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一池魚只吃辣椒 河北一條魚愛裝死 2007-06-25 08:31:00 大陸真是無奇不有,廣西有個池塘,裡面的魚吃辣不吃葷,只要用辣椒當餌就輕易釣上大魚;河北有人很苦惱,因為人家養的是一天到晚游泳的魚,但是他養的卻是一天到晚裝死的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廣西一個池塘看起來跟一般的沒兩樣,但裡面的魚可大不同,如果你用一般魚餌,在這裡肯定釣不到半條魚,因為這裡的魚只吃辣椒不吃魚餌,一位老兄用小辣椒當餌,果然一下子就釣到愛吃辣椒的大草魚。 ...
印度業者走私進口亞洲龍魚 轉手獲利十倍 2007-06-24 00:42:00 印度禁止任何活魚進口,除非得到國家漁業管理局特別委員會檢驗許可,但官僚作業遲緩且獲得進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於是業者常以小水袋裝著昂貴的亞洲龍魚,自新加坡走私進入印度,只要闖關成功,業者可立即轉手獲得至少十倍利潤,率先體驗「龍魚可為主人帶來財富」的傳說。 據印度英文大報「印度時報」今天發自南部科技重鎮班加羅爾報導,當地走私進口又稱「風水魚」的亞洲龍魚,頭部植入有新加坡政府保...
誰喝乾了它? 智利南部5公頃大湖離奇乾枯 2007-06-23 08:46:00 世界自然奇景總是令人嘆為觀止,不過您可曾看過整座湖的湖水消失見底的景象?這樣的奇觀就發生在智利南部的奧希金斯國家公園,整座湖乾涸的畫面讓智利林業委員會驚呼太不可思議。專家推測可能是因為地層出現裂縫,才會讓湖水消失。目前管理人員正調查當中。 這片湖泊位於智利南部帕塔哥尼亞高原麥哲倫區的奧希金斯國家公園,主要是由融化的冰河雪水形成,表面積約4到5公頃,大約是10個足球場大,水深約...
亞洲鯉魚肥大 躍出水面打傷漁夫 美河川生態拉警報 2007-06-22 08:42:00 美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引進大量的亞洲鯉魚,以協助清除魚塘裡的浮游生物和植物,現在這些亞洲鯉魚侵入密西西比河流域,不僅威脅美國本土物種,甚至對往來的漁夫構成安全上的威脅,有不少人被這些重達4公斤的大鯉魚打得鼻青臉腫。 往來於美國伊利諾河的漁夫們,船上常有這些不速之客,肥滋滋的亞洲鯉魚,不請自來跳上船,有些重達4公斤,若是被飛速砸到,那可就不是好玩的事了。 CNN記者...
絕跡了嗎? 綠島椰子蟹今年還不見半隻 2007-06-21 08:29:00 綠島、蘭嶼是椰子蟹在台灣棲息的最後淨土,五月也是牠們開始活動的季節,但綠島居民指出,受到觀光客大舉入侵,甚至點名要吃椰子蟹的影響,島上椰子蟹數量急遽萎縮,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沒看到任何一隻出沒;他們擔心,保育類的椰子蟹已在綠島絕跡。 椰子蟹是西太平洋島國特有的螃蟹,數量非常稀少,已被「國際保育公約」列為瀕臨絕種,也是唯一被農委會列為保育類的甲殼類動物。即使如此,恐怕也難保椰子蟹...
章魚智力如5歲童 會開罐頭、愛玩積木 2007-06-21 07:48:00 積木是很多小孩子喜歡的玩具,但你知道嗎,其實章魚也愛玩積木呢!英國海洋動物園為了訓練章魚的腦力,平時就讓章魚玩玩具,其中章魚最愛的就是堆積木。 有研究指出,章魚的智慧相當於一個5歲大的孩子,章魚也跟小孩子一樣愛玩,英國海洋動物園裡一隻身長5公尺、2歲大的章魚歐力,就最喜歡玩積木,園方人員表示:「章魚很聰明,為了讓牠們動動腦,你必須以不同物品刺激,我們給牠們不同的玩具,積木是牠...
有關 魚字旁的 字您會唸嗎 2007-06-15 13:42:00 魚的種類很多 有魚字旁的 您都會唸嗎? http://fishdb.sinica.edu.tw/2001new/otherwords 不多總共才963各字而已 ...
鯨魚體內發現19世紀魚叉 推測至少活了115歲! 2007-06-15 10:26:00 美國研究人員在一隻於阿拉斯加外海捕獲的露脊鯨(弓頭鯨)體內,發現留有19世紀愛斯基摩人常用的魚叉碎片,顯示這隻鯨魚至少已經活了100歲。 這個魚叉碎片長約3吋半,嵌在這隻露脊鯨的頸部和肩部之間,這項發現讓研究人員得以研判這隻鯨魚的年齡約在115歲到130歲之間。負責研究的紐貝福鯨魚博物館客座研究員柏克史托斯說,「沒有其他的發現能如此精確(研判年齡)。」 計算鯨魚的...
水庫禁釣及封溪合法性釋疑 2007-06-08 21:02:00 禁區下竿,一旦逕行告發,罰款金額一萬八至九萬元,即便手頭再闊,這種揮霍也免不了要皺緊眉頭,您以為裝作渾噩無知就可以赴湯蹈火、規避罰則嗎?別傻了,看完這一篇,遵守遊戲規則,就不難避免扮演『敗家』的角色。…… 十餘年前,水庫下竿就像例行公事一般輕鬆自若。猶記每當清明前後,心裡懸掛的,無非翡翠水庫那票巨黑拉(註:日鯽是也)了。那時,儘管被...
放生行為的省思 2007-06-08 20:58:00 依真理的法則而言:不論是消極的戒殺,或是積極的護生,慈悲的善良心行,自會招感相應的樂報。依心理的趨向而言:「行善不求回報」的,終究是少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三輪體空」的境界,畢竟是一般凡夫俗子所難企及的。於是,自古佛教許多高僧大德,就退一步以「功德」論來勸人戒殺放生。為了「求功德」而行善,已非純善;但為了與人為善,原亦無可厚非。就這樣,「放生」由「同理心」的佛教原義,降格為「求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