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工作,可以讓你年薪翻數倍?店長!什麼工作,可以不計較學歷背景?店長!什麼工作,可以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當家做主?店長!《今周刊》採訪了12位優秀店長,從85度C的24歲年輕店長萬坤生,到台灣麥當勞總裁李明元;從年薪300萬元以上的寶島眼鏡店長楊書維、信義房屋店長郭方偉,到年掌8千多萬元營業規模的無印良品店長徐恒琦,分享他們財富、能力兼具的頭家心得。7-ELEVEn、麥當勞、信義房屋、85度C、王品集團等連鎖業龍頭,揭露他們嚴選店長的標準!
寶島眼鏡店長的差異化經營術,販賣故事─高職學歷年賺四百萬
寶島眼鏡旗下的米蘭米藍店長楊書維,雖然只有高職學歷,但從磨鏡片的學徒開始,就努力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別人懂的我要懂,別人不懂的我也要懂」,讓他在眾多驗光師中異軍突起;「賣別人沒有的」,則讓他成為年薪四百萬元的超級店長。 因為專業表現,取得客人信任,總是願意接受他的建議,配戴比一般二、三千元更高價位的眼鏡;當楊書維還只是一位二級驗光師時,他的平均成交單價就已經是八千元,這通常是資歷大他兩級的主任才可能創下的成績...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596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封面故事1 封面故事2 從未上市100強挖寶 發現明日股王 今周刊.撰文:林宏文、林易萱 今周刊.攝影:吳東岳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您要不要試試這一副眼鏡?」在客人已經試戴了三、四副眼鏡後,楊書維仍耐心地拿出店裡其他適合的眼鏡,盡可能地想讓眼前的貴賓滿意。
這是一位長期只願意配戴隱形眼鏡的六十幾歲女顧客,在她的觀念中,「戴眼鏡很醜!」眼鏡並不是必需品,一副二、三萬元是她可以接受的價錢上限。在為這位客人驗光時,楊書維詳細為她說明視力狀況,以及矯正的需求後,配合客人的預算,挑了幾副眼鏡讓她試戴。只是原本排斥眼鏡的客人,試了幾副總是不滿意。
於是楊書維走進他的辦公室,拿出了一個盒子,「這裡有一副非常適合您的眼鏡。」盒子一打開,擺放在絲絨鋪底盒子內的,是一副在玫瑰金鏡架上鑲了鑽石及紅寶石,做工細緻的眼鏡,馬上吸引住客人的目光焦點,一戴上也非常喜歡。
有適合客人的眼鏡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拿出來?楊書維拿出的這一副LOTOS眼鏡,價值五十五萬元,相對於客人三萬元的預算,超出太多,客人雖然喜歡,但,當然覺得貴。
訴諸專屬風格 不愛戴眼鏡的貴婦 七十萬元埋單
不過在和客人溝通的過程中,楊書維從她身上的穿著及配戴的首飾,觀察到這是一位很注重品味的客人,而且講究整體的搭配,這也是他之所以敢拿出一副五十幾萬元的頂級眼鏡,果然客人的鑑賞力超強,雖然覺得貴,卻也顯得愛不釋手。
於是,他試著和客人溝通眼鏡在呈現個人風格上的重要性。「眼鏡給人的第一印象其實是最強的,更甚於珠寶首飾可以發揮的效果。」接著他開始訴說LOTOS的品牌故事,這是一家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為皇室打造珠寶首飾的公司,眼前這副眼鏡的製作技術,和一世紀前的皇室要求是一樣的。這些故事打動了這位原本不喜歡眼鏡的客人,最後她不僅帶走了店裡最貴的一副眼鏡,另外還配了兩副太陽眼鏡,總共埋單七十幾萬元。
米蘭米藍是上櫃公司寶島眼鏡另一主攻精品眼鏡的眼鏡行品牌,在這裡販賣的眼鏡,價格都是一萬多元起跳,架上的眼鏡多是日本、歐美設計師品牌,也因為每一副眼鏡都有其品味、特色,許多政商名流都是這裡的顧客,包括演藝圈張小燕、政論節目主持人鄭弘儀配戴的眼鏡,都在這裡挑選,三二二總統大選後,新任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來此打點新行頭。
