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與高血糖急症
( 一 ) 低血糖:
通常血糖濃度低於 60mg/dl 時,會產生一些低血糖的症狀;有些患者的血糖由高濃度急速下降時,雖然血糖仍未過低,也可能會產生類似低血糖的症狀。
什麼情況會引起低血糖
● 胰島素或磺醯月尿類使用過量。
● 服藥後未進食或吃得太少或進食時間配合不當。
● 運動過度激烈,卻未補充食物。
(1) 低血糖發生時有什麼症狀?
初期可能會有飢餓、發抖、冒冷汗、心跳加快、無力、頭暈、嘴唇麻等症狀。
若不立刻服用含糖食品(如糖果、果汁等),甚至會導致意識不清、抽筋、昏迷等。
(2) 發生低血糖該怎麼辦?
若病人意識清楚,應立即進食含 10-15 公克易吸收之糖份的食品,如:含糖飲料( 120-150 毫升)或 3-4 顆方糖或一湯匙蜂蜜。 10-15 分鐘後測量血糖,若血糖沒有上升,症狀未解除,可再吃一次,若症狀一直沒有改善,則應立刻送醫治療。如症狀改善,但離下一餐還有一小時以上,則宜酌量喝牛奶或食用土司或餅乾等。
如果病人無法合作或昏迷,家屬可選擇下列的方式處理:
1. 將病人頭部側放,把巧克力軟膏、或一湯匙的蜂蜜、糖漿擠入或灌入病人牙縫中,並按摩臉頰,以利其吸收。每 10 分鐘一次,並立刻送醫治療。
2. 肌肉或皮下注射升糖素,兒童約 0.5 公克、成人約 1 公克;或靜脈注射葡萄糖,並立即送醫治療。
(3) 如何預防低血糖?
1. 依照醫師指示的劑量注射胰島素和口服抗糖尿病藥,且於使用後 15~30 分鐘內進食。
2. 從事額外的運動之前,須先吃些點心。若從事劇烈的運動,每半小時吃含 15 公克醣的食物。如:半片土司( 25 公克)或一份水果
3. 外出時應隨身攜帶方糖、糖果、餅乾等,以備不時之需。
4. 隨身攜帶糖尿病護照,並記載聯絡方法(醫院、家人等電話),萬一發生低血糖昏迷時,可爭取急救時間。
( 二 ) 高血糖急症:
體內缺乏足夠的胰島素時,我們所攝取的碳水化合物無法被有效的利用,造成 血糖過高 。若胰島素分泌 極少 ,體內的脂肪會被 分解 ,形成酮體,而造成 " 酮酸中毒 " 。
若血糖很高 ( 有時超過 1000mg/dl) ,而且意識不清,但沒出現酮體則稱為 " 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 " 。
高血糖可能的原因
● 合併其他疾病,如感染、中風 .... 。 ● 自行停止抗糖尿病藥物。 ● 飲食過量。 ● 情緒壓力。
● 不知道有糖尿病或未能適當治療。
(1) 高血糖可能的症狀?
● 口渴、多尿、體重遽減。 ● 噁心、嘔吐、腹痛。 ● 皮膚乾燥、脫水。 ● 眼眶凹陷。 ● 心跳快速。
● 姿勢性低血壓。 ● 神智不清。 ● 酮酸中毒者呼吸深而快、呼氣有水果味。
(2) 高血糖急症?
如何預防高血糖?
● 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或注射胰島素。 ● 遵守飲食計畫。 ● 每天運動。
● 對於高血糖的症狀,提高警覺。 ● 定期監測血糖或尿糖。 ● 按時回醫院複診。
如果懷疑出現高血糖急症時如何處理?
● 立即驗血糖。 ● 若能吞食,請多喝開水。 ● 立即求醫。
( 三 )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的可怕,在於發病初期,可能沒有任何不適,常會忽略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展,併發症就一一發生了,且這些併發症往往是不可逆的!
● 大血管病變 ( 腦中風 ) ● 眼睛的病變 ( 失明 ) ● 大血管病變 ( 心肌梗塞 )
● 腎臟病變 ( 尿毒症 ) ● 足部血液循環不良(神經病變)
糖尿病有那些慢性併發症?
● 大血管病變: 腦、心臟及足部等部位的動脈硬化可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及足部病變;足部血液供應減少,造成間歇性跛行、冰冷、感覺異常、易感染、傷口癒合慢。
約一半的截肢病人患有糖尿病
● 眼睛的病變: 糖尿病是造成 眼睛失明的主因 ,常見的病變有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黃斑部水腫、青光眼。
● 神經病變: 包括自主神經或週邊神經的損傷,引起心悸、腹脹、便秘或腹瀉、小便困難、失禁或姿勢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手腳發麻及刺痛、感覺遲鈍。
● 腎臟病變: 引起蛋白尿、血壓上升等症狀,甚至慢性腎臟衰竭引起尿毒症,而需要終身洗腎。
資料摘自:行政院衛生屬國民健康局
摘自 < http://www.ntuh.gov.tw/TQM/Health_Literacy/A/3/default.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