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是一種病

  • Share this:

後現代是一種病 (吳菀菱) 序 後現代主義的技法可能有錯位,取代,模糊化,並置,雜絮,分裂語詞,魅惑,詭異,但是它不似精神分裂症,後者是創作的病徵,為了後現代主義而彰顯其特異性格的幻聽,妄覺,全部化作文藝的背景或基礎,兩者比較起來,使後現代主義成為一種病,敘述上的怪僻與不斷更新的文字表演,它包括魔幻寫實的病況,晦暗的陳述,以及顛位的敘事,後設與先驗等,它是一種實驗的存在,以及解決疾病存在的一種憂挹,在無法超越的時際,文本產生滯行會憂慮,而形成一種類似精神分裂的漫想,與失憶,它是代表未來後退的預言,與聰明的失落. 後現代主義的文學很少,貨真價實的更少,需要大師來鑑定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正因為寫得不容易,所以讀起來更難,然而創作這樣的作品可謂是曲高和寡,而且絕對不會膾炙人口,只是為了一種理念而書寫的目的,大於暢銷的心願.這種運用理論來創作的文學或文藝,可以給人們一種飽足感,特別是讀過後現代理論的讀者,更能觀得全豹. 我有一個朋友,她專門蒐集後現代主義的書籍,也不怎麼讀它們,但是就是專攻後現代主義的概念,在當時二十年前的台灣,是一個完全屬於理想主義的前衛服膺者,應用在文藝事業上,也回收許多的收入,雖然我自己也是吸收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和實踐者,但是我不懂得應用在賺錢上,所以只能成為一個束諸高閣的網路文字工作者,沒有大成功. 雖然他在藝術經濟上大成功,但是也懂得功成身退,到對岸發展,以世界為家,最後投資失利,又回到台灣來,我覺得一個後現代主義者應該學著走出來,用平凡的行銷手法來推銷自己的創作品,這樣方是一種活用和實用化的作法,在捷運盛行的年代裡,愛瘋或許流行而且有點接近後現代主義的行為和型態,但是由於花費太高,讓人對於智慧型手機覺得很新潮但規格太高,所以也不太常用,不用的時候就關機,通不了訊,連繫不到使用者的蹤影,除非是打卡留下蹤跡,否則沒有人知道一個後現代主義者的後設行動,更不能透過電腦理論來溝通後現代主義全步開啟的快感. 除此之外,後現代主義在詩歌上的成就是最高的,其次才是藝術品,和建築物,由於後兩者所費太高,所以無法形成暢銷或者共享的商品,而書籍卻比較便宜並容易大量複製,所以得手的機會較高,進而閱讀者的接受度較高.一本小說要讀完需要極高的專注力和時間,所以當今的後現代主義潮流推出了微小說和合輯,形成文藝精緻化的趨勢,這是我觀察後現代主義在現今社會蛻化實力的一種見解,我當然是中立的,因為身為一個詩人和小說家,我必須清楚的表達出長篇的實力,微小說只是牛刀小試,不足以構成競爭或威脅,只是它其實是一種屬於名人的文學形式,就像為電影一樣,只有紅的人才能參與並得到許多掌聲,我個人雖然偶爾寫,但是卻無法達到自己的理想標準,濃縮文字的密度其實太難了. 詹明信對於後現代主義的巨見,實在需要再行進修,世界爛社會的進化也與之脫離不瞭關係,他的預言理論非常合乎當代的發展,如果我們再認真的推行後現代主義的應用面向的話,一定能使文藝開出更普遍的美麗花朵,不至於使崩世代斷了這條傳承的後路,我個人覺得理論已經離新生代很遠了,除了進行普及教育和訓練之外,後現代主義在現行教育體系之外的地位,必須透過更廣泛的傳播和流傳來延續其命脈,我們必得發揚後現代主義的精神,像編輯一本充實的雜誌一樣,收容多元的理論和文化,使我們的存在更加多元化,並且充滿創意,與長久的生態.(完)

