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

  • Share this:

一日遊 9:30車子停在下關的蒼山飯店,走出大門向右轉,搭上往古城的中巴車,晚間車資2元,車行14公里,進入南門,不多久停在四季客棧門口,這是一間白族的建築,我們以100元一晚租了後棟的標準間,此處設備齊全並附帶早餐。放下行李,往古城走走,城內有很多樹,在燈光的照射下,新修砌的白族民居與金庸筆下的段氏風流性格很吻合。 隔天參加客棧代辦的一日遊行程,一人200元,早上9:30車子準時在門口等待。同行的是一位北京電腦公司的領導,一開始彼此對各自的背景很感興趣,當話匣子一打開,在不去碰觸意識形態之下,了解到人們追求民主進步的意念、嚮往美好的生活與喜歡到處旅遊的想法都是相同,過去大陸有文革,現在台灣有內鬥,都是走上閉關自守的死胡同。 小楊是當天的司機兼導遊,駕駛技術很熟練,一路上向我們介紹大理的風土人情,山頂長年積雪的蒼山與碧綠的洱海,襯托著田園風光如畫一般,恬靜的生活與清新的空氣,難怪大理人能得享高壽。 古城附近的崇聖寺三塔,聽說門票超貴,不在安排的行程內,我們就在路邊拍拍照、看一看而已!

白族三道茶 小麵包車載著我們來到喜洲的嚴家寶城府,此乃清朝嚴子珍的家,因做茶葉生意而富甲一方,是茶馬古道和普洱茶的創始人。嚴家大院是個氣派的大宅子,裡面有一個觀賞歌舞的大廳,大陸旅遊風氣已盛,從各地前來的遊客在院中排成長長的兩列,等待觀賞三道茶表演。 白族以熱情好客和熱愛歌舞而聞名,「三道茶」是招待嘉賓的一種飲茶方式,第一道茶選取較粗、較苦的茶葉烘烤後,再沖入開水。第二道茶為甜茶,加上白糖、核桃仁、芝麻等,煮後飲用。第三道有蜂蜜的甜味,又有花椒和薑的味道,感覺香甜又略帶辛辣。一苦、二甜、三回味,是其特點,寓意著人生必須先苦後甜,最終則能回味無窮,從「三道茶」的工夫寓意出人生的歷程和真諦。 在奉茶中間伴隨著喜迎賓、捏新娘、男女傳情等白族歌舞表演,其中一齣新娘被親友用力捏臉頰的戲碼,看得我們莫名其妙,最後才知這是白族的習俗,新娘要接受親友在她身上又捏又掐,代表祝福的意思。 觀賞結束,不可避免的,我們三人被請到二樓,一位小姑娘介紹我們喝「風花雪月」四種茶品,一場殺戮戰役後,終究還是敗北!

紮染 離開喜洲來到周城,此地是白族知名的紮染之鄉,紮染,俗稱紮花布,色彩斑斕的紮染製品,已成一項代表性的民俗工藝。在周城幾乎人人都會紮布,首先是用人工一針針的在白布上紮成所需花樣,這步驟稱為「紮布」,技術好壞決定染布後的圖形,然後用板藍根等植物溶液漂洗,拆線後圖案分明才是塊成功的紮染布。傳統的紮染為藍白對比,現在興起多彩的紮染技術,在觀光景區,每幅價格都不便宜,討價還價,最後買了一件襯衫,看來只能當藝術品欣賞。 小楊告訴我們四季客棧的老闆是個台灣人,他有一位畫家朋友,在洱海邊蓋了一座玻璃屋,車子停在碼頭,我們穿過窄窄的巷弄,這時一位白族老翁在門口迎接,一進門,如詩如幻的庭院就讓人耳目一新,依山勢而建的步道,沒有護欄也不平緩,老人家帶著我們走進一個大玻璃屋,美麗的洱海就在眼前,順著階梯而下,夏日的湖邊確實令人著迷。 來到青廬,脫下鞋履,屋內獨特的建築與各種材質的裝潢與擺設,擺脫傳統的設計,其中又帶著濃濃的藝術氣息,從屋內一角,可以看到跳孔雀舞而揚名國際楊麗萍的房子,原來這裡是她的故鄉。

