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過程

  • Share this:

看完王文華的<創業教我的五十件事>之後,對於作者的知性和專業很有感覺,我認為他的堅持和追尋,真的是令知識份子景仰的一種姿態,而我一間言葉出版社成了乏人問津的蚊子店,只出版自己的書,他在光碟中說還要學習影像處理的軟體,真是學無止盡的態度啊!值得我看齊,這本說明"社會企業"的書,是我從博客萊網路書店訂購來的特惠價,上面已經簽好了名字,真的好貼心,他的經歷教會我如何振興自己的事業,也作一些公益和事業雙贏的努力,我已經在過程之中,除了寫了一些宗教信仰的勵志筆記之外,還寫下了關於住在家宅中發生的溫情故事,以及佛詩的部落格專輯,我想今年的成績就這樣了吧!但是在這些概念上的公益以外,我還能達到實際上付出的善舉嗎?我深自反省,這本書使我思考創業的利潤到底在不在善意,如果變成了以牟利為先的公司,可能使出品的商品功利化,這是一個文學出版的難題,我以他的實務經驗得到的感想是,文藝絕不能為商業化服務,而商業也不能為公益而失策,這才是兼顧兩者甚至三者的聰明作法.

後來他成立了"夢想學校",辦得有聲有色,原來他可以鼓勵並教導別人去創業,這才是他的長才所在,這樣也不錯,從總裁到校長,他的築夢踏實的精神一直很崇高,充滿了對治理智慧的追逐,與期許,於是他從告別"若水"成為水泥變作的水,虛懷若谷,放下身段去指導別人,如何在行銷與創新中闖出一條道路,這樣的榜樣,是我的借鏡,但我畢竟離此精神甚遠,只要取一瓢弱水就足夠了,因為我的宗教信仰也是以"細水長流的信心"在經營的,此時此刻更有了這本書的激勵,原來光靠頭腦是不行的,還要去實踐,淘汰不對的決策,從長期的實驗和發現之中,找到正確而成功的路,作者的實戰經驗引發我重新對寫作出版的實務,產生再次起義的勇氣與決心,我認為身為一個寫作者,文學跟事業一樣必須穩固才能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不能退縮,那麼多跟隨者跟著你走,萬一你迷路了,你叫他們怎麼辦才好,而王文華正是有這樣的使命感,所以他事事都堅決有毅力.

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還有一些企管的細節知識是我不懂的地方,但我願意去想通,因為這對我的事業有所助益,而且在作人處事上面,這些知識也是廣結善緣的一種謙遜,怎麼說呢?就是把人際關係當成企管學科的理論來經營,必然能得到以他人之長處為師法的穫益,作者多方請益機構和學者的態度,真的很專業,把自己當成一個記者,去訪問那些如同顧問的先輩們,必然可以得到無限的突破困境的啟示,而我就是一個自己認為水杯已滿的自恃者,不懂得凡事還得多方學習效仿,所以才會在成功和失敗之間擺蕩,我比作者還要晚一步覺醒,當我邁向下一個專長的訓練時,並沒有全力以赴的去追求完美的知識,總是半調子的態度,還幻想到聯合文學或短篇小說等出版單位工作,聯成電腦學苑的老師說出版業的上司是很龜毛的,我怎能符合這條件呢?於是我不停的練習,直到概念都完整的理解,而作者的創業與創造精神更是鼓舞了我,同樣是射手座,為什麼他行而我不行,創業是一份熱血的事,不能半途而廢,所以我打算在交功課的同時,出版一本詩圖集,作為自己的成績單.

也謝謝作者以倉央嘉措的詩鼓勵我們讀者,如何不負如來不負卿,在感情和信仰之間搖擺的我們,應堅定志向,勇往直前,向更湍急的水源逆流而上,成為人上人而努力以赴,放下個人情感的牽絆,向偉業去付出,去拼命,直到水落石出的一天到來,我們的人生價值才會倍增,人生才有意義和重量,不是膚淺的度過.(完)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