論述內容 第一章 夠前衛,敢超越 為了預言,先驗,和踰越,後現代主義的文本是前衛而超越的,除此之外,他還兼顧理論的服膺,為了某種特定的概念而寫出,例如裝置藝術的層面,就是少數人懂境界.作為一種像似文學公案的文本,可以進行傳授,講述,與討論,解讀,後現代主義文本是一個謎題,需要由閱讀過理論的教授來解碼. 我個人認為,七等生的晦澀小說,例如他寫給兒子的書信,證明了他包含某種意義上的秘密論見和語言儀式,將文字賦予精神性的懸疑與玄趣,所以有待人去發覺或挖掘,相當富有奧義密碼.就我讀過的<我愛黑眼珠>而言,隔岸相望的意旨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涵意,在水災中調戲身邊的陌生女子,為了讓對岸的妻子妒嫉,主人翁的水性楊花,其實是一種無奈的偽裝,這水災漫溢屋頂,直到生死相許的卻不是真愛,而是一個沒有身分說明的女人,她或許正代表著後現代主義妾身未明的地位,也縱容著自己不懂對面的現代主義元配正在生悶氣的曖昧情況.

第二章 後現代不只是屬於男性作家 我閱讀平路的<玉米田之死>時是二十歲初,只知道寫的是荒田的苦悶,但是文壇皆知其涵蓋一種假設性危機的意象,把枯死的玉米化作陽性性徵的群體萎靡,這是閹割的代徵,也是女性主義之心聲,透過玉米田的父權意識的陽痿,來發抒小說的母權寓意,這種高明的手法,卻是被蒙蔽在讀者的心底,無從說明女性被迫害境地的反擊. 大學時讀著梁寒衣的<嚇!我是一條龍>有著東西方文學比較的感想,從古典文藝中的寓言典故中,去汲取類似和近似的寓意,這是一種女性自覺的閱讀心得發表和宣示,第一本書揭櫫的後現代主義之後,接著進入佛門書寫的告別,與印記,寫到<迦陵頻迦之音>一個境界無法突破,竟然收筆了,真是可惜,佛門深深似海,是永無止境的,卻還俗嫁人,我認為或許是某種昇華使其一念休止,不再妄念書寫,其實她的作品屬於閉關思索的轉折甚多甚深呢!我願把她當作一個女居士的文學公案來看,擁有無限大的那由陀能量,是宗教的後現代主義,不容易讀懂.

第三章 大師的命題 閱讀米蘭昆德拉,是因為張大春在我高中畢業時大力推薦的緣故而閱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還去看了電影,但是<不朽>這部隱密的作品,比起<玩笑>與其餘作品如<生活在他方>和<賦別曲>來,比較不容易懂,或許是因為看不太懂其中對性事的闡述角度,所以將之歸納為後現代主義的文本,尚待考察其真實性. 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也是讓我讀得很困難,我稱之為日本後現代的先驅,他得獎是實至名歸的.如果說是賣弄艱難的哲學,看過他分析文學的書,會知道其實他有獨特的一套寫法,凌駕於所有文學公式的,後來他寫了沖繩的歷史小說,也都無法超越以前存在主義意味甚濃的作品,是為了他的智障兒子而寫的記實小說.

第四章 後現代小說論見 我看過不少為了市場而寫的書,感覺很造作,但是心思敏捷的後現代主義著作,如馬森的小說作品,卻充滿了悠然奇幻的色彩,還有所有的推理小說,都是次等或三流的後現代主義後設小說,從理論上來講,懷舊是一種文藝倒退,但是為了別出心裁,大多數的超越書寫都著墨在驚悚的題材上,造成脫離現實的版本. 有人認為後現代小說有很大的隱憂,就是去中心化,邊緣化,將作品寫得失去了清楚明確得面目,好像是在表演文字的魔術,那魅惑令人眼花撩亂,在台灣,我覺得洪凌的科幻小說所裂解的不僅是後現代的癥狀,並且也是一種分化中心的寫作手法,可惜作者放棄了繼續寫作這種科技唯美與太空流轉的獨樹一格的文本,否則其光芒是無可限量的.

