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捐驗血活動 以下活動八點開始至額滿止,請攜帶身份證<要滿18歲>。 10/1 麻豆培文國小 120人 台南縣麻豆鎮和平路11號 10/8 善化鎮公所廣場 120人 台南縣善化鎮建國路190號 10/21成功大學 240人 台南市大學路一號(光復校區活動中心前廣場) 10/22新營共修處 120人 台南縣新營市長榮一路378號 10/25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120人 台南縣仁德鄉二仁路1段60號 上網查詢 http://www2.tzuchi.org.tw/tc-marrow/index.htm
有夢最美 大愛相髓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緣起與展望──
緣起
1992年,一位留美學生溫文玲因罹患白血病回台灣尋求骨髓配對,然而當時台灣法令限制骨髓移植必須在三等親以內;為此,溫文玲專程返台請願。她的挺身呼籲,除了促成立法院1993年5月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修正案,開放非親屬間的骨髓捐贈。同時也喚起國內學者專家關懷骨髓捐贈相關事宜;鑑於打開捐髓風氣不易及骨髓資料庫耗資龐大,醫界人士及專家學者便公推由具公信力及號召力的慈濟基金會來統籌。
●一念悲心起,成就骨髓捐贈資料庫 證嚴上人因一念悲心,不忍血液疾病患者在生死邊緣中徘徊,義無反顧的承擔起捐髓救人的重責大任,慈濟基金會於1993年10月20日成立「台灣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在慈濟志工全力宣導及熱烈參與下,有許多社會上的善心民眾加入骨髓捐贈驗血的行列,截至2005年底骨髓資料累計志願捐贈者多達二十八萬筆以上,並配對成功一千多案例,受髓者遍達二十三個國家。 每一對案例都是慈濟志工由一路勸髓、捐髓、陪髓、抽髓、取髓程程髓緣、層層因緣在在都顯示了台灣的愛心密度之高,這些具備大愛胸懷的捐贈者,帶著堅定的勇氣與毅力,成就這一番生命交融的美麗相遇。
●2002年改制為骨髓幹細胞中心 本中心於1997年設立免疫基因實驗室,致力提升國內白血球抗原 檢驗水準,配備有最先進的儀器設備,並投注龐大的人力與資金於人類免疫基因組織類型(HLA)的檢驗技術研發。目前年檢驗量已超過二萬筆,為亞洲最大的免疫基因實驗室。為帶動造血幹細胞移植作業達國際水準。本中心於2002年4月30日正式改制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並依衛生署建議,申請為非營利醫療機構,下轄免疫基因實驗室、臍帶血庫、臨床醫學暨研究組、捐贈活動暨關懷組、資料庫暨行政組等五個部門。
未來展望
●骨髓、臍帶血及週邊血等移植方式 為血液疾病病人救命之三大機會 目前幹細胞研究已是全球醫界研究主流。所謂幹細胞(stem cells)是指一群在胚胎發育早期尚未分化的細胞,理論上具有無限制分裂能力,可分化成特定組織,例如運輸氧氣的紅血球、幫助凝血的血小板、抵抗感染的白血球、產生抗體的淋巴球及治療用所需的細胞等。 就血液疾病而言,骨髓、臍帶血及週邊血等造血幹細胞移植方式為血液疾病病人救命之三大機會。骨髓幹細胞中心除持續維持骨髓資料庫的成長外,也積極加強臍帶血及週邊血之收集,及各項相關軟硬體設施,並培養專業品管人員。 慈濟骨髓資料庫目前存有約二十八萬筆的資料,是相當豐富的骨髓幹細胞來源;慈濟臍帶血庫自2002年4月成立至今,已收集量一萬三千多筆。臍帶血若與骨髓資料庫平行作業,將可提供血液疾病患者更多元的生存希望。 臍帶血庫負責人楊國梁表示,臍帶血除了可輔助骨髓資料庫作為移植上的使用,增加病患找到移植的機會外,另一發展方向則是可應用在培養和擴增幹細胞方面,以作為臨床醫學及研究之用。關於臍帶血庫現今的規畫,楊國梁強調將做好品質管控、建立完整的檔案系統及運送機制,以提高幹細胞的存活率,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但由於國內臍帶血移植仍停留在人體試驗階段,公益臍帶血庫收集的臍帶血至今運用到臨床的數目尚屬不多;慈濟臍帶血庫近來也放慢收血速度,朝高品質方向進行。
●週邊血幹細胞捐贈 2002年10月,衛生署將非親屬週邊血移植列為常規治療後,帶給了血液疾病患者另一個重生的希望。「骨髓移植」是指從臀部上方的腸骨處,抽取出可分化為各種血液細胞的造血幹細胞;而「週邊血移植」則是藉注射入「顆粒球生長因子」(G-CS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簡稱「生長激素」,讓骨頭裡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血液中,然後再收集輸入患者體內。 就醫學研究趨勢來看,週邊血幹細胞將來有可能多於或取代現行抽取骨髓移植的方式,但無論是抽骨髓或採週邊血的移植方式,都會在保護捐贈者的健康為前提下,選擇最佳的方式。」2003年8月13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順利完成第一例非親屬間週邊血幹細胞捐贈,目前已和各地區醫院合作協助注射生長激素,將台灣人的愛心緊密地串聯起來。 骨髓移植病房的未來目標:「進行骨髓或是週邊血幹細胞移植外,也希望進行造血幹細胞的分離術,把癌細胞過濾、篩檢和清除掉,並進行造血幹細胞的體外擴增培養,甚至做體外轉移,往高科技的研究方向努力。」
●未來願景 而為維持營運,慈濟基金會每年將提供骨髓幹細胞中心四千五百萬元,用於提升臨床研究、臍帶血及骨髓配對水準;另也將每年提供五百萬元作為配對患者的醫療補助金,減輕患者家屬負擔。 頂著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建立符合國際水準的臍帶血庫」、「發展週邊血幹細胞移植」的未來願景。我們相信未來在幹細胞研究的領域,會有更寬廣深入的發展與應用,為人類醫療帶來新的展望,更為身陷病苦的人帶來心的希望。同時我們也將在搶救生命的腳步上努力向前,點燃更多人間的美善與大愛。
(資料更新: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