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沙丁魚-吃海鮮的學問

  • Share this:

沙丁魚又名青鱗,分佈於堪察加半島、南日本、朝鮮、東海等海域,台灣西部和南部,澎湖島等地域。每年秋季是盛產期。

沙丁魚含有豐富的 EPA , EPA 這種物質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因而有效預防因為心臟冠狀動脈硬化、堵塞,而引起的心肌梗塞。 EPA 還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所以沙丁魚能夠預防多種成人病。此外沙丁魚含大量維他命 A ,可以強化記憶力,還能緩解焦燥的情緒;沙丁魚也富含核酸,能延緩老化;加上還有大量的 DHA ,能夠改善過敏體質、預防癌症。另外,沙丁魚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能強化骨質、預防骨質疏鬆。

要想將沙丁魚的美味保存下來,一定要把頭部切除,清掉內臟,並瀝乾水份,然後放入冰箱冷凍或冷藏;如果水份殘留,則會產生腥臭味。食用沙丁魚,它的鱗片需要清除,並從腮蓋後方下刀,切去魚頭,從切口到腹部劃入 8 公分 左右的刀口,清除內臟後再用清水清洗魚腹,用紙巾仔細擦乾水份,再拔除魚骨。

沙丁魚除了做成罐頭、魚乾之外,也適合用於各種烹調方式,醋漬、鹽烤、糖醋、醬醋、炸烤、油煎都可以,鮮度若到也可以生吃。醋漬沙丁魚時,可以用鹽先醃 20 至 30 分鐘,再用醋洗淨,能讓風味更佳。

食沙丁魚也有一些人不適宜,因為它是屬於高嘌呤魚類,所以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食用。正在服用中藥的肝硬化患者,也不宜食用。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