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第一次化療 看門診的醫生和病房的醫生竟不同人

  • Share this:

2009/12/21

12/21開始住進柳營奇美醫院,開始化療前置作業

第一天18.30 再照一次CT電腦斷層,確定開刀後的狀況,這次注射的顯影劑使老媽產生過敏現象,臉部、脖子、身體出現紅疹,這是之前在永康奇美沒出現的症狀;我開始擔心是否是開刀後老媽的體質變差所致,還好醫生解釋可能是使用藥劑不同所產生的過敏現象,並開立用藥證明給老媽保存,以備日後如有再照CT可先告知會過敏藥劑。

第二天中午12.30開刀裝置人工血管,以局部麻醉的方式,左鎖骨處裝入長針的人工血管,以備後續的化療插針或抽血檢查用;雖然網路上也有說人工血管可裝亦可不裝,裝了之後要注意是否有紅腫發炎現象,如果感染也會比較不好,每月至少得回院一次清洗人工血管避免阻塞,手部動作也不能太大(旋轉);好處是不用一直重覆找血管插針,化療藥劑(算是有毒的藥物)不會有滲漏侵蝕皮膚及周邊血管的危險。

第三天下午正式開始注射化療藥劑、止吐劑、生理食鹽水、營養針......一堆,開始為時48小時的化療

住院幾天沒看過曹院長來巡視病房,主治醫生寫的卻是 陳尚鴻醫生,問了助理醫生WHY,她說院長的診通常都是再分給其他醫生,但如果院長有空還是會來巡房也會關心狀況給予指示;聽了心裏有點受騙的感覺;雖然陳醫生也很盡責的來巡視,但不是原先的選擇難免會怕怕的!看門診是曹院長,但住院化療又變陳醫生,這樣病人的狀況只靠口耳及病歷傳達,會不會有落差,真是 ! 尤其是老媽很信任我幫她做的決定,這樣的狀況 讓我會想...那不如直接掛主任的診,由主任親自看診住院化療也會來關心,任何狀況還是眼見為憑吧!

考慮後續的治療....是否該換醫生

在寒冷的天帶著妹妹來往醫院真的不太好,尤其是空曠的柳營,更是冷!妹妹感冒又變重了

第一次的化療在七天內結束了,很聽話的老媽認真的撐過第一關,回家後她看我要顧妹妹還要跑來跑去很不忍;所以出院第三天她竟開始"變東變西"自己下廚當作運動練體力,還說能下廚感覺真好,雖然這樣我真的比較輕鬆些!但還是會提醒她要量力而為

老媽回家後一切看起來都正常,體力也不錯,希望她能繼續加油!等待1/4門診後的第二次化療療程也能順利過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