從三萬元到七十幾萬元,楊書維的每筆生意並非都這麼高單價,但在寶島眼鏡體系中,他卻每每都能創下高客單價紀錄,也造就了米蘭米藍晶華店每個月四、五百萬元的營業額。
在一般眼鏡行,一家店一個月的營業額平均在五、六十萬元,如果可達到二百萬元,那位店長應該就會走路有風了!而締造四、五百萬元營業額的這個人,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總經理,或是有名校加持的MBA高材生,而是一位只有高職學歷,從磨鏡片小學徒做起的眼鏡行店長。
苦讀眼科書籍�孆G級驗光師繳出主任的成績
從最基層的磨鏡片學徒做起,是每一位初進寶島眼鏡員工必經的過程,稱為儲備技術師,除了每天要磨五、六十副眼鏡鏡片之外,還要幫師父跑腿買東西、擦皮鞋等等,做一堆和工作無關的事。
「那時的工作真的很乏味,不過我看到讓我繼續下去的動力。」一邊做著像小弟的工作,楊書維看到其他店經理(店長)開名車、戴名錶,也喜歡車子的他,想著有一天也要和那些店長一樣;而寶島眼鏡鼓勵員工入股、實現內部創業,只要當到店長,最高可以入股一家門市四○%的股份,「這個機制讓我覺得,我也可以。」現在,說著當時心裡所想,楊書維手上已經戴著十幾萬元的勞力士手錶,代步的是一輛價值二百多萬元的BMW。
然而一切開始出現轉機,是在他當了半年儲備技術師後升上儲備驗光師的那一刻。學習驗光的技術,讓楊書維深感人的眼睛真是奧妙,也開始對眼睛構造充滿興趣,雖然公司對每一個職級人員都有提供專業的訓練課程,但他那時有一個想法,「別人懂的我要懂,別人不懂的我也要懂」,店裡有那麼多驗光師,他想要凸顯自己的價值。
他跑去買了只有眼科醫生才會看的書,從眼球病理到解剖學,這麼深奧的書籍,非眼科專科出身的他,雖然看不懂,但強迫自己看了三遍,這樣的苦讀,讓楊書維在幫客人驗光時,不僅僅只告知客人被驗出的眼睛度數,他總是多聊上兩句。
「客人進來,一定是有眼睛上的問題想要尋求解決。」楊書維想像自己是一位眼科醫生,提供給客戶有關眼睛最詳盡的諮詢,從一個孩子打球時常被球打到,是因為視力不好影響到他打球時反應變慢,到更嚴重的可能會讓孩子失去自信,聽得只是帶孩子來驗光的家長,當場就幫孩子配了副眼鏡。
《今周刊》企畫製作的〈未上市100強〉專題,今年邁入第七年。儘管去年下半年未上市股票經歷一場大浩劫,許多公司股價大幅腰斬,但過去六年的製作經驗仍然清楚指出,即使景氣市況再差,每年未上市100強的名單中,仍然有源源不絕的創新企業誕生,提供台灣產業升級成長的新動能。 魏忠豪是一個真實的未上市投資案例,也是半年來股價崩跌大勢中少數的倖存者。其實,在去年高檔買進未上市股票的投資人,不少人在二、三月股價低點時被洗掉,慘賠出場,像魏忠豪能夠堅持下來的人,可說少之又少。
這群以高獲利能力躥出的企業,一直是未來股王的熱門人選,本刊特別邀請三位創投名家,為讀者挑出10大潛力股王,以及今年未上市股的5大操作題材。
同時,我們也挑出瑞鼎及友威兩家公司,他們從無到有的創業故事,值得學習。
並提醒投資人應該注意的未上市投資陷阱,在茫茫股海中找到致勝之道。
「最近,未上市股又開始加溫了。」一位投資未上市股多年的創投公司副總魏忠豪(化名)興奮地說,去年他買進的瑞鼎以及雷凌兩支股票,在套牢半年之後,終於在近期股價回升處分掉,讓他從原本帳面賠六百萬元,變成淨賺四百萬元。
這位投資股票已十餘年的創投老手說,去年上半年,他覺得瑞鼎及雷凌兩家公司經營團隊很強,業績成長性又高,因此,分別以二四○元及一八○元,買進瑞鼎及雷凌兩支股票。買進後,兩支股票也真的大漲,其中雷凌還漲到三六○元,讓他high了幾個月。
不過,去年八月後,電子股急速下跌,二、三月間跌到谷底,即使他在股海已翻騰十幾年,但帳面上虧損六百萬元的數字,仍然讓他心痛不已。
魏忠豪坦承,當時真的很不好過,每天回家看到老婆小孩,都只能強顏歡笑。在股價跌得最快最深的二月下旬,有好幾次都忍不住要停損出場,周遭不少把資金轉去操作上市櫃營建與資產股的朋友,也勸他趕緊賣掉電子股。
