般社會大眾,都跟隨著時代潮流,不斷競爭,深怕輸在起跑點上,熬夜、超時工作,早已稀鬆平常,殊不知贏在起跑點,卻可能輸在終點! 人性就是如此,生在福中不知福,只有在失去健康之後,才知道健康的可貴,只有在死到臨頭了,才開始唸阿彌陀佛。然而,早已為時已晚…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 修持真道的好處,在於可以清洗累世因果病劫,暢通經絡,同時藉由涼的靈魂真氣循環全身,基礎代謝率下降,以達到細胞延遲老化之功效。現代人因長期處於競爭壓力之下,交感神經往往過度活化,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而修持真道,是在練習「靜」,讓自己處於無意識狀態下,使副交感神經活化,因而達到一個陰陽調和的狀態,亦即「自然」的狀態。 人最深層的恐懼,在於死亡,而病苦往往與死亡有連帶關係。是人都會怕死,特別是有錢與有權之人,歷史上秦始皇求長生不老仙丹,就是典型例子。報章雜誌與新聞報導,只要一說XXX可以治百病,可以防癌,不消三天,馬上就被社會大眾搶購一空,可見大家都很關心身體健康問題,只要是能力許可範圍,再貴都希望買下來。 花再多錢,也買不到仙丹妙藥,因為真正的萬靈丹,不是用錢可以得到的;不需要花錢,而是根本不用錢!它完全免費!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睡」!只要睡得著,好好睡,靈魂真氣就會循環全身,暢通經絡,化解濁氣,讓身體機能恢復正常。長壽的秘訣,在於好吃好睡,只要心思單純,反璞歸真,不重用腦意識,避免因焦慮憂愁煩惱而吸入過多的無形干擾,同時輔以充足睡眠,讓靈魂真氣得以化解外靈濁氣,吸少排多,體內的真氣自然清心靈明,可以逐步提升其靈光純度,不但身體健康,頭腦清晰,連帶福報運勢也隨之水漲船高! 癌症,令人望而生畏,聞癌色變,每四人就有一人死於癌症,以後會更多,每三人、每兩人、甚至未來人人都會死於癌症!這豈是常態?非也!病苦,是人人都該經歷的歷程嗎?這倒未必… 在醫院裡,看多了生病無助的生靈,會感慨許師尊說的沒錯,現在是「白陽末劫」,疑難雜症怪病一堆!西方醫療是有極限的,有形的醫術,總有黔驢技窮的一天。看著病人嚥下最後一口氣,卻也很無奈,無法幫他多做什麼…只是心裡暗自思索:如果這個人在年輕時就加入真道修持,把累世因果病劫洗清,那麼,在他年老時,是否可以避免受病苦的折磨,免於癌症之苦?然而,往者不可復返,死者不可復生,為時已晚,也無法再多說什麼。 真道降傳,是無價之寶!藉由修持,暢通人體玄機奧妙--經絡,讓靈魂光快速培養能量至成熟狀態,同時開發出竅門神通感應能力,化解白陽末劫,使人人達成自我實現、三尊成就之終極目標,以期促使國父世界大同之理想境界之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