白族風俗 離開玻璃屋,碼頭邊剛炸好的魚,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忍住飢餓,去品嘗白族傳統名菜酸辣魚。小楊告訴我們,這裡的水質是硬水,碳酸鈣含量很高,易結石,但能削脂不容易長胖,白族稱姑娘為金花,胖金花比較受人喜愛,結婚時的聘禮也比較多。過去白族是個母系社會,有入贅的婚俗,結婚後男子要改掉姓氏,跟隨妻姓,現在漢化已深,已經沒有這種習俗,同樣的也不再是男人在家帶小孩、做家事,女人得下田勞動、出外工作的生活型態了。 餐後,來到洱海邊,亭閣式建築的小普陀就在對面的島上,老伴對眼前是湖又像海的風景,根本不感興趣,倒是在一個小吃攤前,買了白族的涼粉大吃起來,白白的米線,像一碗白銀,夏日裡頗覺清涼爽口。天鏡閣就座落在此半島上,樓閣高聳雲天,地勢十分險要,登高遠眺寬闊的洱海,澄然如鏡,樓頂强勁的風勢讓人不敢久留。 接著到一旁的碼頭登船遊洱海,等待許久卻不見船老大開船,眾人等得不耐煩,有人開始嚷嚷著要退票,船老大趕忙前往天鏡閣,催促尚未登船的遊客,在眾目睽睽之下,兩位沒玩過癮的女孩,大聲叫囂著登上了船!

魚鷹表演 滇池與洱海是雲南最大的兩個湖泊,看過污染嚴重的滇池,洱海就像是無暇的美玉,遊船繞湖一圈大約140公里,遠眺遼闊的蒼山與湛藍的湖水,相連一色,傍山而居的白族村寨,美如世外桃源。 遊灕江與遇龍河時,曾經見過魚鷹,這次行程的最後一項節目,就是看魚鷹表演如何捕魚。遊湖結束,我們來到村碼頭乘坐小舟,舟上站著一排如水鴨般的魚鷹,原名鸕鷀的魚鷹,嘴形如鷹,羽毛呈灰黑色,從小就被漁民飼養,翅膀經過修剪,已經不能飛翔。這時漁夫撐著竹竿往湖濱划著,忽用長竹竿一趕,一隻隻魚鷹全部鑽進水中,還沒看清楚,一隻魚鷹就像繩子般繞掛在竹竿上,漁夫伸手抓起魚鷹,在它喉嚨輕輕一擠,一條巴掌大的魚兒就吐出來了,不禁對該怎樣分辨哪隻魚鷹抓到魚,為什麼沒把魚吃掉這些問題感到好奇! 經漁夫指點,才注意到在魚鷹的脖子上微微繫著稻草,當長長的尖嘴像老虎鉗般捉到魚後,因魚兒太大無法吞下,脖子上就會鼓成一團。老伴也當起魚鷹的主人,拿起竹竿對準目標,往魚鷹脖子上鉤去,就是沒辦法捲起,幾次練習都沒有收獲,看來要學好技術不是那麼容易!

選擇 魚鷹表演結束後,漁夫丟些小魚犒賞牠們,整個過程看得我們眼花撩亂,實在有趣,回到四季客棧,已近黃昏,放下東西吃晚餐去,漫步古城街頭,很是愜意,別具一格的白族民居,其住宅和服裝一樣,都離不開一個「白」字,精緻的門樓、照壁繪圖、門窗雕刻等,使古城看起來幽雅多姿,城內遊人如織,處處可見洋人面孔,彷彿是一個小型的國際村。 第二天清晨,到二樓的平台眺望,蒼山與洱海就在前方,大理的山水確實迷人。早餐時正好遇到老闆的弟弟,大家閒聊起來,才知道這所在網路上著名的青年旅社,其自在與頗具地方色彩,吸引了四方的遊客,但卻面臨租約到期,可能要易主的問題。 席間又加入一對夫婦,得知大家都來自台灣,頓時熱絡起來,彼此交換起經驗。夫婦倆是慕名附近的一個台灣村,考慮來此購屋置產,又介紹我們認識一位中年男子,一個把旅遊當成生活的富家子,抱著從旅遊中鍛鍊體力,開展眼界的信念,足跡踏遍許多國家,年歲漸長,想找個地方落腳,考慮到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嚐過居住澳洲缺水的辛苦,幾番拜訪,終於選擇上這塊終年有雪水注入的高原地。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