第五章 敘事上的切割 像<寵兒>或者是<我的名字叫紅>,都是實至名歸的全世界後現代時期的實驗意味濃烈的作品,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是必然的,前者的筆調介於人鬼之間,魔魅而晦暗的寫作方式與技巧,割裂了一個水子女嬰的身分認同,既不能成為人得到母愛,也不能享有受教育的資格,但它的心思卻很縝密而細膩,作者到出了它處於中陰地帶的苦楚與悽哀.後者則以四個人格的細密畫師們,分別代表伊斯蘭的傳統價值,就像<金色筆記>的寫法,以多個段落交疊的方式放置各個文本,然後組成一本看似支離破碎實則完整拼湊的厚小說,這種技法實在是太精彩了.

第六章 實驗語法 舞鶴的作品去掉所有的逗點很接近後現代臉書上使用的語法,是一種類似潛意識的書寫,將主人翁的心聲以主觀的描述,構成一部精神分裂囈語似的作品,讀來略見其手法的高超,因為原住民的邊緣化地位,所以其書寫也從邊緣化的角度來寫,真的很實驗,也讓我看見了這種超越正常意識的個我哀歌,其實正是弱勢的言語.說他是早期的後現代,其實也不為過,因為他的作品總圍繞著出草為伍,所以說是一種後現代的閹割,並不是一種褒獎,而是一種貶抑,動不動就去勢,是太過火了,並沒有多少人看得懂,除了原住民以外,大多的人都以奇異的眼光讀之. 第七章 二十年前的後現代 二十年前讀羅青教授的實驗詩集及詩論,以及紅極一時的林燿德的詩集<銀碗盛雪>和後來的<鋼鐵蝴蝶>都讓我感到男性的後現代主義文學很有自信,充滿文明的禮讚和歌頌,那時討論盛極,書寫的卻只是少數,所以能讀懂的人算是前衛,還有一些理論家在個領域如建築,藝術.劇場,等發表後現代的文論,所以在當時,談論後現代是一種知識界的時尚的趨勢,能閱讀這些論述簡直是一種享受,與崇高智慧的吸收與表現,我到現在還是懷念不已,二十年後後現代逐漸電腦網路化,我們的活動脫離不了它的控制,簡直是一種癮.

第八章 文化盛世的這個世紀初 有了文化快遞,有了新世代,後現代變成一種表演的戲耍,展示,各種文藝冒出來,如雨後春筍出土般,蠢蠢遇動,但也表現出一種對文藝負責的勇氣,這世紀初的繁華接續上個世紀末,也算是受到後現代主義作品影響的結果吧!其中破周報所站的地位以今不如昔,卻也帶領了左翼知識份子度過一個充滿激動和魄力的時代,在當時,所有的文化界指向當代的流行圖騰的要算是地下運動吧!地下電台,地下藝術節,地下劇場,地下電影,地下刊物,等等,我們樂於當地下文藝的傀儡,與戲偶,因為那充滿生機與樂趣,所以我認為後現代是地下形式的一種表態.

第九章 小說的雕琢難度 胡晴雯的小說<太陽的眼淚是黑的>是病癥的浮現,傷痛的出現,雖然作者並無交待她本身有無生病殘疾,但是卻自然的表達出弱勢的一面,黑暗的心理世界,這種接近後現代的寫作不容易,但她卻輕易寫就,真是佩服這種功力,或許是觀察入微使然,使得胡的作品成為新的後現代主義代名詞,她在內容上以互換主角述說,顛置,不同位置的自言自語,等等技法,五花十色,豐富了黑色小說的內容宰制,成為客觀的一種傳達.

第十章 馬奎斯的問號文學 馬奎斯的文學是超寫實的,絕對跟台灣的魔幻寫實有影響的關係,現代新生代盛行書寫魔幻寫實的鄉土文學,以為這就是後現代,其實他們只是想超越宋澤萊老師的成就而已,他的作品越寫越好,但目前正在書寫基督教和原住民的題材,就宗教而言,基督教所倡言的樂園是脫離現實的神話,而馬奎斯的輪迴小說和愛情小說都是黑暗的,兩者有著天差地別的境界,但願這樣的文學讓讀者超脫,作為借鑒,以突破自己的低潮現況.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