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

  • Share this:

香格里拉 在客棧門房買好票,與特地前來道別的小楊合影,9:30我們搭上往中甸的中巴車,這一條滇藏公路大部份在三千公尺以上,沿途自然景觀美不勝收。車行兩小時後,司機下車整理行李,讓車子休息,此時兩隻似驢又像馬的牲口停在路邊吃草,但不知是否為耐馱的袖珍小馬。 下午1:30來到一家簡陋的餐館,餐後隨即出發,車子經過虎跳峽鎮,蜿蜒的山路傍著滔滔的金沙江,黃濁的江水奔流在山峽間,真是令人高興,終於看到金沙江的模樣。坐在司機旁邊的位置,不論各種狀況都能清楚,忽聞司機手機傳來前方車子拋錨的訊息,不多久,果然一輛大巴車停在路旁,大夥下車查看、休息,這樣走走停停,下午5:00來到中甸。 此地海拔3300公尺,是迪慶州政府的所在地,迪慶州共分德欽、維西、香格里拉三部分,香格里拉縣原稱中甸縣,現已改名。一下車,簇目可見充滿藏式風味的建築,背起背包搭公車去,在這裡不必找到站牌,向公車揮揮手,車子就會停下來,我們搭上1號車,告訴司機目的地,一旁的藏人也熱情的指引方向,只是濃濃的口音聽得我們一頭霧水。

消失的桃源 終於找到迪藏青年旅社,一切安置妥當,戴起帽子、備便外套逛大街去,外面還是艷陽高照,刺眼的陽光擋不住那股衝動─我要去探索「消失的地平線」。順著來時路走去,香格里拉進步得令人瞠目結舌,大型的建設以跨世代方式進行著,巨大的建築懸吊前所未見的起重機械,熱鬧的街市擠滿了人潮,一付繁華昇平的景象,與都會區沒什麼兩樣,不同的是人們的服飾與建築特色吧! 來到傳統市場,架子上吊著一塊塊 犛牛 肉與大骨、台子上的牛肉用厚厚的鹽巴醃著,還有那一坨坨外表已經變色,像糞便般的酸奶酪,最是令人好奇!小販告訴我們,只要把外面那一層削掉,切成一片片就可以沾糖吃了。來到水果區,遇到一群彰化來的遊客,大家對這偏遠地區的改變,一致感到驚訝! 建設的另一面就是破壞,大家都在尋找美麗的地方?什麼地方最美?人潮來了,破壞也就來了,是人煙罕至的地方最美?亦或沒走過的地方最美?如何取向,在於個人的價值判斷!

藏居 來到客運站查看班車時刻,一旁的司機過來拉客,這裡許多景區沒有公車可以到達,談好包車往屬都湖、碧塔海的價錢,又到車站旁的旅舍參觀後,我們才回古城區用餐。 夜晚的古城洋溢著歡樂,廣場上觀光客與藏人一圈又一圈的圍著,在充滿藏族特色的音樂裡盡情跳舞,舞步看似簡單,老伴一時腳癢也想加入,但卻鼓舞不起我的勇氣,只有到處逛逛。入夜後的高原,氣溫頓時驟降下來,燒烤的香味陣陣傳來,我們找了一家燒烤攤,點了犛牛肉串、羊肉串、瓜串等,與老闆夫婦話起中甸的氣候,這裡十月以後就不能做生意,到了冬季,水管都被凍住,必須等中午時分,才有水可以用,所以在淡季他們就關起店門到大理去住。 回到旅舍,陣陣寒意從木窗襲來,怎麼睡就是不暖和,乾脆穿起羊毛衛生衣,打定主意明早換客棧。次日清晨,換成一位女司機來代班,將行李安置好,即展開這一天的行程。小朱是藏族,當我們問她:「妳貴姓?」,小朱開始解釋,才知藏人是沒有姓氏的,一般稱男的為札西,女的為卓瑪,她是上小學一年級,與全班同學一起跟了老師的姓氏,名字也是老師取的。

藏族的婚姻 小朱體格壯碩,臉上帶著甜美的笑容,開起車來衝勁十足,活潑健談的個性引發我們對藏族的好奇心。身為家中的長女,她把家業給了弟弟,嫁給納西族人,搬離家庭到城裡居住。 藏人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生男生女同樣傳家繼業,一般是老大當家,老大在十三歲左右,就要結婚生子,扛起家庭的責任,所以不能繼續受教育。在藏人婚姻中,娶進門與嫁出去同樣受到尊重,除了一夫一妻制外,也因特殊的地理環境,產生不一樣的婚姻習俗。在多變的高山峽谷裡,一個男人很難同時兼顧半農半牧的生活,因此產生一妻多夫的制度。如果是長女當家,可以在彼此都同意下,娶同一個家庭的兄弟進門,但這種一妻多夫普遍為娶妻的婚姻,較少是入贅的狀況。同樣的也有一夫多妻制,但大多為姐妹們共事一夫,共持家業,主要是不會分散勞力與家產,又能與父母居在一起,彼此照顧。 這種由老大當家的風俗,造成其餘弟妹到結婚年齡時,男者必須入贅、女者就出嫁、或者出家為僧為尼,也有終身不婚者,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整個家庭。艱苦的遊牧生活,需要許多人手來分工,也形成特殊的婚姻習俗。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