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樂趣無限

  • Share this:

學習新的事物像是開了一扇窗,能夠有更寬的視野,擁有更多的操作經驗,像是電腦,英文,詩歌,各種興趣的學養,是以用心的態度來從事的,如果在學習時能夠習得全部,並不斷的練習與記憶,則往後必定專精之,無往不利.前一陣子有人在廣告腦力開發的演講課程,我去圖書館聽了一次,覺得記憶力如果以太怪的方式進行,那麼蓮腦袋也會壞掉,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學習不要走旁門歪道,應該有效率,並且從正確的方式做學問.我人到中年,記憶力英文單字的能力雖然驟減,但是還算勉強可以再進修,維持一個水平,但是不做筆記的話,實在無法進行複習與記憶,所以我開始用平板電腦反覆練習英文單字測驗,來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學習的時候切莫不專心,手邊有飲料盡量少喝,不要和同學聊天,或者一邊聽音樂一邊背書,但是看小說的時候這些都可以做,因為那是休閒的讀物,可以用輕鬆的方式來閱讀學習,但在學院裡面,小說可就很深奧了,講學者會用哲理去分析,而研究生也會用理論去寫解析報告,我認為,學習讓我們成長,茁壯,成熟,若是停止了終生學習,就等於是原地踏步,不會有進步的力量和泉源,所以人生要不斷的學習,進取,像有學問的人請教,是我們加速成長的方法,又學習需要有樂趣,如何找樂趣,就是加上現實的現象,加以思考,反思,詰問,然後理解,開悟,從而成為自己學問的一部分,這樣才不會成為書呆子,或呆頭鵝,我們也會活潑的學習到做人處世的道理,進而在學涯上,或職場上,得到永無止盡的知識,然後應用在自己的專門學術工作上面,事半功倍.

很害怕的就是,看完一本書就馬上忘了全部內容,或者是前因後果,或是像文抄公那樣的寫書評,都是不對的學習方式,最聰明的人,是在腦海中將文字畫作圖像,電影,然後流暢的記憶住,所有精細的文本內容,這樣子對學校裡的學生來說,才是解惑之道,遇到題目,用腦子一想,馬上得到訣竅和答案,學問的關鍵是很重要的,若是將不變的定理記住,相信往後在解答或做事上面,都能得到益處,將學業和人生行雲流水般的度過,悠然自得,且具有大智慧,我覺得國內在過去的教育中並沒有給學生太多自我思考的思維能力,只是填鴨,現在比較好了,不必死背,而是快樂的應用,與學習,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這比競爭激烈的學科比賽來得條件寬廣,而且容易造就每個學習者的性格差異,因材施教,我覺得不要在乎分數,這才是真正的學習樂趣.

像我自己,在題材中找到學習主題式的寫作,一邊創作一邊學習,是一種勤而不廢的精神,雖然不得獎未出版,但是當做功課做,也是一種修練,學習就是為了創作創新而做的修練,在修練之前,一切的學問都是基礎,只要打好基礎,便可以活用知識與學問,學習就是生活的齒輪,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原動力,當我在學習的時候,我習慣旁敲側擊的思索,我為什麼要知道這些相關的議題,我為什麼要相信書中所說的,我為什麼要把這些知識運用在某方面,這樣來思考,可以變得更聰明,而且對學習產生無限的興趣與樂趣,正因為學習是無窮的,所以我們更應該推廣學習的好處,每個人都學做別人的小老師,教導各種做人處事或者是專長的知解方法,那麼相信許多人都能找到聰敏的捷徑,走到一個豁達的人生領域,而有所幫助和獲益.

在我讀書的期間,我總是按著自己的想法和推理來就答,實際上證明分數高的就是我讀書正確的推理,所以更加增添了信心與興趣,我鼓勵大家也往自己的專門學科去探索,深研,得到開花結果的長項,這樣妳的人生才會富有意義,充實,且充滿希望,人們一定要往光明面去想,想到我的專精,在世上有所貢獻,所以不是浪費自己的生命,不是白活,如果覺得總是比不上更厲害的人,深為自卑就不去鑽研,那麼豈不是虧待了自己,我們要向更厲害的人看齊,結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信多接觸筆我們厲害的人,自己也一定會學習到成長的訣竅,竅門,而成為一個更為十全十美的成功人士,我們只看人的優點,就會增加智慧的光芒,正面的力量.

像是把地理知識當作旅遊的機智,把英文當作貿易的工具,把數學做為建築的架構,這樣才是我們學習的視野,而不是為了玩電動遊戲那樣的遊藝人間的態度,專業是必須的想法,我們的樂趣是為了成功,不是享樂的那一種,有了成就,自然而然會想更加深入的撰寫或分享經驗,而演講是最好的一種分享方式,這是我閱讀一本贏在起點的書所得到的結論,作者教導讀者如何成功分享,作為菁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再加上進修,這樣必然能帶動一種享受學習,並且分享學習樂趣的歡喜生活的風尚,魅力與風格.

(完)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