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又到奧運旺季,媒體開始聚焦在西藏的抗爭上,布達拉宮、拉薩的街景、喇嘛們對西方媒體控訴中共暴行,一再的從銀幕上播放出來,又聽官方樣板的詞兒從電視裡傳來,還真有點兒熟悉,這與1998年中共禁止人民修煉法輪功時的方式,如出一轍。 去年到中甸、德欽走了一趟,第一次踏入藏區,感受到藏人的生活習慣、風俗、信仰等,與漢人截然不同。隨著觀光客蜂擁而至,藏人的文化與傳統受到衝擊,在文明與制度建立中,常有脫序的事件。 台灣九年國教基礎教育,就學率已接近百分之百,中途輟學者是學校與警方輔導的重要工作。在西藏,孩子的教育過程,與台灣的父母要求是不一樣,常常小學沒有畢業,就必須承擔起家業,藏人鎮日在廣大的草原,守著牛隻羊群,寂寞歲月裡,練就出來的是一個個好歌喉,與俐落的馬上功夫。 藏人的火爆脾氣,素為有名,雙方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或拔刀相向,拼個你死我活的場景,從小朱的描述中,略見藏人的民族性。從紅綠燈在天上僅供參考、賽馬節與警察互捉迷藏的互動,許多資源的掌握裡,藏人實屬弱勢。
無為
從信箱拿出晚報,斗大的標題,不禁讓自己懷疑是否看錯,再仔細看其內容,竟然寫著:教育部擬小三學生能運用羅馬拼音寫電子郵件、小五能用台灣閩南語上MSN或即時通、國中生要會用台灣閩南語寫部落格。 不知道教育部官員操作本土意識還要多久,何時才能還給學生一個真正沒有包袱的學習。多年前一位參與國際競賽的年輕學子,回來後表達對台灣英文教育的看法,一般而言,日本、台灣、中國,外語溝通能力遠輸於一些殖民地色彩濃厚的國家,如印度、香港、馬來西亞等,這和各國教育學程中,偏重本國語文的比例輕重,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文化愈悠久,包袱也愈重,外語能力也就愈差。 十年教改沒有讓孩子快樂學習,反而因著大人們的本位主義,背負了更多沒有必要的學習,為了保存母語,一週一堂,自然壓縮到其他的學習,一旦將台羅拼音納入課程綱要,小一學國語注音,小二英語自然發音,小三學羅馬拼音,再加上一綱多本與課外才藝,似乎蠹部長不食人間煙火久已,不知學生疾苦,又怕台灣百姓不知他的重要性,臨去秋波,也足以撼動人心,只盼望最後的看守時間,一切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