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1...元音老人 2012-01-03 22:33:00 我們的本性其實時時在自己面門放光,它沒有隱藏。我們能看能聞能說能坐能走的能,就是我們的佛性,時時在面門放光,它沒有隱藏的時候。縱然我們睡著了,它也在了了分明。就是做夢的時候能起夢境的,也是它的功能。說起來做夢的時候是第八識的種子翻起來。第六識攬得種子在夢境裡面。但是沒有佛性怎麼會有第八識呢!怎麼會有第六識攬得夢境呢!這個功能根本還是佛性。佛性時時在,沒有缺少的時侯,沒有隱蔽的時候,所以它...
明心見性2...元音老人 2012-01-03 22:33:00 認識本性是第一步,最好用功的時侯,我們要努力精進做功夫。現在有兩種人,一種人就是說了這話之後,叫他認識本性,不接受,「這就是本性啊!恐怕不是。為什麼?假如認識這是本性,為什麼沒有發神通呢?」他住在神通上去了,他就住在那個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上去了。「我沒有發神通啊!還不知道啊!那還不是。我要是真認識本性之後,應該發通啊!」他就不肯接受,這是一種。另外一種人呢,發狂了:「...
佛心密二祖驤陸上師示學佛者勿分門戶偈言 2012-01-03 22:28:00 佛心密二祖驤陸上師示學佛者勿分門戶偈言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觀人....王驤陸上師 2012-01-03 22:21:00 觀相不如觀氣,氣清而厚者為上,清主貴,厚主壽。觀氣何如觀心,心渾厚者雖愚必有後福,心伶俐者雖慧未必有壽。然有愚而詐,外薄而心地厚者,當察其行。 平時觀其所好,貪虛榮者必是賤相,以貴者不必求貴,惟其賤是以求貴。貪富財者必是貧相,義亦如是。如功利者必喜侵軋而忌才,貪者必量小,量小者必福薄。凡自奉厚者必薄待於人,不足交也。豪富之家,且先觀其窮苦戚族,能厚相結者...
如何勸導蔬食....〔王驤陸上師語錄〕 2012-01-03 22:20:00 〔王驤陸上師語錄〕 蔬食當然是應該的,本不成問題,目的在慈心勿殺。因為社會上人類習性之不齊,不得不勸導。佛在世時亦只戒本門僧尼,而對社會一般群眾不加例禁,只有勸化。因強禁其勿殺,而殺愈多。應先講心的問題。凡具悲心者,自不肯殺生。具大悲心者,對殺生之人有憐憫心,且能善巧解化之,不執取自己之功德見而與世逆,此是文化程度關係。古人無故不殺牛羊,亦是鄭...
祛病良方....王驤陸上師 2012-01-03 22:19:00 手足或被水火燙傷,急用鹹水化敷之,水不可太多,立可止痛。人身百病,內喘外癬為最難治。喘病尤苦,近得一方,用北瓜六斤去子,飴糖四斤,老薑半斤取汁,三藥同煮成膏,於立冬日起,每日服一湯匙,開水沖服,輕者一冬一料,重者三冬見效。 黑木耳功力較白木耳數倍,凡病後每日食二錢,要燉爛,服一斤得奇效。有鄭老居士服十多年,今八十六矣...
病人自己療養法....王驤陸上師 2012-01-03 22:18:00 人身機體本具有特殊的功能上,它有自然生長機體的能力,有自然排除疾病的能力,有改造習慣性的能力,有保持生命長壽的能力。除了天生機體不完全無法補救,或質地太薄弱,或病根太深,或誤於醫藥,或硬傷太重,出血過多,來不及醫治外,如果懂得自養的法門,一定可以使之無病,初病可以速愈,病後必可健復。此靠人力不過十之一二,靠自己功能卻有十之八九。但必注意三個條件:(一)平時的防範。(二)...
養生袪病法....王驤陸上師 2012-01-03 22:17:00 人生無量苦惱,百苦交煎,只緣不得安心法。縱使一切享受滿足,他那苦惱反越來越熾,因為思想不搞通,貪心不息,總沒有滿足的時候。凡人身由病而老死,總不出這個原因。 「安心法」三個字,談是容易,做卻甚難,但肯做亦不一定是難。人既無心,便無亂,既無亂,卻又安個什麼,這便是安了。這是最上乘法,不是根器大利的人不能明白。初學人何能做到呢?只...
老年人的衛生法....王驤陸上師 2012-01-03 22:15:00 衛生和衛身,實是兩件事,可以對照比量,有天淵之別。衛身是講起居上的安適,衛生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衛身的果是健康,但敵不住激剌而易致病!衛生的果是心安,能克制一切的環境而能自在。衛身是靠外緣的保衛力,保衛有時而窮。衛生是靠自己的抵抗力,抵抗應付無盡。衛身是依靠金錢和外力,衛生是專靠自心的內養。求長壽者,單衛身而不衛生,終屬無用。若能衛生而加衛身,更多保障,凡人應付病魔,必得...
◎ 調氣攝心......王驤陸上師語錄 2012-01-03 22:14:00 ◎ 調氣攝心 第一、坐法,可坐在床上或帳內,墊高五寸,體重者七八寸不等,以安適為度,兩腿交叉,右加左,兩手心朝天,右手加左手上,腰正直,勿太伸腰,不可亂動,即動須極慢,兩眼閉合隨便,但勿東西張望,舌抵上顎。 第二、呼吸出入,宜輕輕合口,鼻內呼吸聽其出入,由粗而細,由細而微細,由微細而息,漸漸平息。切勿性急,...