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千年文化 , 生活習慣。
中 國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茶。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百姓生活開門七件事,茶乃生活必需品,而「粗茶淡飯」則干脆把它視作與飯同等的地位。
又如白居易有詩云:「食罷一覺醒,起來兩盅茶。」亦是貼切的描述。 客來敬茶,圍桌而坐;以茶會友,以友輔仁;沏壺好茶,曲曲談心,千般情趣,萬般暖意,高山流水,幸逢知音。宋.杜耒曾在一冬夜與友人對坐品茗時,歡敘舊情,賦詩曰:「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寒夜裡有客人來訪,詩人就以熱茶當酒,請他喝上一杯,與客人品茶吟詩,詩由茶而生,茶因詩而美,其身心快樂,樂不勝言,自在茶詩之中。此詩中洋溢著濃厚的人情味,有一種樸實無華的美感。「寒夜客來茶當酒」,因此一句,千古傳名。這也說明了「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的道理。「青雲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水。」(茶聖陸羽詩)「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是以茶會友、以茶待客敬賓生動的寫照。 中國各地飲茶是大有區別的。北方飲茶以大壺大杯為主,尤其是許多少數民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茶風俗,別具情趣。蒙古族、藏族是以大碗喝的是奶茶或酥油茶,白族有「一苦二甜三回味」之說的「三道茶」,東鄉族的「蓋碗茶」,布朗族的「竹筒茶」,畬族的「三杯茶」,侗族的「油茶」,哈尼族的「釅茶」,哈薩克族的「敬茶」,瑤族喝的是「擂茶」,西北地區講究喝「三炮台」或者叫「八寶茶」。閩粵一帶的工夫茶,光名字就說明喝茶簡直等於消閑談心。溫壺、燙杯、洗茶、泡茶、翻杯、敬茶、聞香、品茶,此為茶趣。喝茶時先觀茶形,乘熱聞香「再嘗其味,細細品飲,妙不可言」。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