不過,魏忠豪仔細思考後仍然覺得,他原本買進這兩支股票的原因都還在,而且他也很認真地與產業界朋友確認,肯定這兩家公司的獲利成長並沒有低於預期,因此,他繼續咬牙撐了下來。
魏忠豪的堅持終於獲得回報。從三月起,國內股市明顯好轉,電子股更像旱地拔蔥般地連番大漲,尤其是四月八日以一○五元掛牌的雷凌,股價在短短一個月就漲破三○○元。在雷凌的示範作用下,許多興櫃及未上市股票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瑞鼎也一路漲至三五○元,讓他能夠從容地以獲利四百萬元出場。
未上市股與大盤連動�甞廕托廑^ 但幅度更大
在低迷大半年後,未上市股確實開始蠢蠢欲動。一位投資老手說,未上市股一向與大盤互動密切,但是反應速度通常會有落差,「一般是上市櫃股票上漲後,未上市才會跟著漲,而且幅度有時會更大,但當上市櫃開始跌時,未上市由於流通量較差,通常會跌得更慘。」目前大盤確定走多頭格局,未上市的表現也不會太差。 去年本刊也曾請多位專家預測,列出最值得投資的十大未上市準股王名單,包括雷凌、擎泰、華擎、聚積、綠能、晨星、智微、柏騰、瑞鼎、曜鵬。如今這些公司陸續掛牌後,都成為上市櫃中的高價族群,有的更是名副其實的產業龍頭,今年這份由創投專家挑選出的全新名單,當然也就不容忽視... (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596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確實,在三至五月間,許多新上市櫃的股票表現,都已大漲一倍以上。除了雷凌大漲兩倍,還包括上漲近兩倍的璟德,漲幅近一倍的禾瑞亞等,都讓投資人開始注意興櫃及未上市股。另外,屬於友達集團的瑞鼎,股價也突破三五○元大關,本益比和上市櫃IC設計公司相比毫不遜色,這些都是未上市市場回溫的徵兆。
一位專門從事興櫃交易的券商觀察,「這個跡象,代表市場資金願意進興櫃的股票了。」投資氣氛樂觀時,由於未上市市場沒有單日漲跌幅七%的限制,本益比有時不知不覺就會超越上市櫃股;但相反的,投資氣氛差時,就連價格合理,甚至超跌,都不見得有人願意買。
《今周刊》與台灣經濟新報合作調查,連續第七年製作(未上市一百強)專題。這份從五七九家公開發行公司中,挑選出來的獲利前一百強企業,當中又有一批明星即將躥出。而這些公司,都將是未上市股投資的重要參考標的。
若仔細觀察這份名單,可以發現電子業占五十三家,傳統產業占四十七家,其中許多高獲利的石化業、有線電視及汽車買賣業,不僅是未上市一百強的熟面孔,今年表現更上層樓,比電子業好很多。
其中獲利第一名的維力食品,近年來由於重整成功,加上去年初獲得統一入股投資三成以上股權,以及「張君雅小妹妹」的手打麵廣告策略成功,本業獲利已較去年大幅成長;且還因為認列重整債權五.六八億元,EPS(每股稅後純益)高達四十二.八元。
另外,已入榜多年的長春石化集團更是今年的大贏家。由林書鴻領軍的大連化工、長春樹脂及長春石化等三家公司,不僅總營收合計已達一○八四億元,每家公司的獲利也都超過一個股本,在未上市一百強前十名席次中占了三名。
不過,儘管傳統產業表現特別好,但由於大部分的傳產企業股票都未流通,投資人比較無法參與投資這些企業;相對來看,列名一百強的電子公司,幾乎都可以在未上市盤裡買到股票,當然也就成為投資人最關心的族群。
另外,觀察這一百家以高獲利能力躥出的企業名單,依照過去經驗,這些公司也不乏未來股王候選人的熱門標的。本刊特別邀請三位創投名家,包括漢鼎創投總經理彭適辰、普訊創投總經理何正卿及華鴻創投總經理何殷權,為讀者挑出十大最熱門的股王標的(請見附圖)。
在這十大熱門股王名單中,屬於IC設計業者有四家,分別是瑞鼎、力積、晨星及通嘉,顯示IC設計業仍是股王常勝軍。其餘則分屬太陽能、網通、觸控面板、LED及濺鍍電子設備等領域,都是當前熱門產業,這十家在各領域頂尖的企業,是未來投資人不可忽視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