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母校的級任老師報告自己考上私立高中後,她就說此校嚴謹又教育積極,所以勸我要好好讀,這是我跟老師的話別,格外記憶深刻.以前她都叫我們買五百字小語的書籍來寫讀後報告,每日一篇,訓練了我的文筆,而且這些勵志文讀起來很溫馨,有時她也叫我們一個禮拜剪報一次寫心得,我的分數很高,心中有種被鼓勵的感覺而歡喜鼓舞,這算是我們的課外讀物,培養鍛鍊了我的寫作實力,很感謝林老師的教導與指引.
我記得在學校的打掃時間,椅子堆在桌上,我總是快速做完打掃,然後把課本放在椅子上多次復習國文的課本重點,我對文科情有獨鍾,喜歡文學和語言的世界,上了高中更是一次就得了校內刊物的文學獎,非常開心.因而確立了以後要以寫作為終生職志,學校也支助我每次投稿被採用就發紅包給所有的投稿成功的同學,我總是拿去郵購買書,像是青春,野火集,跟自己賽跑,船過水無痕,夢的塔湖書簡,老殘遊記,胡雪巖,等書籍.
我總是寫完作業後熬夜讀參考書,然後早上起來早餐也不吃,就走路到附近的學校早自習,一開始公共汽車幾乎每輛都爆滿,擠不上去,常遲到而被老師罰站,後來想通了,既然學校這麼近就徒步不就行了嗎!所以我就開始喜歡上校風的嚴格,激勵自己好好的吸收正確的知識,但是我的理科一直很弱,歷史也容易忘記.明明我就是在家苦讀,為何得不到要領,這複雜的歷代史事想來真是真實得恐佈,讓人卻步而想要充耳不聞.
熬了三年考上靜宜大學,教授卻把以前的基礎全打散,從頭重新講解更深奧的課程,並要求我們寫筆記,我在宿舍裡苦讀一些明明背熟的單字,但卻不知行文何義,想弄得更清楚而做了密密麻麻的筆記,然後生硬的背頌並復習,偶而我跟室友一起聽英文電台的廣播,一起討論生活和學習的事情,她跟我不同班,父親是牧師,她也是一個喜歡宅在宿舍的大學生,我喜歡讀書,是個典型的書呆子,所以很認真的修習學問.
因為重考上了輔大所以被啟蒙得很多,一開始我研究童話與心理學的關聯,然後寫下書評專欄,這是社團朋友給我推薦主編的一個開端,另外我自己也投稿現代詩和小說給各大報紙副刊,成績斐然,順利的程度甚至於放棄學習學校課程中那些詰屈聱牙的英文劇本單字,以及甚為深奧的聖經,哲學和語言學的分數,不久就被踢出校門了,而後我又繼續寫作投稿,根本忘了文憑的重要性,不斷的翹課,寫作,畫圖,沉醉在一個提早出社會的境界中,這大概叫做早熟吧!
我買了英文寫作論述的指南書,或許是題材的問題,我選了研究廣告中的女性姿態,並認真找參考資料,但是教授卻不首肯,反而挑出一張打分數的考卷評析表,來審核我的程度,我得了八十六分,很顯然我各方面的英文能力只能算平平,不能算是上等,我本來的背誦經過改寫訓練變得虛弱,在意文辭修飾和文章的另類意義,我覺得這個女教授把我教壞了,我從此不再深入英語的科目,改變跑道去寫俗文學了.
離開了學校進入社會,我高不成低不就的實現了作家的美夢,或許只能稱為成功而幸運的投稿者吧!直到得獎而獲得自由作家的名號,但是我依舊沉迷書堆,一本接一本的閱讀西方理論書,像是後現代,藝術史,性學,心理學,文化批評學,文藝社會學,文學評論,等等,我喜愛理論構築出來的條理,然而這些由男性作者寫出來的論述,通過我的腦子消化,竟然成為女性主義的基礎,我同時也是一名信仰虔誠的佛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