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拜讀感想

  • Share this:

讀了<持妙法華問答抄>的感想如下,法華經乃是釋尊未顯真實四十年以來,最上殊勝的經典作品,有點抽象玄理化,但是較餘經看來,大聖人讀遍諸宗教義,比較的結果,認定法華經為最勝,事實也證明,歷劫之修行者不得成佛,乃是爾前教的缺處.正因為市尊要說真實法,提醒弟子大家注意聽,並千萬要相信,雖難信難解,但千萬不要反對之,否則死後會下阿鼻地獄.

之前,我寫了一些真言宗的短篇散文,已集結成<撲空記>,然而我現在看來皆是邪見,對於那些為遭公開的夢幻泡影已經沒有掛礙,反而持續勤行了兩年不間斷.深問御本尊何法為真,結果有緣買到御書選集和大聖人正傳,大約可知大聖人用心之偉大,而逐漸將信心調整為精神上的崇拜依賴,將心事都化為菩提,從書中找智慧.

這篇御書頗有深意,欲定法華經為法界第一的經王,其信心強盛,從言論中可知,然而諸宗競比之下,甚難化法,所以大聖人教導我們要唯法華而強說之,不可以因為被折伏者的反對心態而屈服.總之,鑽研御書是信仰的輔助,有了閱讀心得才有勸說的理證力量和來源,我們要以此為中心,閱覽御書,使自己成為出眾的法華講員.

<顯佛未來記>更是記錄了災難多多的末法時期,大法即將興起的預言,所以我們應該盡力祈念災害減少,即使佛大歡喜而使四方震動,造成地震等瑞相,我們仍要努力以赴,將自己的信仰化作實踐力,去折伏化導那些尚未聽過御本尊的人們,這才是與善人分享的宗教之慈悲心,也是還報御本尊賜予功德的最高行動.

我最早閱讀的御書有<食物三德書>等極短篇的自譯文,後來在圖書館看中文御書一篇名為<月水御書>如今已逸失,最後自己跑到創價學會的正因文化出版編輯部買了一本一千元台弊的御書全集,只看了佛史中的資料,最近一年讀了<同一鹹味御書>才得知,同一鹹味的海洋指的是不能成佛的諸教,而鹽巴則是指法華經信徒之遭禁獄,即使如此,海洋的恩德有數種,每一項都點出了佛法的不思議處,入海愈深則遭佛法入染亦深.

接下來我又讀了秋元殿御返事,四條金吾殿御消息,佐渡御書,御輿振御書,和義淨房御書,均用鉛筆劃下了重點,這時才發現對法難的歷史缺乏知識,無法瞭解御書在寫什麼淵源,所以才去買了日蓮大聖人正傳來看,再重新探眼,向這幾篇御書所記下的重點與其他文字,作進一步的瞭解,希望能體得御本尊的奧義.

<秋元殿御返事>書寫了五節供的習俗日,一三五七九,同月同日各自代表表妙法蓮華經之計祀天,各有所司 神.又說明了諸天必保佑法華經信者能得"現世安穩,後生善處",然而其前提為不謗者得之,(謗者其最窮劫不可說盡),又說此五節供乃使唱法華經者"諸願成就"之節日,令"一切世間治生產業不違實相",是以崜蓊經文皆驗證修行法華經之善信徒,是世間之福者.

<四條金吾殿御消息>敘述龍口法難之際,四條金吾以身相隨送行,亦誓言欲切腹同往,大聖人因而稱讚他的信心強盛.繼而說明法華經行者所在處即寂光土,而且受到諸天守護故避過龍口法難之劫,證明經文所說皆為真,宜深厚信仰之.

<佐渡御書>以論述說出流放佐渡之時,對生死鄉捨之觀點,為何因而捨命是一項爭議,如今日蓮大聖人為法華經捨命,此為法界最高的舉動,是成佛之道,但無人成其也.世間有謗五逆罪者,皆為惡鬼入其身,而前世之業今生受之,猶如酒醒後之歎息,大聖人指出念佛乃謗法之道也,不可跟從.又說明經文所提到的八種業報,為因果定則也,但是毀謗法華經行者罪大無極,因為不懂佛法之真相所致.

又如<御輿振御書>,聽說天台叡山遭到火燒,實則是一名僧自焚而亡,但是這也關乎天台宗遭他宗嫉恨,而自家規矩又鬆弛,所以才會有令大聖人聯想到末法時代的當時,法華經裡書寫"後五百年於閻浮提廣宣流布"的引申,這表示大聖人的佛法乃是在正像年間寺院毀滅後,應該弘傳遠大的大乘教法,不應拘泥於小乘教法.

在<義淨房御書>中,大聖人寫給清澄寺的師兄,述說天台宗說妙字為不思議之意,有天台,妙樂,和傳教等法師傳承,然而他們都未能發法華精要之"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念三千"的重視,隱而不說題目,今大聖人說出一心欲見佛五字乃是各自代表"妙法蓮華經"的弘通之道.想要一心見佛,必使一心專注而見佛,若見一心即佛也,所以才有大聖人要我們"當為心之師,勿以心為師"的金句.

(待續)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