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全球股市強力震盪,上下幅度驚人,美國 Fed 緊急降息 3 碼,市場恐慌情緒蔓延,為了即時解讀國際金融情勢,知名新聞頻道駐各國財經主播竟在衛星連線中吵起了嘴,眼見媒體熱鬧烘烘地報導著號子裡股民哀嚎、理專昏倒、客戶罵人、大家抱頭痛哭等慘狀,不禁要問,難道市場末日真的到了? 市場越是驚慌,馬步越要站穩 曾經歷市場循環的資深投資人都知道,市場越是驚慌,自己的馬步越要站穩。股神巴菲特曾說,「從短期來看,股市是一台投票機,但就長期來看,卻是一台秤重機」;短線上,儘管各方多空因子對股價造成影響,不過只要將時間拉長,一切終將回歸其真正的價值。巴菲特之所以能從 100 美元起家,賺到百億美元身價,其尊崇價值投資精神,利用市場「愚蠢」(非理性)特性,進行有規律的投資,都是其成功關鍵。 歷史經驗顯示,投資市場裡,有的趨勢一經啟動,影響力可長達 10 年,有的趨勢 3 年不到,就翻轉成另一趨勢。經歷如此激烈震盪,請試問自己,是否已掌握到真正的大趨勢?無論是關鍵資源的耗盡、金磚及新興市場的興起、窮國翻身、新富起飛,這些趨勢是否可能突然終止?如果答案篤定,心中自有定見,也就不易隨著市場舞動而感到恐慌。 即使是大趨勢,也不會一路仰角上揚 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大趨勢,也不會呈 45 度角一路上漲,波動風險是投資人在進行「資產配置」時一定要考慮的要素。短期內要用的資金,就不應投入波動性大的標的;屬性偏保守者,更要加強投資組合裡穩健及固定收益型資產的比例。儘管應重視「停損、停利」的設定,不過兩者都是立即實現「虧損 or 獲利」的行為,對於長線經營或是 定時(不)定額 的投資者來說,有無必要執行,則需依照個人情況而定。 「恐懼是追求時尚者的敵人,卻是基本分析者的朋友」,我們看到巴菲特在此市場風聲鶴唳之際,進場買進瑞士再保公司股權,顯然,股市末日之說確實有些多慮。不過,若因此而衝動進場,可也別忘了巴菲特的長線投資習性 -- 「若你不願意擁有一家股票 10 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 10 分鐘」。下方隨附本週市場投資專題連結,希望在市場震盪中,所有投資人都能以正確的態度與智慧,輕鬆化解不安情緒,聰明理財、豐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